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的古代神话与华夏姓氏

2009-12-30闫德亮

中州学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炎帝伏羲黄帝

闫德亮

摘 要:华夏姓氏滥觞于远古神话时代,其主要源头是神话中的“始祖赐姓”与“图腾为姓”,中国第一古姓“风”就是图腾崇拜的结果。神话时代的“姓”与“氏”是一种血缘与地缘的标志,“同姓不婚”是姓氏的最基本功能。随着炎帝黄帝及其后裔的繁衍壮大,中华姓氏不断衍生,姓氏文化趋于丰富。当今华夏姓氏前100大姓其祖姓都出自神话时代的古姓,神话帝王及其后裔为当今华夏子孙的血缘祖先。《山海经》为我们提供了华夏古姓的史前资料。

关键词:古代神话;华夏姓氏;伏羲;炎帝;黄帝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6—0200—05

一、华夏姓氏起源于远古的神话时代

关于中国古姓的起源,有起源于“图腾、国名、邑地、族号、官职、谥号”等数十种形式的说法,而起源最早且与神话有关联的源头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个是“始祖赐姓”,源于伏羲女娲神话。相传宇宙初开之时,伏羲女娲兄妹按照天意结为夫妻,繁衍人类。他们根据子女的出生和居处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族姓,并规定同一族姓的男女不得自相婚配。还有一种是女娲造人赐姓神话。传说远古之时天塌地陷洪水泛滥,女娲补天治水后看到天下的人在劫难中死去,于是又捏黄土造人,为提高效率就用草绳沾着泥浆挥舞,甩出的泥浆随即变成了小人。女娲规定,落在石头上的人姓石,落在树叶上的人姓叶,落在花朵上的人姓花,等等。造人之后,女娲为了人类永不绝嗣就教人类如何自己生殖繁衍,“因置婚姻”,发明通婚制。这类神话透出了“始祖创世,因生赐姓”的中华古姓来源信息,蕴含着神话时期人类由血亲群婚乱婚向族外婚进化的印迹。

另一个是“图腾为姓”,源于神话时代的图腾崇拜。远古时代人类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大自然及自身不了解,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魂,都有生命。于是就把这些自然万物神化为雷公、雨师、山神、水神、太阳神、动植物神等,而当自己的氏族祖母与这些自然万物接触就会孕育出后代。这些与人类自身和氏族组织有关的自然万物就被视为自己的亲祖,在敬畏中加以崇拜,这样产生了神话,也产生了本氏族群体的标志和徽号——图腾。这种含有自然崇拜、生育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图腾名称,即成为最早的社会组织——氏族的名称,进而演化为该氏族共有的姓氏。

中国最早的一批古姓,即由氏族图腾演化而来的。如伏羲的“风”姓是龙图腾崇拜,意为“天下第一龙”(伏羲“风”姓也有解释为“凤”姓的,这种解释源于“凤”通“风”,或伏羲来自西方鸟图腾部落);姜姓炎帝是其母安登感应神龙绕身而生炎帝于姜水而得姓的;姬姓黄帝是其母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感而有孕而育黄帝于姬水而得姓的;夏祖女志因食神珠薏苡而孕育大禹,故夏人以薏苡为图腾,以姒为姓(姒即苡的演化);商祖简狄因食鸟卵而生契,故以鸟为图腾,以子为姓(子即卵);等等。顾炎武从《春秋》三传中考订出22个古姓,其中“凤、子、祁、华、曹、董、归、熊、漆、允”10姓属上古图腾感生姓。李玄伯先生说,姓实即原始社会之图腾的结果,在文字内现在尚能看见种种遗痕:凤乃风姓之图腾,羊乃姜姓之图腾,扈鸟乃扈姓之图腾。另外,祝融八姓来源于图腾:蛇(己)己姓之图腾,龙乃董姓之图腾,虫乃妘姓之图腾,鼓乃彭姓之图腾,等等。历史学家吕振羽说:“在中国今日的姓氏中,也保留着不少的原始图腾名称的遗迹,如马、牛、羊、猪、鸟、凤、梅、李、桃、花、叶、林、河、山、水、云、沙、石、毛、皮、龙、冯、蛇、风……等等。”

神话时代,标志部族、宗族徽号的有“氏”有“姓”。“氏”与“姓”是同部族大群体与小群体的区别,这是氏族活动范围扩大,氏族内部不断迁徙分化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氏”与“姓”又分支、衍派出不同的“支氏”与“他姓”,他们都有相同的血缘。最初的“氏”,是氏族部落的名称,是整个氏族成员的标识,后来则演变为部落英雄人物的尊号,即是“尊者为氏”,如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祝融氏等,再后来氏族部落扩大又分出了一些小的分支,其区分的标识即是“姓”。当是时也,“姓”与“氏”同时存在,双轨并行,如太昊伏羲氏,风姓;炎帝神农氏,姜姓;黄帝轩辕氏,姬姓;帝舜有虞氏,姚姓;等等。

