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彤:青春伴我穿越34国
2009-12-29佚名
伴侣 2009年7期
她被网友评为“央视最有魅力的女主持人”;
她在腾讯的博客没有任何推广,点击率近千万;
作为国际制片人,她用努力敲开了一扇又一扇国门:法国、希腊、埃塞俄比亚、约旦、埃及、墨西哥等34个国家;
她用自己的梦想促进了《世界电影之旅》走出中国,四年制作了上百期电影专题……
我的大学我的电影梦
人们都说,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能实现梦想的人是幸运的。其实王宁彤最早的理想是考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以后去做动物园的管理员,她觉得她的工作应该在动物园里。
但是这样一个“大胆”的梦想一经提出便被爸爸妈妈双双否决。“爸妈想让我学习舞蹈,将来做个舞蹈老师,至少这是能养活自己的职业。”
于是听话的王宁彤就在心底把梦想改成了“舞蹈老师”,踏进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大门,进修民族舞。在北京舞蹈学院,虽然王宁彤很努力,但是她还是看不到在舞蹈学院学习的前景。
最后,舞蹈学院的课没有学完,王宁彤就离开了。这个舞蹈梦也跌跌撞撞地破碎了。
王宁彤又是幸运的:刚刚擦干“舞蹈梦”破碎的眼泪,她就再度把梦想锁定了“电影”,也许与电影的缘分与生俱来,这次她的寻梦之旅显得相当顺利。
虽然王宁彤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了文艺编导的专业之后,在北京电视台做了三年《电影与电影人》的节目,后来又拼尽全力考到英国最早建戏剧系和电影系的BRISTOL大学读完研究生课程,但是真正让她感觉自己“已经是个电影人了”还得从拍摄研究生毕业专题片开始说起。“当时我带着一支十来个人的‘联合国’团队,在英国的港口拍摄一对年龄和文化差异相当大的夫妻,我是制片人。”当制片人让王宁彤第一次知道了钱的重要性,虽然学校也给了一些资金,但是远远不够。“两天的拍摄大家吃什么,喝什么,万一超支钱从哪儿来?这些都是特别现实的问题。”
尽管已经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四处找钱对于王宁彤来说还是第一次。她想尽了办法,最后决定,就在拍摄专题片的港口那一溜儿小店中挨家挨户“化缘”。“我跟他们说我是BRISTOL大学的学生,要拍摄毕业作品,因为资金有限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比如说给我们免费提供一些饭菜什么的。”就这样一口气跑了二十多家店铺,有提供服装的,有提供食物的,还有船商、电影院都被王宁彤说服提供了帮助,她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纪录片片尾感谢的字幕拉了很长很长,都是当时为他们提供过帮助的商家。
“可能我到八十岁还是会有幼稚的一面、好奇的一面。我有一部分智商高度发展起来,但是另一部分智商我希望它永远停留在那儿,我不希望它变得世俗和城府。”——王宁彤
研究生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