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快递
2009-12-28
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
编号:1434
来源:中国嘉德09秋拍宋元明清书法墨迹
成交价:6832万元
宋克此卷自明清及今,迭经诸家收藏,可谓凿凿可考。在明早中期时,即入商辂之手,有其长跋可证。明中期为汪道昆所得,首尾皆钤有其藏印。清初为周亮工藏,清乾、嘉时人阮元之手。骑缝皆钤其“雷塘庵主”小印。近代归之袁励准,复归张葱玉,后张葱玉以此卷易得蒋谷孙以七千银元购买的元人李息斋《双竹卷),此卷遂入蒋氏手。“文革”中此卷因抄家进上海博物馆,后发还而得以保存至今。张葱玉获此卷后,极为爱重,尚于民国甘三年付上海昌艺社珂罗版影印。付印前特请对宋克颇有研究的于右任为画册作跋。此卷因之得以广为流传。日本《支那墨迹大成》、中国台北(中华文物五千年集刊》、中国内地《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贰)》、(中华文物五千年集刊·法书篇》、(宋仲温草书杜子美诗)皆相继转载介绍,并有研究者撰写专文著录。但由于未见原件,仅凭印本,都误以为于氏的题记是书写于本卷拖尾之上,实是一大疏误。其实细读于右任跋,可以明白他是在民国甘二年八月应张葱玉之请为画册印行而写的,犹如今日画册的(前言》o文稿写就,于右任请擅长章草的王世镗誊写一过,(宋克亦以章草名世)因觉得文稿尚有未妥处,遂与世镗一边商量一边改动,故王世镗誊抄的文稿上有多处涂改圈点处。(这也是决非书写于拖尾的一证,因圈改涂抹是对古迹的大不敬,前辈决无此举)世镗原想再誊一遍,但因病去世。一因出版在即(民国甘三年一月),一为纪念亡友,于右任复在世镗遗墨之后更作一跋。记述其经过并用以付印了。于氏的亲笔题识,只叙与世镗的友情,几乎不涉宋克,犹如今日画册的后记。显见不是题在宋卷之后的。
董其昌行书叶向高撰《龙神感应记》
编号:1453
来源:中国嘉德09秋拍宋元明清书法墨迹
成交价:4480万元
《龙神感应记》,叶向高撰,董其昌书。向高万历、天启问名臣,字进卿,号台山,曾官南京礼部右侍郎,因数次上疏论矿税之害,忤首辅沈一贯,久不得升迁。万历三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次年任首辅,屡陈时政得失,皇帝不能省,遂乞归。天启元年复出,朝士倚之,为魏忠贤所忌,旋罢去。《龙神感应记》乃记其天启元年应召北上途中经历。是年九月,黄河因大雨水位暴涨,清口为淤泥所塞,向高舟不能行,一筹奠展。乡人告以此地龙神极灵,设位祭之,必应所求。向高本不信,无奈之下,姑一试。方祭,一人被神附体,明言次日可行。诘旦,清口果然水涨,舟行甚速,向高以此脱险。遂撰文以记,并请董其昌书之。此卷旧为清宫所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被列为上等,后被溥仪携出,抗战胜利后散落民间。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均有著录,十分珍贵。
乾隆帝行书四屏
编号:5172
尺寸:170cm×30cm×4,镜心,水墨纸本
来源:北京保利Dg秋拍中国古代绘画夜场
成交价:58.24万元
这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所写的瀛台即景诗四屏,乾隆御笔书法,丰腴富贵。出于赵子昂体,浓墨行书,可壮华堂丰彩。据礼亲王昭裢在《啸亭杂录》中记载,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月,乾隆“筑宝月楼于瀛台之南,则随时可以驾幸西苑,而不必如临圆明园。”这是乾隆与香妃相会的地方,在清史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经考,宝月楼建成后,乾隆皇帝书写了这首瀛台即景诗:“凤阁咨安葬禄躬。西华路便趣台通,落成锡宴衣冠侣,待备闲邀松竹丛,楼现祗疑瀛海表,人行都在玉花中,阳和即渐舒条鬯,春祉还思与物同。辛巳新正瀛台即景一律,御笔。”诗中凤阁指的是宝月楼,落成后,乾隆皇帝大喜才有此诗,从此,乾隆与维吾尔族的香妃有了自己的世界。正如一个大臣所写的歌颂诗中所说:“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除了这首诗外。乾隆御制的官窑瓷器都有底部“瀛台静憩轩用”的官款,在今天都已是无价之宝了。
文徵明《溪山清远图》
编号:1537
来源:中国嘉德09秋拍中国古代书画
成交价:1792万元
文徵明画有粗、细二种,粗者继乃师石田复参梅道人,然并不为师法所囿。因所作少,故甚为后世藏者所重。细者得赵孟頫、王蒙遗则而温润文秀过之,虽精谨而不伤于雅。此卷即“细文”,写深林层峦,曲径长河。渔村萧寺等江南景色,皴染细腻,构境邃密,然繁不厌实,细不伤纤,虽水墨而仿佛青绿画法。是其极用心的作品。画于嘉靖辛卯徵明62岁时,卷后有他85岁时的诗题,诗、书、画集于一卷,可称“三绝”。尾有王世贞长跋,称他“生平心诀在焉”,“大是吴中名品”,品评甚为精当。该卷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卷十六,是继王世贞之后的再一次历史认可,十分难得。