神话时代开始的“姓”与“氏”同时存在的“姓氏双轨”,源于伏羲氏自定“风”姓之时。“姓氏双轨”不仅表现在氏族自身上,还表现在氏族及其分支族,如炎帝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始祖,但其后裔却有烈山氏、祝融氏、共工氏及齐、吕、申、许等姓氏分支;黄帝轩辕氏为姬姓部落的始祖,但他的25个儿子,有14个儿子获得12姓;以鸟为图腾的少昊族其后裔有24个“以鸟名官”的支族。到了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因“胙土命氏”产生了很多氏族,“姓”“氏”并存已成风尚。

关于“姓”“氏”出现顺序及其功能,一般都认为:“氏”出自“姓”,“氏”又分出支“氏”,支“氏”又分出子“姓”,而后统归于“姓”;功能是“姓别婚姻,氏分贵贱”。而笔者认为:先有“氏”后有“姓”,“姓”又分出支“氏”,“姓”与支“氏”又分出“氏”与“姓”,而后统归于“姓”。“姓”“氏”的功能是,神话时代它是一种血缘标志也是一种地缘的标志,“氏”无贵贱之分。在中华第一姓“风”姓之前已有“燧人氏”、“有巢氏”等“氏”。“风”姓是伏羲氏部落联盟一支的姓,另外伏羲还给其他氏族定有他姓。当伏羲部落发展壮大后,其后裔离开了原有胞族居地另外居住,这就有了伏羲氏族的“赤龙氏”、“应龙氏”等“分支氏族”,其区分标识为他姓。尔后分支氏族又分出了更小的氏族,这些分支氏族或更小的氏族又会产生他姓。此时的“氏”不是身份高贵与否的标志,因为神话时代人人平等。夏商周三代,各国君主都有自己的“姓”,他们都对同姓胞族和有功的外姓氏族封国封地,这些封国封地最终都发展成为“氏”,以后又成为“姓”。此时的“氏”是王公贵族的身份标志。秦汉时代“姓”“氏”归一皆称“姓”。

神话时代的“始祖赐姓”、“图腾为姓”标志着中华姓氏的萌芽与产生,而标志着氏族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中华古姓氏,就成了“区分族别,维系血亲”的重要依据。

二、中华第一古姓“风”及其以前的氏

伏羲,即太昊伏羲氏,也称太皞、庖牺。伏羲时代,生产力水平认识水平有很大提高,感受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物学原理,认识到同一血缘的氏族内群婚乱婚不利于后代健康,阻碍了氏族的发展壮大。当时,由于种族的不断繁衍、居住地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氏族成员身份的变化,同一姓族内依据血缘世系的亲疏、居住地域的远近,就形成了若干分支。区分这些氏族及其分支的特殊标志就是“姓”,同一祖先血缘即为同一姓氏。于是伏羲就开始了“正姓氏”,自定“风”姓,而后又为当时尚存的有一定地位的母系家族定为“姒、姜、姚、妫、姬”等姓,他还采用地貎、景物、动植物等为庶民定姓,于是就有了“石、高、江、沙、左、马、杨、花”等姓。“正姓氏”的目的是“制嫁娶”,规定“同姓不婚”,它结束了氏族内部群婚乱婚现象。“姓”成为从氏族的族内婚发展到族外婚的一个重要标志,“姓别婚姻”成了中华古姓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伏羲是一个氏族部落首领共同袭用的称号,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庖牺氏殁,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氏,皆袭伏羲之号。”伏羲龙部落下面支族有赤龙氏、黑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黄龙氏、勾龙氏、应龙氏、御龙氏、豢龙氏、烛龙氏、虬龙氏、蟠龙氏等。

在伏羲之前已经有其他氏族的存在,《庄子•胠箧》说在伏羲氏之前有“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路史》将伏羲以前的神排了一个系统,先有浑敦氏,次为三皇(同时存在者有:钜灵氏、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犭巨神氏、犁灵氏(《山海经》有犁灵之尸)、大騩氏、鬼騩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皇人)、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山海经》中有倚帝山)、次民氏(次是民)。至此,穴居的时代告终。次之又有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沌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狶韦氏、遂人氏、庸成氏、史皇氏(仓颉)、柏皇氏、中皇氏(一曰中央氏)、大庭氏、栗陆氏、昆连氏(一曰厘连氏)、轩辕氏、赫苏氏(赫胥氏)、葛天氏、尊卢氏、祝诵氏(祝融氏)、昊英氏、有巢氏,最后才是伏羲氏。不论上述记氏及其排列是否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但其中蕴含着神话时代姓氏萌芽的信息。

