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市场营销促进内需

2009-12-29苗月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4期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市场营销需要突破传统内涵,由微观的、特定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转变为宏观的、关乎经济全局的战略性措施。只有使市场营销的观念和内容与宏观经济发展任务相适应,探索“发现需求——启动市场——引导投资”的经济增长新方式,才能有效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最终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的目标。
  [关键词]市场营销 宏观经济 扩大内需
  
  在市场营销理论由产生到发展、再逐步成熟的百年历程中,对于市场营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学术界主要是从微观层面着眼进行认识并展开研究的,而如何从宏观层面上认识其重要性是现阶段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在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以保持增长、扩大内需为目标的这一重要时期,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作用,是确保经济增长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市场营销的重要意义
  
  把市场营销放在特定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它所具有的含义。在这里,它不仅是一项属于微观层面的、由特定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所从事的具体业务活动,而且是一项必须从经济发展全局统筹考虑的战略性措施。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它的实施主体是那些能够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并且在涉及行业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决策中扮演关键角色的行业主管机构,甚至是比这些机构层次更高的能够统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计划与决策部门。
  从宏观层面着手推动市场营销工作,是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与市场营销管理特点结合在一起的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领域的重要课题。它的重要使命并不在于实现某个具体企业或者某一类企业的经济利益,而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形成先进的营销理念,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把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种资源放在保持经济增长与充分扩大内需这一现实要求之上加以有效组织和合理配置,挖掘各行各业的经营潜力,不断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素质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能够达到高度和谐。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更加重视营销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发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基本问题,并把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好。当前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客观上要以开发与发现市场需求为前提。生产增长和销售增长属于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扩大内需。为此,有必要从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中解脱出来,向现代的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迈进,认真解决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动荡所引发的生产增长而需求不足的难题。
  
  与宏观经济发展任务相适应的市场营销内容
  
  首先,要站在宏观经济层面运用并发展营销观念,在各种资源的安排上采取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范的营销理论与营销方法,结合中国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真正做到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市场选择科学合理、地区之间分工协作、行业之间相互促进、各种资源有效配置,找到一条使经济潜力得以发挥、适应时代特点并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增长途径。在当前就是要把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应对上,关键放在保持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上。
  其次,在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精神的引领之下,建立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营销伦理道德体系,实现营销管理思想变革与创新,强化各个行业营销基本准则的实施与监督,并以此指导微观层面上各类企业的经营行为,使广大企业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及其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在总体上提高微观经济活动运行的质量与效果,并在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主要方面实现诚信经营,重新树立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信心,加大企业各类品牌的监管力度,使之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正确做出战略选择与目标市场判断。
  再次,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在加强宏观调控方面科学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认真分析并准确判断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组织微观经济实体的有效运行,促进地区经济、行业经济等中观层面的协调发展,系统地研究汇率、利率、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通货膨胀率、就业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对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影响力,科学地预测这些经济变量对于市场营销中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构成要素的影响。把决定宏观经济走向的主要因素:如价格水平、消费水平、信贷水平、投资规模等与市场营销组合中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加强对于营销渠道中促销动力的研究与探索,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时市场营销渠道的基本特点。促进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市场营销具体措施
  针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运用市场营销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改变传统的“引导投资——启动市场——发现需求”的经济增长方式,探索“发现需求——启动市场——引导投资”的经济增长新方式。要重视两类不同性质的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控制那些生产过剩行业的投资需求,引导投资向瓶颈产业中的关键领域进行转移,比如转向交通运输、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强对于消费需求的开发与引导,建立有利于中国经济质量提升的消费需求形成机制,大力培育广大消费者的教育文化需求和科技创新需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世界经济金融形势,运用市场营销方式实现这些具体的需求,在行业选择、产品生产、价格制定、渠道选择、促销方式等方面形成科学的体系,并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加大对于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的把握。
  二是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质量为生命线”、“增进社会福利”为宗旨的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和强化企业自身道德素质建设,使各类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能够充分承担社会责任,优化经营环境、增进社会福利,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及其对于企业的信赖感。建立合理高效的渠道供应链,加强生产企业、经销商、顾客之间的联系,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及时反馈机制,大力降低营销渠道的运营成本,促进商品销售顺利实现。通过树立产品品牌、净化市场环境,在经济方式转变中实现优胜劣汰。通过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使困难企业能够通过营销创新摆脱困境。在市场营销推广中,要同时关注国际、国内市场,并把重点放在国内市场的研究上。认真分析其消费特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营销工作。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时期,正确面对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主要来自于国内经济实体,而非来自于外部经济实体,这使我们能够在面临更加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时有一个非常从容的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三是立足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对现有工业加工格局进行必要调整。确立市场营销活动的重点领域与重点区域,继续加大中部发展与西部开发的投资力度,在保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有经济增长潜力或者潜力巨大的市场重点培育,建立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分工协作系统,建立起能够高效联结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物流通道,使营销渠道向中西部广大地区进行辐射。大力促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研究与开发工作,促进农业等基础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健康发展。促使出口加工型企业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不断扩大对内销售能力,强化对于外资规模及其投向的宏观引导,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并在政策上做出与扩大内需相适应的调整,鼓励充分就业,发展优势产业与重点产业,努力节约营销费用,大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有助于其营销活动开展的财税、融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