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2009-12-29李继录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14期
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已经成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评价经营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投资风险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及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源。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深人变革和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的经济利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发了会计信息信任危机,危及会计服务业的生存和发展,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那么现实中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1、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虽然《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初步克服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由于“会计造假犯法”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全建立,对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造假的处分太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在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有些费用超过会计核算范围的开支,无法按正常情况人账,就采取做假账等办法。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需要,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也难免有漏洞和不足之处,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
企业的生产业绩与企业领导人政绩及经济利益挂钩。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企业负责人为追求个人或小集体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指使和纵容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难以依法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1、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业务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职业判断能力的局限性使会计数据的处理脱离实际情况,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还有些会计人员由于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为了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或一味地顺从领导的意图从事编假证、假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会计人员身份具有双重性,同时担当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这实际上是将会计人员置于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企业一员的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3、会计基础工作的弱化
有些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晰,交接手续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和会计监督机制。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业务处理手段落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不高,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4、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削弱会计监督。同时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5、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
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实际上很不具体,人人所有,而人人都没有,这样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会计核算以企业负责人的利益为核心,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6、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侧重于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结果,而不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只强调企业的经营结果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与过去和相关单位比处于何种水平等,而忽视企业是通过什么程序或采取哪些过程来达到这种结果的,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7、会计违规的执法不力
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会计违规的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其低廉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修订后的《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
(二)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的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势在必行,这就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对会计人员加强业务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三)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健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国家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各部门应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建立监督信息网络,公布监督结果。必须实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政府监督相结合。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
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要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
(六)加强会计打假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违珐成本
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会计诚信平台,让全社会监督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不仅要让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其造假成本远远大于其利益。
(七)转变政府职能,明晰企业产权制度,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改进企业领导业绩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考察指标体系,从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应仅凭企业盈利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另外,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予过多干涉。政府要加强自律,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坚决打击损害国家利益的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八)会计审计信息网络化
建立会计审计信息管理网络,集中处理会计信息,各部门分享会计信息。建立了企业会计审计信息互联网,会计信息资料的来源就变得单一化。这样企业做假就失去了基础,会计人员也不会因强烈的压力而被迫做假,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建立会计审计信息互联网,对规范企业行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宏观调控均有积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