三、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及其后裔姓氏

伏羲时代后,是有名的炎黄时代。炎黄时代氏族不断分化,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姓氏,当今华夏姓氏根据人口多少排在前100位大姓①都能在炎黄时代找到祖源祖根②。

炎帝神农氏,姜姓,其有名的后代有祝融、共工、夸父、蚩尤等。《山海经•海内经》言:“炎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国语•郑语》记载祝融氏后裔别为八姓,称为“祝融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历经夏商周,己姓又分出昆吾氏、顾氏、苏氏、温氏、董氏;董姓又分为豢龙氏、鬷夷氏;彭姓又分出大彭氏(彭祖氏)、豕韦氏、诸稽氏,等等。阪泉之战使战败后的炎帝族大部并入黄帝族并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姜姓的“申、吕、齐、许”等国,这些炎帝的后代至周时以国为姓,即为“申、吕、齐、许”等姓。

当今前100位大姓中源于炎帝一脉的姓氏有16姓,其中来自炎帝姜姓的有13姓:高、谢、许、吕、丁、姜、卢、崔、方、邱、雷、赖、贺。炎帝的后裔蚩尤住居邹屠的一支是当今前100位大姓“邹”姓一支始祖。炎帝的后裔共工是当今前100位大姓“洪”姓始祖,其子孙为了记住祖先做过水官就在“共”旁加上“水”,即“洪”姓。另外,当今前100位大姓的“白”姓其得姓始祖是炎帝的大臣白阜,其子孙以白为姓。

黄帝为五帝之首,继炎帝而立。黄帝,又称轩辕氏,亦称有熊氏。“有熊氏”为当今排在前100位大姓“熊”姓始祖,另说“熊”姓出自黄帝的子孙鬻熊(商人)的字“熊”而得氏。

玄嚣(少昊)与昌意(颛顼之父)是黄帝与嫘祖所生二子,黄帝以后的神话帝王都是出自玄嚣与昌意这两支系:少昊——帝喾——帝尧,颛顼——帝舜——大禹。这两大支系交互主宰社会,也皆因居地而得氏,其延续顺序为:少昊青阳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大禹等。

少昊部族是以鸟为图腾的,其部落支族以鸟来区分,分别是“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雎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五雉氏、九扈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这里标出的是不同支族的名称,或者是不同支族首领人物,即为当时的姓氏,这也是后来某些“姓氏”的源头。

少昊又称金天氏,其后裔有以其“金天氏”命姓的,出自金天氏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黄、沈、金、尹。

《国语•晋语四》说:“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另外,黄帝后裔在周代因受封得“氏”的有虞、虢、焦、肖、滑、霍、杨、韩、魏、芮、狐、贾、耿、骊氏、鲜虞、祝等十六个。

“姬”姓,为黄帝之姓,也为黄帝十二子姓之一。另外,周族的祖先后稷为帝喾之子,而帝喾是黄帝的曾孙,故周朝的天子姓姬。出自姬姓的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45个:王、张、刘、杨、周、吴、孙、郭、林、何、郑、唐、韩、曹、冯、蔡、潘、于、余、魏、蒋、沈、江、傅、汪、戴、廖、方、贾、石、孟、秦、阎、侯、白、段、邵、毛、万、常、赖、武、康、洪、龚。

“祁”姓,黄帝十二子姓之一,另帝尧也为祁姓。出自祁姓的当今前100位大姓有:刘、唐、杜、范。另外当今前100位大姓中的“许、龙”也与帝尧有关。“任”姓,黄帝十二子姓之一,出自任姓的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任、薛、谢。“姞”姓,黄帝十二子姓之一,出自姞姓的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蔡。《潜夫论•志氏姓》载,出自黄帝的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

“己”姓,黄帝十二子姓之一,另在“祝融八姓”中有,在“陆终六子姓”中也有。祝融是炎帝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也是颛顼的后代(《山海经•大荒西经》言“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八姓”又为颛顼后裔姓。“陆终六子姓”——“己、韩、彭、郑、曹(邾)、楚”,也是颛顼后裔姓。《绎史》卷七载:“颛顼产老童,老童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籛,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云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芊姓。昆吾者,己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郐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连者,楚氏也。”姓氏所说“己”姓一般指出自颛顼,当今前100位大姓出自“己”姓的姓有:董、苏、廖、顾。

