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策略
2009-12-28贺军成
贺军成
学校管理虽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管理的核心却都是对人的管理,然而我们都知道人是不可能被控制的,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摆脱“猫捉老鼠”的弊端,从而实现符合人性的精神管理,进而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经营“人心”之管理。下面就谈谈当前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策略。
讲求效率,要事第一
现代管理学认为,时间也是管理的要素之一,能否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好时间是衡量每个管理者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当下,在很多学校,常常会听到许多校长发出这样的感慨:“又忙了一天,也不知道究竟都忙了些什么,时间还是不够用啊!”实际上,只要有效地科学地去管理时间,就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也就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从而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19世纪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这样认为,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这也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学校里要做的事情进行轻重缓急的分类,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1.第一时间办要事
第一时间办要事是指校长对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的紧急的事务要马上处理。例如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研究处理学校的重大事务、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的重大事件等。
时间很容易被切成小碎块,一天的时间表上往往安排着好几件事情。有时候,当你按计划做事时,很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这就需要校长想方设法集中好自己的时间,形成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整块时间。尚未集中时,要尽快推开其他事迅速集中;已经集中时,要当机立断避免其他事干扰,必要时可关门办公,以避免整块时间被逐渐“蚕食”。
2.黄金时间办大事
对校长而言,所谓的黄金时间就是指比较清净、少有人干扰、心情较好、思维比较清晰的一段时间。每个校长要结合自身特点,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睡眠习惯,生活尽可能规律化,以便摸索出自己思维活动的生物钟,找寻出自己思维的黄金时间,从而利用这个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去完成一些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而把相对容易的工作安排到其他时间去做,以提高时间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
3.忙里偷闲办小事
时下,校长的工作若用一个字概括,那肯定是非“忙”莫属。我们所看到的校长不是在忙开会、打电话、定计划、应付检查,就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繁琐事情。这也许是一种难以克服的职业性“顽疾”。因此,当校长一旦发现自己的时间被别人控制时,就需设法变被动为主动,学会忙里偷闲,尽力挤出半个钟头或一个小时的“独处”时间来梳理自己的思维,思考一些问题,检讨一下工作,想想下一步该如何办才能摆脱被动,才能更为有效。
4.零星时间办琐事
所谓零星时间一般指的是那些未构成连续时间段、介于两件事之间的空余时间。而现实中,很多校长常常会不经意间浪费掉这样的零星时间。比如,刚做完手头上一件重要的事,这时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着手做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时间似乎又不够用,于是很多校长便“还是算了,明天再说吧”,接着便在办公室里随便翻弄一些东西,致使时间白白流失掉。其实,校长可以完全充分利用零星时间来解决诸多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琐事,从而为能集中整块时间做大事创造好条件。
慈不掌兵,刚柔相济
常言道,“慈不掌兵”“军令如山倒”“军中无戏言”,这些词语都说明治军之道在于“严”。学校管理也是如此,令行禁止是保证政令畅通的必要前提。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他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约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在落实上下大力气,切实保证学校的决策令行禁止。制度的建立健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制度。一般地,制度的执行要从多方面抓起:一是要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兑现和落实。校长首先要使班子成员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学校的制度就是学校的纪律与法规,从而使大家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自觉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二是要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坚决改变执行制度“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凡是对重大问题自作主张或者有章不循、明知故犯的,都要作为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三是要加强对落实制度的检查指导。学校上层领导要定期检查、通报下层管理人员、师生员工执行制度的情况。要记住:制度决定一切!用制度管理的学校井然有序,必然会形成良好的校风,这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
要把一所学校治理得有条有理,校长除了要记住慈不掌兵之外,还要有人情味,做到刚柔相济。具体内容包括:
1.要切实关心教师学生
把对工作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满足个人需要与达成集体目标结合起来。某学校曾针对教职员工的需要作了一次调查,设计了“教职员工需要调查表”。当该表发到教职工手里后,竟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与反响,许多教师说:“过去领导从不了解我们的需要。现在发的问卷表是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困难以及我们的需要。填了个人需要,即使领导一时解决不了,心里也是热乎乎的。”再如,每年新年来临前夕,某校全体老师都会收到校长的新年贺卡,校长或者在贺卡上留下对老师一年来工作的肯定,或者送出新年的祝福,或者写下对老师的关心……一张小小问卷调查表以及贺年卡都在瞬间温暖了教职员工们的心。
2.要尊重和重视教职员工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被尊重被关注的需要。作为领导如果能尊重下属,重视他们的工作和需要,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也是单位里重要的一员,也是大家庭里的一分子,因而就会有一种归属感,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能量,尽心尽力地为工作付出。但有的领导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有的发号施令,叫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有的主观武断,官僚作风严重;有的尽情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对下属工作的失误不调查研究,动不动就训斥责备。他们把下属的辛勤和努力看作是理所当然,不懂得赞赏和感谢;他们不会考虑下属的感受,不会送上半点关心与问候。作为下属,如果他们不被尊重和重视,则会觉得自己在单位里微不足道,工作可有可无,单位只是他们赚钱糊口的地方,没有主人翁的感觉,因而工作就只是一种应付,也就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
3.多给教职员工参政议政的机会
在实际管理中,校长应把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困难向教职工交底,这样既可让教职工对单位目标有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让他们心中有数,有一种使命感,朝着目标共同努力,从而与领导共同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又可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多想办法、出主意,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否则,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是领导叫干啥就干啥,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处于要我干而不是我要干的状态,积极性和创造性怎能发挥?管理效率又如何提高?