元代任仁发《五王醉归图》
编号:Lot815/Sale2728
尺寸:35.5cm×212.5cm,手卷,设色纸本
来源:香港佳士得09秋拍
估价:500万~600万元
任仁发,字子明,号月山道人,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元代著名水利专家和画家,以擅画鞍马著称于世。任仁发年轻时便才华横溢,禀赋非凡,17岁考取举人,历任中宪大夫,浙东宣尉副使等朝廷要职。其一生主要从事水利兴修,曾主持过吴淞江、通惠河,黄河等工程,直到去世前一年才离职返乡,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任仁发政务余暇时爱好诗文书画,擅长毛笔书法,尤精于画人物和鞍马,是唐代画家韩干之后又位以鞍马画著称的绘画大师。其绘画用笔道劲,线条简练,设色典雅,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刻画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所处的环境背景。其作品收藏于俄亥俄州的克里福兰艺术博物馆,肯萨斯城的尼尔森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以及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这些藏品中的人物形象和马匹以及整体绘画风格都非常相似,一致体现出任仁发一贯的简练、生动、秀雅的艺术风格。该作著录于1988年上海出版社出版的《石渠宝芨》续篇《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1卷,1980年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高居翰著的《唐宋元——中国早期书画目录》,1961年克里夫兰艺术馆场刊出版Sherman已Lee,何惠鉴著的《任仁发、三马四士》。
蓝瑛((讲帏桃李图》
编号:5176
尺寸:187cmx50.8cm*12,十二条屏,设色绢本
来源北京保利09秋拍中国古代绘画夜场
成交价:896万元
这是一件新发现蓝瑛的没骨青绿重彩法重要代表作品,作品画成十二屏通景屏,裱成六曲屏风样式,画的是某位文人“讲帏桃李图”,明代人所说的讲帏,就是今天所说的讲堂、课堂之意,如在明代大文人范景文的《(苍雪轩集)序》:“然先生在史馆为一代词臣,在讲帏为千秋正学。”另有佐证,明永乐十八年举人、历任监察御史、江西按察司佥事的文人姚鹏《八景诗》之六《书
院夜诵》:“曾闻夜诵最堪奇,灵爽洋洋如在兹。俨向西河敷教日,浑同东鲁执经时。千秋道脉传薪火,竟夜书声彻讲帏。幻景相承真异迹,斯文馀韵至今遗。”《讲帏桃李图》画的就是文人文柟讲课授徒时的情景。图绘虎林山耸立在雾霭之中,丛树生长茂盛,层层嶙岣的自然山峦与色彩艳丽的湖石形成一道无与伦比的风景,前六屏绘文丰冉徜徉于山林之间,悠闲自在,前面的岩石、山鹿代表着祝寿、福禄之意。后六屏绘文柟端坐于席榻之上,接受众多弟子、女眷们的祝贺,并有白鹤二只寓意祝贺。画中的山石完全用石青、石绿分浓、淡画出。石脚染以赭色,然后以汁绿和花青染出受光的向背面。深淡有度,微见笔痕。树叶亦以浓淡有变的红、黄、青、绿色点成。小草以朱砂笔撇出。而山腰缭绕的云雾,则不同于此前的双勾或留自,而是在用色略加烘染后填以白粉。整体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却又能相互协调,不落俗套。
吴冠中回忆访问印度尼西亚的作品
——《印度尼西亚野生动物园》
编号:0847
尺寸:96cm×179cm,镜心,设色纸本,1995年作
来源:北京保利09秋拍“传家宝”——中国近现代书画
成交价:1288万元
1994年,吴冠中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当年出访北欧五国,访问印度尼西亚并写生。著录于《吴冠中全集)第七卷的两幅印度尼西亚野生动物园作品即是其于1995年忆写之作。丛林密布、昏暗幽深且神秘奠测,是热带雨林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画家根据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访问并写生时的亲身感受,再加以浓缩提炼而创作了这幅充满浪漫的想象力的作品。雨林包容、孕育了万千的生灵,画家则以更宽广的博爱之心将不可能出现的情景融入画幅之中。吴先生曾为此作写道:“体态各异,秉性难移,生命在山野,忘却你、我、他。”
齐白石《贝叶草虫》
编号0598
尺寸:110cm×50cm,1942年作