《路史•后记五》载,嫘祖还生有一子叫龙苗,而“龙苗生吾融,为吾氏;吾融生卞明,封于卞,为卞氏”;又载昌意生的第三子“悃迁北上,后为党项之辟,为拓跋氏”。

另外,与黄帝有关的当今前100位大姓中还有“张、周、宋、龙、史”姓。“张”姓出自黄帝后裔挥;“宋”姓源于黄帝所建的宋国;“周、龙、史”姓皆出自黄帝的大臣。

颛顼衍出很多姓氏,上古有名的姓有“祝融八姓”和“陆终六子姓”。“彭”姓,“祝融八姓”之一,“陆终六子姓”之一,衍生了当今前100位大姓中的“彭”姓。“曹”姓,“祝融八姓”之一,“陆终六子姓”之一,衍生了当今前100位大姓中的“朱、曹、邹”姓。“妘”姓,“祝融八姓”之一,衍生了当今前100位大姓中的“罗”姓。“芈”姓,“祝融八姓”之一,衍生了当今前100位大姓中的“叶、白、严”姓。

当今前100位大姓中的“程”“韦”姓出自颛顼,前者为颛顼的孙子重黎的后裔封于程得姓,后者是其孙大彭为夏诸侯,后裔元哲被封于室韦(也作豕韦)得姓韦。

《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秦氏嬴姓出自黄帝之孙颛顼高阳帝。当今前100位大姓出自嬴姓的姓有:李、黄、赵、徐、马、梁、江、钟、秦。

另外与颛顼有关的当今前100大姓的姓有:吴、陆、钱。

《帝王本纪》辑本载“(帝喾)纳四纪,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契;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后稷是周祖先,契是商祖先,挚接替高辛帝位,放勋即尧为五帝之四。

“子”姓,出自帝喾高辛氏。商族的始祖为契,契是帝喾高辛氏之子,因契母呑鸟卵而生契,故被赐姓子。商族建立商朝后封了很多子姓诸侯国,后来都成为新的姓氏。出自“子”姓的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林、邓、萧、钟、戴、姚、邹、郝、孔、施、牛。

帝喾之子后稷为周始祖,周族姬姓,与黄帝同姓,“姬”姓衍生出45个当今大姓(见上文)。另外,高辛氏妃子常仪是当今前100位大姓“常”姓的始祖。

帝喾高辛氏也可以算瑶族的祖先。据《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帝之少女评皇公主与盘瓠犬婚配,生有六男六女,繁衍为瑶族。帝喾各赐一姓,是为“盘瑶十二姓”,即“盘、沈、包、房、李、邓、周、赵、胡、唐、雷、冯”。

帝舜是颛顼的五世孙、黄帝的七世孙,因生在姚墟而姓姚,后又因住在妫汭河畔,其后裔多姓“妫”。

“妫”姓,为帝舜后裔之姓。出自妫姓的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王、陈、孙、胡、袁、田、姚、邱、夏、薛。另外与舜有关的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吴、朱、龙。“吴”姓,源于“虞”“吴”音近;“朱”、“龙”两姓得姓于舜帝的两位大臣。

“姒”姓,为夏禹之姓。相传禹母因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赐禹姒姓。出自姒姓的当今前100位大姓的姓有:邓、曾、邱、谭、侯、顾。

顾炎武《日知录》载,上古三皇五帝时姓氏只有22个,加上五帝之外的其他姓,大约50个左右。郑樵《通志•氏族略》所录姓氏2255个。当代杜若甫、袁义达编撰的《中华姓氏大辞典》,确定中华民族的姓氏达11969个,目前仍在通用的汉姓约3000个。这3000多个姓氏,绝大多数成于三朝,其祖源在神话时代,具体祖先是炎帝与黄帝,尤其是黄帝。黄帝及其后裔是炎帝之后神话时代的主宰者,其扩张与兼并不仅仅表现在地域上,也包括姓氏方面,其与其他氏族及部族的认同从内向与外向两方面进行,这就使得华夏民族更加壮大,华夏姓氏也更加丰富,其很多姓氏成了三朝之时的“贵族姓”。《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炎帝黄帝两大支脉姓氏是当今前100位大姓的两个主要源头,当今前100位大姓都能在炎帝黄帝两大支脉中找到祖源:源于炎帝一脉的姓有8个(高吕丁姜卢崔雷贺),源于黄帝一脉的姓有84多个,兼源于炎帝与黄帝两脉的姓有8个(谢许方邱邹白赖洪)。当今前100位大姓中,黄帝姬姓后裔繁衍姓氏多达45个,几近一半,原因是姬姓是周天子姓,而周朝天子对姬姓贵族大多封国封邑,周武王封其兄弟立国的有15人,姬姓立国的有40人,其后子孙便以国以邑为姓,这样姬姓也就大量衍生出其他姓氏。炎帝黄帝的主要活地区域及建都在河南,当今前100位大姓源头在河南的有40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43个。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认祖找黄帝,寻根到河南已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

