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美国人的“伤疤””等四篇
2009-12-29
中国市场 2009年3期
美国人的“伤疤”
里 克
《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美]保罗·克鲁格曼著 刘波译
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这次奥巴马历史性地入主白宫,是否能治愈这个美国心结?——很遗憾,作者去年写这部书的时候还没想到奥巴马居然如此风光。
诺贝尔经济学奖毕竟和文学奖有很大区别,你可以发牢骚说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太像法国电影,但谁都不会因为看不懂克鲁格曼的《汇率不稳定性》中的数学模型而大发雷霆。不过,有些诡异的是,《美国怎么了》这部克鲁格曼的论文著作卖得居然比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还好。
在《美国怎么了》中,克鲁格曼的政治、经济观点其实非常朴素——经济的增长让大多数人受惠,这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合法政府的“口头支票”,不过很难兑现。克鲁格曼用“大压缩”来比喻罗斯福新政及其继承者给美国带来的全新面貌,这里,“压缩”的是富人财富的膨胀,政府通过税收、政府开支、社会福利,“压缩”财富两极分化,让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并培育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遗产。
过去30年美国经济增长依旧强劲,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均不断提高,但普通美国人似乎感觉并没有从经济增长中捞到更多好处,似乎经济增长只和华尔街有关(如今华尔街也在乞讨了)。这是怎么了?克鲁格曼的比喻是,当比尔·盖茨去一家酒吧喝一杯时,酒吧内所有客人的“人均收入”便提高了,但盖茨并不是去散财的。他借这个比喻想说的是:整个美国社会的财富(及人均财富)是提高了,但绝大部分进了少数人荷包,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1970年代以来的保守主义运动一直试图逆转自罗斯福新政开始的制度和规范,这种逆转最终在里根时代得逞。
对罗斯福新政的逆转首先是打击工会,其次是通过立法为富人减税,削减或侵蚀某些基本社会福利政策。在克鲁格曼眼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连基本的全民社会医疗保险都没有实现,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同时,普通劳动者收入缓慢增加,而高管则将财富收入囊中。1970年代,美国大公司主管的平均收入是普通职工的40倍,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367。克鲁格曼认为,这已不仅仅是社会平等问题,而是美国曾经的一个基本信念和道义——老板收入大大超过普通员工将不利于士气的鼓舞。
至于保守主义(并不全然只是共和党)为何能在过去十几年中一次次将那些“保守的美国人”送入白宫?克鲁格曼的答案也许揭了大多数美国人的伤疤:归根结底缘于保守主义暗合了很多美国人心底的白人种族主义心结。这次奥巴马历史性地入主白宫,是否能治愈这个美国心结?——很遗憾,作者去年写这部书的时候还没想到奥巴马居然如此风光。
《新粮食战争》
作者:唐风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全球粮价到底因何而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7A1IPbie9Cm+aCQEUo452g==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墨西哥《每日报》日前发表文章引用美国斯特拉特福战略预测机构指出,粮食已成为地缘政治中的王牌,美欧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它们正在发起世界“粮食大战”,以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中那些不听命于自己的国家屈从,因为粮食恰恰是这些石油大国的软肋。
《烧饼歌中的历史》
作者:(明)刘伯温 合著者:雾满拦江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烧饼歌》是刘伯温与朱元璋关于明朝国运对答的一部诗歌体预言,它不仅揭示了明朝的历史发展脉络,甚至对明清之后的若干年的历史都有预言。其中历史与预言的若合符契让人惊叹,因此吸引了无数人为它痴迷。
《匿名的香蕉为什么不热销》
作者:(美)罗希特·巴尔加瓦 译者:贺颖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希特·巴尔加瓦先供职于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公关公司奥美公关,他有着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毫不犹豫地迈进星巴克点一杯拿铁、手指习惯绕着iPod的触摸键不断转圈、在超市里惯性采购都乐香蕉——有名字的香蕉?“个性”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