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管理学看我国职业学校发展战略设计之不足
2009-12-29胡炜
胡 炜
从战略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职业学校作为一种为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特殊社会组织,它以一定的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作为其运行的基础,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生产需要的人才为产出。在这个从获得投入到完成产出的过程中,职业学校围绕培养专业人才的总目标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在职业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战略设计是保证学校良好发展的先导力量,学校如何在战略层面上设计自身的发展将决定这所学校的发展质量。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很多职业学校发展的在战略设计层面上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价值观不够清晰
价值观是一个组织各种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企业的核心信仰,被喻为战略控制的“金钥匙”。良好的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具有凝聚人心、引导志向、激励进取、约束行为的作用。一个好的价值观应当是一个清晰的价值观。只有清晰,才有利于形成共同认识,进而促使各项组织行为在价值观上实现协调统一。含混不清的价值观会导致战略思维的无序和繁冗。职业学校的价值观应当是以人的职业性发展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的,然而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怎样的教育工作培养人,如何评价学校的各项工作,不同的回答背后都隐藏着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学校目标、学校工作和学校评价三者是否符合同一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忽视。比如,在目标上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劳动人才,在学校工作上采取军事化管理和“演示 -模仿”的教学方法,在评价上以就业率作为学校的终极评价指标。这样的战略设计的运行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学校各种行为没有在统一而清晰的价值观的统领下进行。只有当各方面行为的价值取向相互统一才不致出现各项工作相互制肘的情况,才能使各项工作沿着战略设计的总目标前进。
二、定位不够准确
定位是一个组织对自身在所属行业中的位置的设计,即如何在一个已经竞争充分的行业中找到自身的最好的位置。从战略设计的角度看,真正的定位是能力上的定位,企业合理的定位应以其所拥有的个性化资源为基础,同时,定位也包括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符合消费者心理期许的经营行为才是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职业学校的定位同样应以其所拥有的资源及这所学校在社会群体心目中的位置为基础。我国一些职业在进行学校发展的战略设计时,其定位显得并不切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具有传统商业教育传统的职业学校,提出要建立一流的综合性学院,结果是一方面在学校建设方面为追求全面发展而缺少对传统优势学科的支持,使得具有相对优势的个性化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丢掉了原有在社会群体心目中的期许。因而造成了在全面发展上实力不足和传统学科优势不在的尴尬境地。以此为鉴,职业学校在战略发展上的定位设计不能忽视其所拥有的职业教育的个性化资源和在社会群体心目中的地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业学校竞争中保持优势,形成特色,吸引学生,开创局面。
三、目标设计不够合理
目标的设定绝非是对终极目标的单一设定,科学的目标设计是对学校发展全面工作的设计,是由若干目标项目组成的一个战略目标体系。战略目标体系包括两个主要构成,一是基于学校使命的总目标,二是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而将其层层分解的职能目标。职能目标的逐步实现对总目标的实现起到保证性的作用。因此对于职能目标的设计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不具可操作性的目标不过是空中楼阁,而不可量化的目标则难以对目标体系内各层级的职能目标的实现作出准确评估,进而无法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反馈。对于职业学校的发展而言,学校工作的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的劳动人才,学校发展的目标设定就必然要将办学成果、学校规模等指标纳入到目标体系当中。然而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学校发展的一些质性的目标是难以准确量化的。因为量化的目标过度具有形而上的特性,容易致使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被忽视,所以过于重视量化的目标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反而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由此看来,学校发展的目标设计和企业发展的目标设计还是有所不同的。学校在获得投入的基础上,应当把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人才这一使命作为其总目标。因此,包括存在于学校整体活动之内的教学、德育,实训等各项职能目标应当从是否实现其相应的质的规定性来检视其可操作性的程度如何。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