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德国的土地上

2009-12-30

青岛画报·魅力教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德国意识汽车

陆 安

陆安青岛市人。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文化教育体育分会副会长,青岛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学特级教师,兼任山东教育学院教授。曾长期在青岛19中任教。曾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知识分子称号,被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青岛市跨世纪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青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资深专家、青岛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7部。

在德国的大地上行走,蓝天、白云、绿树、草原、清溪,不时映入眼帘。一幢幢极富个性色彩与艺术韵味的建筑,点缀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宛如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彩画,置身其间,仿佛在美好的梦境中一般。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脱离了水泥林子的羁绊与束缚,返璞归真,释放出来的恰恰就是德意志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的精华。

优美

德国人爱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每家每户,无一例外,都充溢着主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巧妙构思与精心打造。窗台上,五颜六色的鲜花,一簇簇,一丛丛,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们对鲜花的热衷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用自己心仪的鲜花装点生活,已经在德国蔚然成风;庭院、房门乃至一些最不起眼的角落,往往都有雕塑等装饰,每一幢德国民居都是高度浓缩了的艺术结晶,体现着设计者的艺术修养,浓郁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居民小区中,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座建筑,有的多是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独楼独院,在个性张扬的文化背景中,让人不得不赞叹德国建筑的精致与典雅。

德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早已缩短,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完美结合。很多城市,保留着几百年前乃至更长时间以前的风貌。原生态的城市,透射出一种幽幽的、历史的、古典的美,这种美,较之现代化、工业化痕迹过重的地方来说,更加具有生命力、感染力和穿透力。最让人惊异的是,在“二战”这样的浩劫中,德国的很多城市被炸弹和炮火轰击得体无完肤,一塌糊涂,战后短短60多年的时间就重新崛起,旧貌换新颜。修旧如旧、文物保护的强烈意识,让很多战争的废墟恢复了原来的容貌。在柏林、在德扫、在韦尼格若德、在无数的德国城市,我们都能亲眼看到无数古老建筑浴火重生的实例。

在德国数个城市之间奔波,长途旅行却不曾感到过度劳累,因为车窗外不断闪过种种稍纵即逝的美景,不断地舒缓心理,降低疲惫指数。一望无际的草原,茂密繁盛的森林,精心打理的草坪,鲜花盛开的花园,触目所及,尽都是或浓或淡的绿色,德国不愧为一个绿色浸染、生机盎然的国度。

干净

德国之行,大家普遍的感觉就是干净,一尘不染。马路干干净净,河流清澈透明,空气非常清新。德国的汽车很多,但环保规格要求很高,绝无屁股后面拖着黑烟的车子上路。我们一行考察了德国几个城市,除了柏林和慕尼黑的部分交通繁杂的大街上弥漫着些许汽车尾气的味道外,在法兰克福、马格德堡等几个大城市几乎闻不到一丝汽油的味道。德国的空气干净得仿佛过滤过一般,大白天,都可以看到马路上偶尔闪过的跑步者。

德国的马路,很多都是青岛常见的石板路、石子路、石块路。绿树掩映,干净整洁,绝无痰迹,有的只是参天大树上飘落的片片落叶和让人心痛的各种落果。金秋时节,金黄色的落叶与栗子、李子、苹果、桃、梨等交错叠加,竟然没有人拣拾,耐人寻味,是行人稀少的缘故,还是视据公物为私有可耻的民风所致,不得而知。在马格德堡等地,我们在住处散步时,经常可以看到树上落下来的成熟果实枕在落叶上渐渐腐烂的情景,不由地产生惋惜之情,也引发出大家无尽的遐思。

为了减少尾气,保护环境,很多德国人自发地选择骑自行车,不开汽车。人行道上必划定专门的自行车专道,让骑自行车者飞速穿行。

德国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私家车过快、过猛地增长。我们走过的德国城市,无一例外,都有今日中国已近绝迹了的有轨电车,循着铺设在闹市区的钢轨周而复始地转来转去,构成德国城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有轨电车乘客不多,运行便捷,节能环保,减少污染,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城市中的堵车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止。

意识

在行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德国老百姓的文明意识非常强烈,从垃圾桶的设计到商店的购物,从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到司机文明行车,无处不显示出德国人的环保生态意识、资源节约意识以及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

在德国,家家户户门前一般都有黄蓝黑绿四只色彩鲜明的垃圾桶,一目了然,分别用来容纳不同种类的垃圾。每天清晨,橘红色垃圾回收车准时开来,分门别类地回收各种垃圾。这种车,密封性、机械化程度都很高,没有跑冒滴漏与再次污染现象。据说,仅在倒垃圾方面,德国的规定就非常繁多且苛刻,但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够自觉并且一丝不苟地遵守。

