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状元胡同里的奇迹

2009-12-29徐培学

今日文摘 2009年8期

  在中国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曾有过一村两状元,被称为奇迹;不过,这两位状元相距500多年。还有更奇的,那就是一条不足百米的胡同里间隔26年,出了两位状元郎。这是绝无仅有的。这条胡同即山东潍县南关新巷子,后被人们誉为状元胡同。
  清代数百年,山东共出6位状元,其中潍县两位,就是曹鸿勋(1848-1910)和王寿彭(1875-1929)。
  两人少年时都家境贫寒,以勤奋好学而著称。
  更奇的是两人都是28岁那年高中的状元。
  还有一大奇事,那就是两人中状元后,都遭到了诽谤。
  清光绪二年(1876年),曹鸿勋高中状元后,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出现了没头帖子:可恨当年偃月刀,华容道上放了曹,丙子年上开科考,跳梁小丑独占鳌。曹鸿勋闻讯后没有动肝火,也没有大张旗鼓地追究,而是埋头工作,后被朝廷任命为陕西省巡抚,因政绩卓越,上调京师,晋升为资政大臣,权倾一时。
  王寿彭的名字有一个“寿”字和一个“彭”字,相传彭祖活了8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高寿之人。王被人诽谤的原因恰恰出在他的名字上。传说王寿彭光绪29年(1903年)中状元之时,正遇慈禧太后过生日,慈禧太后为借吉意点了王寿彭为状元,所以人们说王的状元是捡来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王寿彭17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28岁中状元。王寿彭是超脱之人,他曾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别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甚难,世上纵有偶然事,哪有偶然再偶然。
  同出一胡同的曹鸿勋也为王公开辩驳:尔等只说寿彭偶然,然其大卷未起草稿便一气呵成,今之学子,孰能办到?
  王寿彭民国后创办山东大学,是第一任校长,后任山东教育厅长。
  (徐艳荐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