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价格指数:价格不再“雾里看花”

2009-12-29

中国市场 2009年30期

  6月27日,在海龙电子卖场一层电梯旁,
  “先查价、后购物”的液晶显示屏在这个嘈杂的黄昏显得格外醒目。在记者观望的十五分钟里,不时有消费者来查询想要购买产品的价格。记者亲自体验了一下。网上可以查询数万种商品的畅销价、最高价以及一周以来的价格走势。
  也是在这里,记者认识了将满一岁的中关村价格指数网以及其工作人员。
  长期以来,诚信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关村电子卖场发展的瓶颈。据最早引入中关村价格指数查询系统的海龙电子城介绍,价格指数查询系统正式运行以来,收到的投诉量也急剧下降,从每天超过20起下降到不足5起,下降率大约70%,5月海龙的内部的价格投诉更仅为9起。而此前,根据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所做的行业统计,在卖场方接受的消费者投诉中,将近70%属于价格问题。
  在接下来几天的深入采访中,记者更加了认识了这个公益的价格指数网以及其现存的状态:难题,这恐怕成了中关村价格指数发布以来所遇到的难以绕开的词汇,一方面,它诞生的背景是为了解决一系列的难题,而它从实施到现在确实也为电子卖场解决了不少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它自身的公益性又面临着许多难题。
  
  小曾的实地数据采集
  小曾是中关村价格指数网的采价员,今6月末刚从学校毕业。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拿出了两张采价单,分别为代表品价单和非代表品价单。每张采价单上都详细的把不同类别不同产品的型号列出,每个型号分为“最高价”“畅销价”和“最低价”三栏,
  “非代表品可能是刚刚上市的,也可能是销量不是特别好的。代表品是销量较好,且受大众欢迎的产品。”看到记者满脸疑惑,工作了3个月的小曾熟练的介绍起来。据小曾介绍,采价单分为一周一采(如大型复印机等)和一周五采(更新速度比较快的)。每周涉及采价的各品种型号有1万多种。
  在海龙十层的某一卖数码相机的商铺铺内,小曾到达了他采价的第一个目的地。该商铺的经理石女士接待了他,并且熟练的填起了采价单。
  “由于这家卖的型号比较多,所以填这个单子需要10多分钟,平时5分钟就可以搞定。”小曾表示。说话间,石女士已经把采价单填好。
  “你这儿这周有什么新品吗?”小曾问道。
  “有。”石女士拿出一张乐凯数码相机的新品单,并勾画出这周比较好卖的几款机型和畅销价。
  “我们每款产品要有4个采集点进行报价,你看到得这些型号,我们还要再去采集3家才可以,然后将采集出来的数据经过科学加权计算后,给出的最大限度接近市场实际的报价。”小曾对记者说道,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累,每一家商户都要去介绍价格指数,现在好了,商户比较配合,我的采价工作也越来越熟练了”。
  石女士对记者表示,“作为经销商,让我们交易的价格不得超出指数价格的最高价,这确实限制了我们的某些权利,但对于我们真正想做生意的经销商来说,最大的困扰是来自某些同行不负责任的报低价抢客所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所以我们愿意以牺牲某些权利的代价,配合指数采集,净化市场环境。”
  “只是,可不可以考虑采取电子版的形式,可能有时候采价员过来的时候我们的生意比较忙,电子版大家都比较方便。”最后,石女士表示。
  看来,—个事物的产生,是要在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中前进。
  中关村价格指数项目小组像小曾这样的采价员共有20多个,采集的对象是海龙、鼎好、e世界、科贸四大卖场的420多家诚信经销商。目前商会已经提出了一个倡导,就是超过中关村价格指数最高价,卖场差价返还。海龙电子商城已经开始执行了,其他卖场也在跟进。据中关村价格指数项目小组负责人郭旭介绍,中关村价格指数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单品的报价,分为畅销价(指商品集中成交的价格),最高价(采集的4家商户中所卖出的最高价的加权平均)和最低价。最低价是不公布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经销商获取合理的利润。
  据了解,中关村价格指数网运行以来,卖场方接到的投诉明显下降。取得了顾客和经销商都满意的双赢效果。
  
