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建立“长吉松”产业集聚区

2009-12-29王继红

中国市场 2009年5期

  [摘 要]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吉林省经济取得较快增长,但经济社会发展中却没有亮点,缺乏超常规发展的规划。因此,在国家逐步调整发展战略,在宽松政策环境下批准各地区设立有较大自由度、跨行政区域实验区的形势下,吉林省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关键词]吉林省;经济增长;长吉松产业集聚区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082-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问题一直存在,随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工业化程度和规模的扩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热点,但也带来政治、资源、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矛盾,各级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进一步改革的模式,伴随而生的综合改革开放实验区成为主要选择。
  
  1 我国改革开放实验区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倾斜的经济政策,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进一步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受政治、资源、环境、社会矛盾等多种条件约束的新时期。新时期的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引发各界在经济发展路径、增长方式、改革模式以及参与国际竞争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全面探讨。但在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总体不平衡的基础上,显然不能采取“一揽子”的方式解决,各地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先后设立的具有实验性质且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探索。这一系列实验区的建设也为在新的条件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探索。
  截至目前,在全国各地设立的综合改革实验区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极大的作用,并且有部分实验区纳入国家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