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乌人80亿打造“中西部义乌”

2009-12-29李俏红

中国市场 2009年30期

  朱文荣是义乌人,也是伊厦成都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985年到成都经商。朱文荣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建设的成都国际商贸城,建成后将是中西部最大的现代化综合型商业流通中心,总投资80亿元。这是汶川地震后,四川第一批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
  “汶川地震灾害不会影响到这一重大项目的进展。做好工程,将给灾后的四川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和经济秩序树立信心。”朱文荣坚定地说。
  
  仿照义乌小商品城建设
  
  朱文荣说,成都国际商贸城定位为中国中西部商品集散的“超级市场”,仿照义乌小商品城建设,不仅覆盖国内,还要走向国际。随着成都国际商贸城的启动建设,当地政府也将有序地引导日用百货及小商品市场入驻,包括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荷花池日用百货市场、城隍庙电子电器市场等一大批老牌市场将整合外迁至此。
  成都国际商贸城项目占地面积2090亩,总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整个项目分4年4期投资建设。一期市场将按照义乌小商品城的业态进行建设,预计建成后,将拥有商铺1.5万余个,包含47个行业,1900多个大类,是集小商品研发、生产、加工、展示、洽谈、交易与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中西部最大的综合现代化商贸平台。
  “因为成都的荷花池市场、五块石中药材专业市场等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档次不高、管理落后等问题,我们这个市场建成后,那些位于城区中心的市场都将整体搬迁至成都国际商贸城经营。商贸城建设将有力促进成都批发市场的资源整合,促进市场发展。”
  
  余震中一天都没停过工
  
  “80亿元的投资项目在成都安全吗?”这是地震后,一直困惑公司董事会的一个问题。身在成都的朱文荣郑重地说,成都处于平原区,不在地震带,应该是安全的。
  实际上,“5·12”之后,成都国际商贸城的项目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运作,朱文荣和同事们也没有休息过,几乎天天和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碰头,商量项目开工的时间、土地平整的规模、施工准备的进展程度。公司里50多个员工,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之后,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其实,这场地震,还是给商贸城项目带来一些改变。用朱文荣的话说,就是地震让他们把商贸城建得更结实,更安全,“抗震要抗9级的”。
  “商贸城的商铺为单一产权,只出租,不出售。也就是说,商贸城是我们在成都的资产,我们和成都安危与共!”朱文荣表示,这充分说明了义乌商人在成都发展的坚定信念。而这一信念,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浙江企业在成都投资的信心。
  
  为灾区药材找到“出口”
  
  朱文荣带记者走访了建筑工地,一期市场大楼已初具雏形。
  按照规划,一期项目将在明年初建成运行,包括一个中药材市场和日用品市场。对于灾区重建而言,四川灾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将拥有一个现代化的“出口”基地。
  “这是一个会呼吸的中药材市场,市场采用中央空调和专业的通风采光设计。顶层设有20多个12米长、2米宽的消防电动天窗,天气好时,打开天窗,让需要晒制的中药材晒太阳。”朱文荣透露,除了现货交易,市场还将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制作英文版介绍,实现“足不出户接世界订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四川是中药材之库,同时也是藏药销往全国各地的一个重要窗口,所以我们准备将市场打造成全国中药材的培育中心、标准中心、价格中心。比如人参切片,每片多厚、多重,都要制定一个标准。”朱文荣认为中心建成后,市场会成为中国中药材一个标杆。
  “在成都,灾后重建任务很繁重,作为外来投资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灾区人民的生活建设得更美好!”(编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