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说九道”话服装

2009-12-29刘湘君

中国市场 2009年25期

  话说吃穿住用行构造了人一生当中孜孜追求的基本条件。尤其在这个温饱问题已成往事,满眼柳绿花红的经济时代,服装经营是一个多么吃香的行当。
  纵观中国服装的发展之路,从单一的中山服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呈缤纷的服装世界,让人除了在惊叹之余欣赏,又在欣赏之余惊叹之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茶余饭后对这“吃香”的行当里不“香”的地方“胡说九道”一番(金庸先生云比八“道”还多一“道”为九道也)。
  
  批发商:昔日暴发户,今日发愁户?
  
  服装批发的确造就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如浙江一带的大部分商人,前身大多数是搞过服装批发的。他们是改革开放下的弄潮儿;是在泥泞小道上扛着大包艰难步行的苦行者;是不分黑夜白昼到处赶集的“拼命三郎”。正是这样一群人将中国服装引向商业化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腰包早早地就鼓了起来。
  不过,那只是曾经。
  如今,随着商场商城的林立,专卖店的星罗棋布,大众的腰包逐渐地鼓起来,服装批发经营者们再也没有从前的潇洒,他们正忍受买三两件商品的所谓批发,甚至批发城式的零售。服装批发商开始沉思了,自己投入的精力比过去多十倍,销售额却远不能及,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这似乎只能怪消费者,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服装来自批发市场,因为那代表低档,要不,你的代理商怎么老是嚷嚷,开个专卖店吧,我们需要的是品牌!
  
  品牌:崇洋媚外的背后
  
  在当前的服装市场上,中国的服装品牌不少,但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却不多,无论是西装、夹克衫、牛仔裤,羊绒衫等无一不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克隆也是一项新的技术,好的东西应该要学习嘛,这也就算了。问题是服装经营者却仅仅克隆了人家的款式,却没有把人家实在的东西引进来,只是投其所好地在品牌上纷纷打上ITALY,PARIS,NEW YORK等的一些英文,实际上这些服装的生产企业都是在国内沿海的某些城市,有的只是在国外注了一下册,有的觉着去外国注册还要漂洋过海,不仅路途遥远艰辛,而且还麻烦棘手,就直接“无证生产”。有些经营者不怎么注意首尾,人家明明是ITALY,偏偏却写成了ITALYR,让人怎么看这个ITALYR的产物都像不是温州的就是义乌的。消费者不是傻子,就算有一次上当,从此以后也就练成一双火眼金睛。尤其在这个消费者越来越上帝化的年代里,指望随便打上一个ITALY就可以财源滚滚的那些“企业家”的梦想最终只有破灭。
  
  山寨也是一门艺术?
  
  前些天男装七匹狼将四川某酒企业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该酒企业注册了一种名叫“七色狼”的品牌,而七匹狼服饰则认为这一行为有“傍”自己的嫌疑,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双方就这样闹上了。就当前市场的情形而言,用传统意义理解 “山寨”一次比较容易。当一个日本人或者法国人,在中国看到一个个拎着LV挎包拼了命似的挤公交车的上班族,甚至连一个买菜的阿姨都拎着LV与菜贩为五分钱而讨价还价的场面,他们不得不惊叹中国经济的发展,孰不知这些名牌大多都是“山寨”品。对于那些花了大价钱,省吃俭用买了奢侈名牌的人,看到连搬运工都穿着与自己同一品牌,同一款式,怎么能不歇斯底里的诅咒和唾骂?
  如今,在零售市场上广泛流行着一句话,叫做山寨也是一门艺术!虽然,设计借鉴在服装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借鉴就没有创新。但赤裸裸的借鉴还是借鉴吗?如果这样的借鉴也叫“山寨”,那些靠“山寨”营运的企业家,在卖给别人“山寨”出来的服饰,而数着花花的钞票也是别人“山寨”出来的时候,还觉得“山寨”是一门艺术吗?(来源:《现代商业》2009年4月 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