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也能产生乘数效应

2009-12-29来臣军郑现伟

中外企业家 2009年8期

  一、乘数效应简述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乘数效应以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它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作用。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二、信用的乘数效应
  
  信用在市场中有一种扩散和强化机制,使得信用由个别的、局部的扩大到整个市场系统,这就是信用的乘数作用。信用是由信任和可信两者组成的,在一般信用博弈中,委托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代理人可信,从而先给予信任,形成触发战略,没有先给予信任的触发战略,整个交易就无从开始。这种初期的信任付出,是委托人的一种自发性投资或自发性变化,这种自发性投资,如果得到代理人守信的回报,就会引起委托人的进一步投资和进一步的信任,如这种循环持续下去的话。就会形成一系列的引致投资,形成一种引致信用,使整个信用程度大为提高。这种委托人先期投入的信任所产生的连锁信用反应,我们叫做信用的乘数效应。乘数的作用使以后每个博弈阶段的信用度逐步提高,使信用博弈逐步过渡到重复博弈。信用的乘数效应证明,每个人只要给予他人一份信任,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时至今日,充分证明了信用乘数效应的存在,否则,我们还会停留在没有分工、没有交易的社会。假如以K表示乘数,△Tc表示总信用的增加,△C表示自发性信用的初始信任投入或外生信用,则K=△Tc/△c。
  信用的乘数效应具有以下特点:
  1、用乘数作用有正反馈机制,即信用在交易中不断增强,同时也有负反馈机制,一旦失信,信用在交易中将不断减弱,而且信用降低的幅度会越来越大,甚至突然中断。信任的减弱将造成信任程度的进一步下降。所以,从一个社会来讲,一旦失信得不到及时惩罚,使其得到有效的遏止,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信用的下降。我们之所以感到这两年信用缺失特别严重,主要是信用乘数效应的负反馈机制在起作用。
  2、信用的乘数效应一方面表现在交易双方信用度的不断提高,是一种自强化机制;另一方面表现在信用具有扩散作用,信用由交易者双方之间扩散到第三方,使第三方对交易中的双方或一方产生信任。这也可叫做信用的外溢,是信用的外部效应。
  3、信用的乘数效应与信息密切相关。在信息交流很充分的系统中,对代理人信息的了解比较准确充分,有助于委托人正确判断代理人是否可信,容易从中得到守信的回报,容易导致信用在系统内迅速强化。
  信用乘数效应的产生必须要有“自发性信用”或“外生信用”,这一方面来自委托人触发战略中初始信任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来自交易外部的第三方信用。前者主要体现在合约的谈判和签约中,后者主要是信用中介。下面着重分析信用中介在乘数效应中的作用。
  
  三、信用中介的分类
  
  根据信用中介是否参与具体的交易活动,可分为两类:
  (一)不参与交易的信用中介。这种中介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介绍人“委托人提供代理人的信用状况等咨询信息,从中牵线搭桥,促合交易”。我们的政府凭自己的信用就时常扮演这种介绍人的角色。介绍人可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如贸易经纪人;有时则不会收取费用。如亲朋好友之间介绍生意。前者则是一种理性的信用中介,后者则是一种非理性的信用中介。另一种不参与交易的信用中介人是担保人在为委托人提供代理人信用咨询的同时,信用中介人提供某种担保,促成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交易。在信用证的收付关系中银行(包括付款行和通知行)实质上就扮演了这种担保(付款保证)的角色。
  (二)参与交易的信用中介人。委托人把产品交由信用中介人,信用中介人再销售给代理人。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虽不直接见面,但其信用关系因中介人而体现在产品上。贸易公司、销售代理人等都是此类信用中介人。此类信用中介人或直接经销,或收取一定的代理费(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或在价格折扣中提取)。随着信任度的不断提高,委托人与代理人可能抛弃信用中介人而直接进行交易。参与交易的信用中介人可以虚拟化为商业票据股票和政府公债等交易者都信任的虚拟中介。政府债券的买卖双方可以互不相识,而且可以互不照面,为什么交易能有效进行,因为他们都对政府债券的信用度予以认可。而政府债券的信用度又来自于政府本身,商业票据的信用度来自于银行。前述信用证也是一种由银行担保的虚拟中介。这种虚拟中介更与一般的情形非常类似,提出了第三方信任:甲想得到乙的商品,可以使用自己掌握的由丙签署的付款字据,与乙进行交换。丙的付款字据之所以可以被用于甲和乙之间的交换,是因为乙对丙的信任超过对甲的信任。丙作为信用中介人,他自己没有参加交易,但其签署的付款字据作为一种虚拟中介参与交易。虚拟中介的功效来自于丙的信用度。信用中介的蜕变,信用度的强化最终促使经济的虚拟化。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信用中介和高度的社会信用。一旦信用中介的信用发生危机就会涉及到整个社会,社会信用度严重下降,虚拟经济就会崩溃。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如果信用中介不发达,社会信用度不高,就会严重制约虚拟经济的发展。
  
  四、信用中介的授信
  
  授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主要是银行和信用评估机构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评估后授予的信用等级。广义的授信是包括信用评估机构的所有中介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估后给予的信用评价或发布的有关信用的传递信号。与狭义的授信相比,广义的授信还包括建立和发布信用传递信号的功能,比如质量论证机构的质量等级信号,资产评估机构的资产质量信号等。我们在此讨论的是广义的授信,是所有中介机构建立和发出的信用信号。中介机构是授信的主体,在授信中,中介机构成为信用中介。由于中介机构的授信,企业信用度增加了,这种信用度的增加来源于中介机构的权威性,人们由于对中介机构的信任,从而对其出具的评估结果给予信任。通过授信,企业的信用发生了扩散,由中介机构延伸到被评估的企业。同时由于授信采用公开发布的方式,使被评估企业的信用成为公共知识,企业信用为大众所知,企业的信用度提高了。授信实质上是由第三方的中介机构给予企业一个外生信用,由此产生信用的乘数效应。在国外,办理证照的照片一般要由会计师、律师、药剂师签名证明。这实质上是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具有较高的信用度(这些职业进入门槛高,从业离不开信用)。通过签名证明,被证明人就具有相应的信用。中介机构通过授信增加了企业的信用度,这就形成了信用乘数效应所需要的“自发性信用”的条件,使企业信用在扩散中增强,在增强中进一步扩散。
  (邢台职业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