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2009-12-29李标进

中国市场 2009年38期

  2009年以来,福建省武夷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按照省、市局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条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力构建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目前,共组织食品安全整治和执法检查17次,出动执法人员180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07台次,检查经营户3856户次,共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违章案件10件,案值1.20万元,罚没款4.81万元,入库3.86万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初显成效。
  
  一、组织《食品安全法》学习培训,为依法监管打好基础
  
  武夷山工商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月”活动。组织《食品安全法》和《条例》学习培训,详细解读《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及主要内容,为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做好准备;开食品经营企业座谈会,让食品经营者了解《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和工商机关的监管职责,熟悉掌握《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经营者应具备的条件和经营者应依法遵守的基本制度,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切实增强食品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行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开展《食品安全法》进农村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在广大农村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切实增强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举行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在食品经营场所或人群聚集地设立《食品安全法》宣传咨询台,通过现场宣传、散发《食品安全法》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教育和宣传,共发放食品安全法手册1000余本,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单1500余份。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武夷山工商局坚持以规范食品监管行为为核心点,严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下发《关于印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工商食字[2009]64号)及《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体系。
  建立领导机制,强力组织保障。武夷山工商局建立了局长亲自挂帅,分管局长靠前指挥,市场合同股牵头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机制。实行段片长责任制。确定工商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基层工商所。与4个基层工商所所长,23个段片长签定了目标责任状,实行了“所管片、片管段、段管人”的责任制管理,增强了监管主动性,监管效果更加明显。
  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武夷山工商局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从严把食品入市关开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章制度。
  
  (1)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在食品市场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工作基础上,我们重点抓了“两个准入”,即: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和商品准入。市场主体准入主要是严把登记审核关,严格食品经营户的前置手续,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商品准入就是要求食品经营者在购进商品时,向批发企业、个体户索要“四证一票”,即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卫生许可证复印件、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复印件和进货发票,保证食品来路合法,并建起登记台帐和档案。同时,做到“五个不得购进”,即对不能提供相应票证的供货商食品不得购进、不标注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的食品不得购进、超过保质期以及变质失效的食品不得购进、不符合《产品质量法》《食品通用标准》等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及外在质量不合格的食品不得购进、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和包装标识的食品不得购进,不准上架出售,并随时接受工商部门的巡回检查。
  
  (2)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为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工作,武夷山工商局要求各工商所认真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市场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和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等项制度。对因工作不落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工商所,取消其评优、评先的资格。
  
  (3)实施社会监督制度。依托现有的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点的网络,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网络。组织站点联络员进行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其担负起食品安全联络员的责任。同时充分发挥12315投诉服务台的作用,拓宽食品安全监督渠道。
  
  三、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执法力度
  
  武夷山工商局针对食品季节性、节日性、区域性消费的特点,全面开展了2009年元旦、春节食品市场、“五一”黄金周、端午节、“六一”儿童节食品市场、添加剂市场以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行动。一是认真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行动。武夷山工商局上下坚持以市场巡查为抓手,以建立农村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以农村食品质量监测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年活动。截止目前,在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6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台次,集中力量检查食品经营户322户次。二是以元旦、春节等节日为重点,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对节日期间销售量较大的食品进行重点检查,依法查处销售“三无”食品、冒牌食品、仿冒食品、过期变质食品以及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劣质食品等违法行为。节日期间,武夷山工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89人次、执法车辆26台次,检查经营户423户次,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户5户,下架销毁问题食品约9l公斤,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8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00元。三是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摸底调查、企业自查自纠整改、集中清理整顿,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60人次,车辆48台次,检查食品单位555户次,确定整治重点地区12个、整治重点单位12个。抽取白酒等13个批次食品送武夷山工商局景区工商所食品安全检查室检测,抽取8批次60个蔬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抽检合格率98%。
  
  四、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巩固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全覆盖、全运行”工作成果,深入推广食品批发企业电子台账软件的管理运用。在2008年推行食品批发经营电子化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电子台账“全覆盖、全运行”工作。截止目前,武夷山工商局共为78户食品批发企业安装了电子台账软件并实行电子打单,倒查辖区内192户食品零售商所进的食品均有相应的电子单据。自开展食品批发经营电子化监管“全覆盖、全运行”工作以来,武夷山工商局共立案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13件,罚没1.5057万元。食品批发经营户电子台账“全覆盖、全运行”的任务,为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推广运用“商管系统”,做好食品批发企业、超市数据直报点数据录入和指导工作。运用“商管系统”单机版开展食杂店巡查,对不落实食品进货台账管理制度的经营户进行查处。目前,武夷山工商局通过“商管系统”共采集上传食品信息数据369条,巡查日志884条,通过“商管系统”发现并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起。
  启用“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食品流通监督管理系统”,实现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根据省、市局相关文件的精神,对基层工商所人员开展了该系统的培训指导工作。今年7月,武夷山工商局已正式启用“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食品流通监督管理系统1.0版”,督促辖区食品批发经营户、总代理企业及生产企业做好备案申请和电子数据的上传工作,工商所进行预包装食品流通备案数据的抽查和审核,每周对小食杂店、集贸市场等食品经销单位进行巡查。目前,运用“备案子系统”受理预包装食品一级批发经营户备案登记1户,运用“巡查子系统”导入零售商数据752条,对122户零售商巡查132次,抽查商品1245个。
  严抓培训指导,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武夷山工商局加强对各工商所及辖区内大型市场、超市负责检测的人员的食品安全检测培训工作,要求各工商所按照市局《关于持续抓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基础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制订了食品检测计划,按照计划对辖区内市场、超市开展抽检工作,并做好检测台账。
  
  五、下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
  
  立足工商职能,以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为目标,以建立行政执法、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监管机制为基础,以规范经营行为、监管食品质量为重点,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努力做到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经营行为规范、商品质量合格。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自觉抵制劣质食品。二是狠抓源头,消除不合格食品。充分运用市场巡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窝点,消除不合格食品。三是进一步完善检测设备、规范检测行为、提高检测水平、发挥检测作用。继续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拓宽检测领域,强化检测力度;继续加大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四是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合作。通过沟通协作,形成执法合力,发挥整合作用。五是加强工商所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充分发挥工商所在维护食品安全中的职能作用,切实把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基层。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严格规范食品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按规定适时通报、公布食品质量监测信息。加强食品经营主体自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放心食品”和“食品放心店”的工作。六是集中开展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开展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安全等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粮食制品、肉类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制品、干制菌品等五大类品种。开展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城乡结合部、农村集市。七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突出抓好制度建设,重点是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食品市场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及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