4.多与教师学生沟通
校长应经常参与教师学生的活动,并放下架子,与他们融为一体。在不少单位,有些领导总喜欢摆出一副尊容,不苟言笑,严肃有余,和蔼不足,似乎这样才能保持领导的尊严与权威。殊不知这样一来下属对领导者往往只能是敬而远之,不敢靠近,与之保持着严肃的工作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下去,领导就不可能了解下属和员工思想状况,不可能深入了解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更不可能得到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只有领导者营造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使上下级之间减少敬畏与隔阂,增加亲近与沟通,才能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了解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才能使下属时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保持工作上的干劲与热情。
拈轻若重,细节取胜
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每一个好校长在学校的管理中也会注意处处体现着自己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大到学校各种制度的建设,小到班级、学生的纪律、卫生检查评比,无不处处体现着校长的管理艺术,管理方法不同,其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管理实践证明,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反之,忽视了细节,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乃至想像不到的灾难。许多校长也决不乏经营头脑,缺的就是对“细节”的认真。细节是学校管理的元素,管理需要细节,细节成败事业。“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处处是楷模;管理无空白,时时能育人。”学校管理者只有细致入微地审视自己的管理过程,注意细节、精益求精,才能让学校管理日臻完美,在竞争中取胜。学校的细节管理大致包括:
1.学校全局性的细节管理
一抓职责。把教育、安保、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常规性管理与服务性工作不断地引向深入,做得细致精密。也就是要求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职责、督查措施、奖惩规定,即要让每个人做到牢记职责,尽到职责,对自己负责,对岗位负责,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抓计划。学校每学年或每学期都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来指导各项具体工作,并能对照计划中的内容和要求去一件件完成。抓好计划的“健全、落实”,是实施细节管理的根本任务。
三抓程序。各项工作都要按程序化的要求去做,要把管理程序中的各个细微环节都想到并做好,确保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以减少管理过程中这样那样问题的产生,避免出现阻塞与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管理有程序,办事讲程序,人人懂程序”的良好氛围。
四抓制度。制度健全就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工作也就不会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已干没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事实证明,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很好地执行,其作用也是不大的。为此,应培养一支正直无私、不徇私情、不讲交情的制度执行队伍。
五抓考核。学校工作涉及面广,事情繁杂,为了更好地抓出效果,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制定具体细致、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特别要重视抓好量化考核,并将“定量”与“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优质多酬,劣质少酬,无质不酬”的考核机制,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六抓督查。学校工作任务除了有分工、布置和要求之外,更重要的一环是加强经常性的督查管理。要严格督查各类人员上岗到位情况,解决“出工”的问题;要严肃督查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解决“出力”的问题。做到“谁的事情谁负责,谁的责任谁承担”,并将每个人完成工作任务、岗位职责的优劣进行严明的奖惩。
2.部门局部性的细节管理
一抓处室。处室是学校管理的二级执行机构,处于上传下达的关键地位,对学校实施细节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规模较大的学校,处室的设置数量可适当多一些,从而让细节管理进一步得到落实和保障。本着细节管理的原则,学校要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分项小目标,并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去完成。各处室内部都要致力于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目标。
二抓年级。年级的各项工作都要在“细”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形成“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良好局面。必须明确年级主任是其所在年级方方面面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地制定、修改和完善年级主任、相关管理人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工作职责与要求,并细化到每个人的具体岗位中去,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抓”的可喜局面。
3.班级的细节管理
一抓规范化。众所周知,一个班级只有通过细节的规范,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提高的意识,并养成从一点一滴小事开始,做人做事脚踏实地、不浮躁、不敷衍的习惯。年级要在各个班级内部严格实施量化管理,将日常工作与学生行为表现以分数形式“量化”,并确定专人检查、统计,每周与每月汇总,及时实施奖惩,确保细节管理的力度与针对性。同时要督促各班级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班级的作用,细化分工职责,天天检查反馈,紧盯每个角落,强化监督力度,将细节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二抓人性化。学生之间存在个性上的差异、智能上的多元以及成绩上的梯度。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一个要求对待每个学生,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让成绩好的学得更好,成绩差的也能补上来,让所有学生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使班级管理形成人性化的氛围。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牟平区高陵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