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2009-12-29

中国市场 2009年5期

  [摘 要]通过对河南省贫困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县中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改革思想指导下,河南省贫困地区在推行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体育与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对策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086-02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5%,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34个,人口35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1/4,这类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在贯彻体育新课标的工作中,任务重、困难多。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以分层随机容量比例抽样,以县区为单位随机抽取四个样本作为本课题的研究样本。它们是杞县、兰考、鲁山和平舆的80所中学。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问卷的初稿经两轮次专家评议、修改,使该问卷具有满意的结构效度。在正式调查之前对兰考地区10所中学作了初步测量,并按等级换算成分数。一周后进行复测,得出2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9,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工作由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在校函授生(一般为中学体育教师)完成。确保了问卷内容准确、翔实。实际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1份,回收率88.9%,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93.8%。
  1.2.2 访谈法采用面对面座谈的方式,对其中的80位培训学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1.2.3 数理统计法对所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调查学校专职体育教师情况
  
  如表1所示,农村体育教师与学生之比分别为:1∶356、1∶369、1∶534和1∶596,远远高于1∶280师生比,如果按每周上3节体育课的新要求,则专职体育教师缺额较大,说明该地区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存在严重短缺。通过调查了解到,未设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体育课多由班主任承担,基本上成了班会课、自习课和活动课,体育教学与课改均无从谈起。专科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分别为:63%、58%、62%和65%,表明学历层次较低,因此,提高其学历层次迫在眉睫,表1数据显示,参加过新课标学习的体育教师比例还没有达到50%,加强培训的必要性更大。
  2.2 被调查学校实施新课标存在的问题
  
  由表2数据可见,被调查者认为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是实施新课标中遇到的较大问题,该地区学校进行体育新课标的宣传和教育还很不到位。
  对于新课标的组织教学,鲁山、平舆两县反映强烈,笔者经过考察10多所实施新课标的学校,其体育课普遍采取上半节素质练习、下半节自由活动的模式,这无疑是对新课标的误解。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与学校规模极度不平衡。在调查中了解到有标准足球场的学校为0,而场地只相当于标准足球场地的1/2,且场地坑洼不平。这种状况与国家教育部对各级各类不同规模学校应具备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满足不了新课标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由表2显示,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的器材经费非常短缺,因此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贫困地区体育经费的投入,并严禁贫困地区中学将体育经费挪为他用,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经费的正常运转,使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在体育教师座谈会上了解到,所谓其他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领导对体育的看法和支持问题,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到位,支持不得力问题,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等,此外,教师普遍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虽好,但操作难度大,故目前尚未按此体系进行评价。
  2.3 被调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各类学校的课间操开设要好于早操,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寄宿,早操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课外活动的开展率较好,分别为76%、71%、83%和70%,这一结果说明“新课标”的实施不仅仅是需要体育教师的投入,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支持与重视。
  由表3显示,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实率为:82%、78%、86%和73%。说明总体情况较好。但调查中发现,毕业班学生由于要参加升学考试,一小时体育活动很难落实,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3 原因分析
  
  3.1 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冲击,“体育是副课”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切副课要为升学考试让路似乎成了理所当然之事,学校体育受到严重歧视。
  3.2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待遇较差、社会地位较低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有些学校在实行按教学课时评定考核中,将体育教师列入“另册”,与其他科目教师地位相差较大,导致他们一节体育课的分值只等于文化课的70%。
  3.3 缺乏对河南省贫困地区体育师资的培训
  在贫困中学工作的教师很难有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体育教师就更得不到深造的机会,就算他们有这种愿望,也受到时间、经济条件的制约,得不到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
  3.4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经费短缺
  在国家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的今天,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的大部分体育设施较为简陋,购买体育设施的投入亦被学校其他项目挪用。缺乏基本的体育设备器材,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
  
  4 对 策
  
  4.1 更新观念,端正教育思想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方向,深刻理解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在实施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改革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4.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充分发挥本地体育院系的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的培训,提高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的待遇。大力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的体育教师提高学历,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素质。
  4.3 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多元化
  加强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学校也要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千方百计把学校体育搞好。
  4.4 对贫困地区实行“帮挂”对口扶贫
  所谓的“帮挂”是指河南省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一种对口扶持,它包括物质支援、师资的培养和教学经验的交流等,其目的是提高河南省体育的整体水平。这就要求河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柴建设.河南省商校教师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2002(3):89-91.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45.
  
  [收稿日期]2008-12-25
  [作者简介]梁华,男,河南开封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