  价格乱相的背后
  中关村价格指数网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面对记者的提问,郭旭表示,这是由于目前各种混乱的报价局面。媒体价是专业网站报的价格,有的厂商认为其报的也是媒体价格,厂商也在报价,卖场也在报价,每一个价格后边都有不同的利益驱动。IT产品购买有其自身的特点,消费者大部分要在网上查询价格再购买,有的经销商故意在网上报出某款笔记本的低价甚至负价,而当你真的要购买那款产品时,通常根本买不到。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与之联系,伺机推销自己的产品(如上图所示)。据业内人士估算,这种在网上低价引客的至少占经销商数量的50%。
  为了验证郭旭的话,记者7月6日在百度里查询了“ThinkPad X200 74574AC”的报价,显示了179000篇信息,6500元,7199元,6300,最低至6240元,而同日,中关村价格指数网上的报价是“畅销价:¥7128,最高价:¥9750”。
  “消费者即使是花一个正常的价位买的产品,回去在网上查价依然查到的是媒体负价,即认为自己买贵了,依然会投诉,造成的价格投诉居高不下。”郭旭表示。
  为此,中国电子商会和北京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牵头创办了中国价格指数网,2008年8月产生第一期数据,并于同年10月通过了专家论证。
  
  开始时查询台配备了保安
  郭旭表示,最初推出指数的时候最主要担心的还是经销商,因为市场的竞争是自由的,价格的制定卖家是有其自主权的,经销商没有必然的理由要把自己产品的交易价格限定在一个指数价格内。有经销商就曾表示:“我不卖假冒伪劣商品就是诚信,至于卖出多少钱是我业务员的能力。”
  基于以上顾虑,2008年12月刚开始实行时,海龙每层的每个价格查询台都配有两个保安,怕经销商把查询电脑给砸了。果然不出所料,的确有经销商找来了,在网站人员耐心的表示“这是从商家采集出来的真实的信息,要维护诚信市场的环境”后才肯离去,有时甚至要郭旭亲自出马才可摆平。
  但总的来说,价格查询台还是赢得了大部分经销商的支持。郭旭对此的解释是,经销商看到的最高价格肯定是留有利润空间的。工业化带来了标准化,标准化带来了价格透明化,其实目前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也就是1%~3%,而这个最高价至少有10%的利润空间。所以真正想做生意的经销商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大多数的实际交易中,他根本卖不到那个最高价。
  同时,商会发出倡议,对于经营不规范的经销商,一旦一家卖场将其清除,其余几家卖场都不允许其进入,可以重新再注册一个公司入场,但这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经销商的成本还是很大的。
  “指数网发展很快,我没有想到能这么快解决价格投诉这个市场难题。价格指数出来之前,你想象不到那个场面,投诉员一张嘴要对付七八张嘴,各个卖场的投诉员都接待不过来。”郭旭表示,目前该指数数据已被工信部采纳,作为了解市场整体销售情况的重要依据。
  
  公益性难题
  郭旭指出,中关村价格指数网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公益性,它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资助的。而北京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秘书长齐波对此公益网站的界定是,“网站没有为任何一家卖场和商户进行宣传,而且也未从中收取任何的钱,在网站上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广告。而且网站是向公众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进行查询。”
  网站的公益性从本质上与其他乱相的网站报价划清了界限,保证了数据采集和公布的客观性和公正。但同时,公益性的运营也面临着如何可持续性发展的难题。
  采价员主要是在校的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实习生,一天加饭补共48元,这是目前该团队大部分采集员一天的工资,而当记者采访期间,该项目组正在准备搬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为了降低运行成本……
  对于中关村价格指数今后如何持续发展,郭旭表示,价格指数网目前已和搜狐,小熊在线等网站和《中国财经报》进行合作。也正在积极寻求政府方面的支持。同时,寻求与一些商会的联合,想通过此种联合形成一定的盈利模式,来减轻政府扶持的压力。
  至于接下来的打算,郭旭表示,计划在全国推广,目前最有可行性的就是深圳,寻求与深圳华强北的合作。
  如果真合作成功的话,这将成为电子卖场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