四、《山海经》姓氏简说

神话著作《山海经》中保留了一些关于史前时期祖先和世系的传说,涉及神话人物炎帝、黄帝、帝俊、颛顼、祝融、夸父等及其后裔,其姓氏记载可以让我们一窥中华上古姓氏。

《山海经》关于“姓”的记载主要分布在“荒经”中。《大荒东经》有:白民国“销姓”,黑齿国“姜姓”,因民国“勾姓”;《大荒南经》有:三身国“姚姓”,盈民国“於姓”,不死国“阿姓”,臷民国“朌姓”,蜮民国“桑姓”,焦侥国“幾姓”,“鼬姓”国;《大荒西经》有:西周国“姬姓”;《大荒北经》有:胡不余国“烈姓”,大人国“釐姓”,北齐国“姜姓”,毛民国“依姓”,儋耳国“任姓”,无肠国“任姓”,深目民国“昐姓”,一目人“威姓”,继无民“任姓”,苗民“釐姓”;《海内经》有,氐羌“乞姓”。

《山海经》关于“氏”的记载不多,也较分散。《西山经》有长留之山“惟员神磈氏”;《海内北经》有“林氏国”,另有舜妻“登比氏”(一曰“登北氏”);《海内西经》有“流黄鄷氏”;《大荒西经》有“白氏之国”,还有“赤国妻氏”;《大荒北经》有“肃慎氏”之国;《海内经》有盐长之国“鸟氏”,另有“流黄辛氏”。

《山海经》共记“姓”22处共18个姓,记“氏”9处共8个氏。“姓”多于“氏”说明一个“氏”族部落可以有多个“姓”之存在,“姓”出自“氏”。《山海经》所记“姓”“氏”为伏羲以后炎帝黄帝时代及其以后的姓氏。其时“姓”与“氏”已经“双轨共存”。

《山海经》时代,方国林立,姓氏遍布。其时方国即是部落,或是氏族,或是支族,相同的氏族或部落的成员是有相同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有着相同的“姓”或“氏”。“姓”或“氏”在其时都是一种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的标志,只是远近区别罢了。同姓之人的共同点是不使鸟即驱兽。

《山海经》中的“姜”姓为炎帝姓,“姬、任、依、姚、朌、威、销”姓为黄帝及其后裔姓,其几姓都住居于海外荒远的国度,足见炎帝黄帝部族壮大后其后裔支族远徙迁居的足迹。另外其他方国的“於、勾、烈、阿、桑、昐、乞、幾、釐、鼬”姓是否与炎帝黄帝及其后裔血脉相连?囿于史料,我们不得而知。

《山海经》中的姓氏再次说明了华夏姓氏滥觞于神话,是图腾崇拜的结果。

总之,华夏姓氏起源于远古的神话时代,其神话源头主要形式是始祖赐姓与图腾为姓。伏羲自定“风”姓是中国第一古姓,其后的炎帝黄帝,再到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及其子孙分布于华夏大地,其后裔氏族不断分化繁衍,中华古姓在龙图腾下不断诞生,原来的一姓一氏变成了多姓多氏,丰富了华夏姓氏,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内涵丰富多元一体的华夏姓氏文化。可以说,神话时代的华夏姓氏就是不同宗族的姓源。华夏民族称为炎黄子孙,这是一种姓源的认同,一种血缘的认同,一种地缘的认同,更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华夏民族同祖同姓,其共同的祖先是炎黄。

注释

①据200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发布的新《百家姓》。

②本文所说姓的来源,指的是姓的神话源头。由于姓有不同的支脉,故姓的源头有的不止一个:可能是两个,如“王”、“张”、“谢”、“许”等,前两个姓的两个源头都源于黄帝一脉,后两个姓的两个源头分属炎帝一脉和黄帝一脉;或者三个,如“刘”、“吴”、“邱”、“邹”,前两个姓的三个源头都源于黄帝,后两个姓的三个源头分属于炎帝一脉和黄帝两脉。

责任编辑:行 健

猜你喜欢

炎帝伏羲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创八卦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炎帝 星耀美加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炎帝 大爱健康之旅
伏羲宝宝的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