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村”村长潘春来的世纪追求
2009-12-29曾秀钗张跃良
中国市场 2009年12期
在福建泉州康美镇兰田村,农民可以将生产出来的农作物通过“世纪之村”这个网络平台进行交易,既可节约时间又可降低成本,增收又增效,用过的农户都赞不绝口。特别是它建立基于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为目的的“农家店”,实现了农民信息供需需求,不少村民都感觉受益匪浅。
2003年,兰田村全村财政收入只有2万多,负债40多万元,当时,这里的村民与村干部因村财务监督问题互相猜疑,矛盾重重,而到2008年,全村收入达200多万元,并且已实现了财务监督的透明化,干群关系逐渐融洽……而这些变化都离不开“世纪之村”村长潘春来的努力。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村长” ——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党支部书记潘春来。
村事务透明化管理
2004年,潘春来被上级组织任命为兰田村的村支书。一上任,他就马不停蹄地与村干部就村事务进行沟通。经了解,他发现村委与村民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村里的管理不够透明,有些政策没能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村民。
“我来时,村干部已经一年多没发工资了”,兰田村党支部书记潘春来告诉记者。前些年,兰田村的主要领导干部只是一味大力发展自家生产,一些村里干部甚至将计生款、国家退回的农业税等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村民对此意见很大,村委与村民之间关系日趋紧张。
如何让村民有效地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减少与村民的矛盾?潘春来为此煞费苦心。最先,潘春来买来了6个高音大喇叭,每逢村里开会,他就到山上放,可由于声音转瞬即逝,歧义经常发生,很多村民甚至不认账。这时,潘春来考虑到,若能利用网络平台将村里的财务状况以书面材料或视频等形式公开,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村里因村务不公开所带来的问题。
2004年,潘春来个人出资与北京的一位电脑博士合伙开发了一个网络平台“世纪之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村里的事务透明化,方便村民监督。如何利用有限的平台保证村民监督透明化?又一难题摆在了潘春来面前。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3/2kr8uYtcc3T8X6xK68PDaW.webp)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潘春来将村务公开的信息通过有线电视接到了普通村民家里,村民可通过视频的转换,在电视里将村里的账目调出来随时查阅。同时,为保证那些家里没条件上网及尚未接通有线电视的村民也能有效行使监督权,潘春来在村里十几户人家设置信息点,帮助村民查询信息。
为了确保网络平台内容的真实性,兰田村除成立了由党支部、村委员及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公开网络管理小组外,还专门成立了一套“人尽其责”的周密流程。潘春来告诉记者,自从实行村务公开、监督透明化的管理后,村民上访数量极大下降了,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农产品信息化管理
据潘春来介绍,“世纪之村” 是集村务管理、财务管理、计生管理、劳务用工信息发布、农民供需信息发布、农业科技短信平台、农村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信息软件应用平台。目前已经初具雏形,并具有两大模块、八大功能,村务管理及公开模块,农村市场服务模块,具备政府监管、村务管理等四大功能。
“我们除了利用‘世纪之村’保证村务管理透明化外,还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帮助农民创收”, 潘春来告诉记者,在村里设立的这些信息点,一方面可义务帮助村民们了解村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村民们发布农产品等供求信息,而信息员每发布一条信息则可收取一元信息费。“收信息费让农民达到了增收目的,从而使所有的信息点都能有效地持续运转”,潘春来告诉记者,通过发布信息收取信息费让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不少农民纷纷自愿要求加入信息点队伍。目前,村里信息点已由原先的1个发展到了20多个。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3/aMajmQNXXx9xwWdxYxCHL6.webp)
潘春来认为,虚拟网络必须和实体运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效益。为此,“世纪之村”建立起一支信息员队伍,根据区域布局、乡土人情、特色农产品、产销渠道、消费水平等情况,组建了100多处服务站点,配备信息员,实现信息收集、发布。同时还在每个信息服务点配备了相应的物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