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实施了多年,已见成效,这不仅有利于废物再利用和降低垃圾污染,同时又能增加经济效益。在一些商店和超市,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德国的老百姓购物时大多自带购物袋,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些在中国久违了的现象,在德国却比比皆是:老太太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子,里面盛满了从商店、超市中采购的新鲜蔬菜,悠然自得地回家做饭。这种现象折射出老百姓无处不在的环保意识,更体现出一个发达国家的文明程度。

还有资源节约意识,也让人感触很深。德国人一日三餐非常简单,有时候就是简单的“热狗”、“面包”、“三明治”。很少发现大吃大喝现象。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德国人,吃完饭,都会自觉地用面包将盘子擦得一干二净,想必是既不浪费食物,又能尽可能地减少服务人员洗碗的工作负担,公民的素质,特别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意识让人感动不已。

德国人很严谨,这种严谨表现在诸多细节上。一是遵守交通规则,红灯面前,绝无汽车和行人往前迈哪怕是一小步,有一个传闻,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坏了,只亮红灯不亮绿灯,等候的行人越来越多,当大家明白出故障了的时候,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有的只是纷纷掏出手机报警,等警察来了,拉上警戒线,明确告知可以通行了,大家才急不可耐地匆匆而过,由此可见一斑,德国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几乎达到刻板、死板的程度;二是禁止汽车鸣笛,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汽车川流不息,却怎么也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德国的司机都很讲文明,你在前面照相,没注意到身后有汽车,那汽车司机就会默默地把车停在你身后,不鸣笛,不叫喊,甚至都不会失礼地提醒你,直到你照完相,他才友善地挥挥手,慢慢地启动汽车,悄无声息地驱车而过;三是汽车让人,而不是人让汽车、人躲汽车,万一遇上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你必须横穿马路时,完全不必担心,不用担惊受怕,因为任何一辆疾驶而来的汽车,都会自觉地放慢车速,乃至停下车来,透过车窗,你就会发现司机师傅正在友好地招手,请你先行;四是自觉排队,不管是办理申报什么证件,还是购物交款,只要一人以上必然自觉排队,绝无插号、加塞现象,秩序井然。

一个民族的整体文明素养,只有在法治的环境中才能成长。深入德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文明的力量。一个用文明装扮起来的现代化社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社会。

举措

经过考察,我们了解到,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德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一是通过立法来规范企事业单位和人们的环保行为,例如,仅在环保法中,关于“垃圾”这一项,就规定了30多种相关法律;二是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人们多做有利于环保的事,比如,对那些油耗低、有害物排放少的车辆,政府在税收上就给予优惠,这不仅对环境保护有好处,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汽车生产厂商不断改进发动机技术的积极性;三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来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把环保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

在萨克森—安哈特州经济与劳工部,国务秘书兼副部长舒伯特先生给我们上了精彩生动的一堂课,主题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三个多小时中,我们无处不感受到德国政界要人决策时“为了后代”的远见卓识。

“我热爱这个州,我对它充满感激之情”,年过半百、满头华发的舒伯特部长,坐在他的小会议室中,面对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要让萨克森—安哈特州享誉整个德国,就必须把创新观念融入到所有工作之中,包括教育。我们现在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致力于造福子孙后代。我们敢于冒险,敢于投入所有的力量。一旦确定目标,马上付诸行动,而不是说大话,说空话。我们不会吃现成饭,而是遇到困难不低头,告诉自己,自己对付得了,这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一种独特的精神支撑着这里的人们,那就是不管出台什么政策,哪怕是最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都要首先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这就是我们格外重视环保教育的原因所在。”

谈及中德两国的环保教育交流,一直对华友好的舒伯特部长讲道,“中华民族其实是一个思想非常先进的民族,曾经在历史上为人类作出过很大的贡献。同样,欧洲也曾在不同的领域有过辉煌的成就。我们现在考虑的,不光是让我们自己受益,更要考虑让下一代乃至千秋万代都受益。最重要的是,需要携手合作,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要找交叉点、和谐点。”

舒伯特部长最后说,“我们都住在一个星球上,你可以摧毁它,你也可以好好保护它。对于环境保护,要为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考虑,这是非常必要的。今后,我们的任务就是继续加大环保教育的力度,这是我们生活的保障,更是我们子孙后代生活的保障。”一席话,让我们深受启发,也很受感动,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决定了执政的能力与效益。

猜你喜欢

德国意识汽车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汽车的“出卖”
“梦梦”“娇庆”德国行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消防意识
3D 打印汽车等
新中国科技60年(3)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