父亲的功劳证
2009-12-30马洪杰
马洪杰
1999年10月20日,我的父亲马元勇走完了他普通不平凡的一生。
父亲临终前,留给我的珍贵遗产是:194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部颁发的《功劳证》。每当我看到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60多年的宝贝,思绪就会飞到了属于父亲的那个年代。
1946年2月,在我的家乡吴桥县上村马庄,男女老少,阖家团聚,欢庆春节的氛围中,刚满20岁的父亲,抛下我的母亲和不满三个月的姐姐,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报名应征入伍。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二纵队16师8团2营,当了一名战士,任班长。在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和解放济南、潍坊、桓台战役,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四等功和营模、连模各1次。1948年11月,在解放大上海的战斗中英勇顽强,被所在的团党委批准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父亲光荣复员回到家乡,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直到1999年去世。
我和父亲相依为命,和睦相处50多年。老人家给我的印象是:一生憨厚老实,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更爱自己的亲人!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亲从来没有因为功臣自居,向上级党和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的救济,默默地承受着艰难困苦。1960年,父亲任生产队仓库保管员。当时,我们全家五口人,经常缺粮断顿。我和姐姐、弟弟瘦得皮包骨,有时饿得直哭,父亲从不在生产队仓库里往自己家中拿一粒粮食、一滴油,带着我们姐弟三个到田间挖野菜充饥。母亲和邻居都说父亲是个大傻瓜。
70年代初,在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下,生产队每年按照人民公社下达的任务,选派强壮劳力到外开渠挖河。父亲按照上级政府的规定,没有出工的义务和责任。父亲却每次主动要求参加根治海河的队伍。从1963年到1973年,父亲先后参加了子牙河、天津海河、漳卫新河的疏峻工程。1973年5月,被评选为河北省根治海河劳动模范,受到河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当时的《河北日报》,以《老兵新传》为题的人物通讯,介绍了父亲的动人事迹。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的一生是勤劳朴实的一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老党员、老荣军、老农民,为党和祖国默默无闻,勤恳奉献一生的行动格言。父亲可爱可敬,他的功劳证已经印刻在我的心中,并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