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2009-12-29周韵
今日文摘 2009年9期
三毛说: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都在播种。
有人播下金钱的种子,希望可以获得丰收,满载而归;有人播下爱情的种子,希望可以长出妖娆动人的玫瑰,香气宜人;有人播下事业的种子,希望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有人播下母爱的种子,希望可以变成荷叶田田,遮风避雨。
而我却只想如三毛那样,在心里的那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
刚刚事业有成却因劳累过度疾病缠身,含辛茹苦的单身母亲换来的却是女儿的离家出走,为了爱情不求回报的女子最终还是黯然神伤。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让人叹息的故事,其实只是因为很多人忘记:心里的那亩田,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变成理想的收获。
金钱的种子也许会生出贪婪,爱情的种子没准会变成错爱,事业的种子说不定会长出疾病,母爱的种子甚至可能会变成埋怨。
刻意去求的东西,却往往是难求的。太过执著地去求的东西,竟会可能成为一个人命中的克星。世间万物的来和去都自有它的道理,不必牵强。
三毛说:红尘十丈,茫茫的人海,竟还是自己的来处。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心里的那亩田上兢兢业业地耕作着,却从未想过每亩田都应该是自由的,每颗种子都应该是健康的,每个人也都应该是生而自由的。但是正如鲁迅的《过客》里的过客不愿接受小女孩递给他裹伤的那块布一样,人生也常常是在爱的负担下而变得不自由,使得前行的步履蹒跚。
所以,播种的人们啊,当你们自以为在用汗水辛辛苦苦耕种的时候,是否也在不经意间为他人种下了爱的负担和期盼的沉重?倘若如此,那就在心里的那亩田为自己种桃种李种春风,任凭春风袭人自由自在。■
(吴练江荐自《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