来源:北京翰海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二
成交价:1680万元
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并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将大量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呈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细入亳微地将贝叶极细密的段段叶筋与草虫丝丝纹脉。在近平原大的体态下完全写真地刻画,在神形并貌地展现中达成极高的艺术再现。
徐悲鸿底稿、范曾补景《六朝诗意图》成交价达985.6万元
编号:0347
尺寸:92cm×176cm,镜心,水墨纸本
来源:北京荣宝09秋拍中国书画三
成交价:985.6万元
该作曾发表于由徐悲鸿纪念馆编,北京出版集团2005年出版的《中国艺坛巨匠——徐悲鸿》第112~113页,该书第124页又将其中的推车汉作了局部放大。整幅作品除中间的驴之外,全部以白描手法写出。此白描骏马通过对鼻、眼、耳、嘴、颈、身、尾、蹄的勾画,比常见的徐悲鸿写意马更显端庄、淡泊和灵动。与其说是一幅尚未完成的底稿,不如说是一幅已经告罄的杰作。虽未写背景,但更突出了主体;虽不乏疏旷,但更为传神:虽未尚华丽,但朴实的线条更显“淡泊”与“练达”。2006年夏天,范曾先生受廖静文先生之邀,有幸亲睹悲鸿先生的这幅佳作,在反复揣摩悲鸿意图和审视原作的前提下,纵情挥毫,补绘出后面的连山,茂壮的松树,以及马蹄所过、驴蹄所触、车轮正行及壮汉踩踏的山路,并补画数笔荆棘野草,更显道路之崎岖。所补画内容与原底稿完美地结合于一起,可谓珠联璧合。与其说是补画,不如说是时隔77年的两代大家神交并密谋而成的一幅佳作,她凝聚了两代大家之精华,淋漓出两位巨匠之绝技,造就成独一无二的旷世奇作。范曾先生补画之后,又在画面左上角信笔写下长题“锦绣少年不知愁,策蹇山林羡骥裘。独驮堪怜人寄世,伤心莫忘此回头”这一千古名句,并注明“岁丙成仲夏,静文先生持悲鸿六朝诗意稿嘱题。江东范曾”。紧随其后又写道:“贡句‘锦绣少年原为‘少年锦绣,谨菇。十翼又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范曾先生为完成这幅杰作,专门刻制了三枚印章,一枚是钤于右上侧的“高山仰止忆悲鸿”长方形白文印,另一枚是钤于左侧下方的“追陪先贤”朱文印。还有一枚则是钤于左上角题识前的“恐修名之不立,唯昭质其未亏”椭圆形朱文印。
日本著名藏家松元重太郎的旧藏——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
编号:Lotl904,sale2731
尺寸:高32.5cm
来源:香港佳士得09秋拍
估价:待询
此器来源显赫,曾分别为日本著名收藏家松元重太郎和松下幸之助所藏。松元重太郎(1844-1913),号双轩庵,明治时期关西著名企业家及艺术品收藏家。他创立日本第百三十银行、南海铁路及山阳铁道。他和儿子松元枩葳一起建立了一批著名的收藏。在1933年双轩庵的拍卖目录中,著名学者上田恭辅对此瓶作出了详细的探讨。他在文章中写道,此瓶为仿古样式,并相信所有茶叶末釉瓶均为仿古青铜器而作。此瓶的釉色偏黑,像是仿青铜器上的铜锈色。传世品中如此深色的茶叶末釉非常罕见,为茶叶末釉瓷中之佳作。传世品中与此瓶相同的茶叶末釉瓶未有所见,唯一一件釉色偏黄的在2008年5月27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1591号。
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编号3312
尺寸:直径39cm
来源北京翰海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清代宫廷御用
成交价8344万元
此瓶造型仿自西亚阿拉伯铜器,又称为“抱月瓶”或“宝月瓶”。明代洪武时期御窑厂开始烧制此器物,有青花器。永乐宣德时期有青花与白釉品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有仿烧,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青花加红彩装饰是明清此器品种之,开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其制作工艺是在烧制好的青花器上,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红彩辅以描绘纹样,低温烘烤而成,在青花的衬托下,矾红彩愈显艳丽夺目,极富装饰效果。
李氏家族的重要漆器收藏——明洪武剔红游归图倭角方盘
编号:L0t1818/Sale2730
尺寸:宽40cm
来源:香港佳士得09秋拍
估价:1000万~1500万港元
此盘原为菲格斯爵士(SirJohnFiggess)旧藏,1973年曾于大英博物馆他私人漆器展览中展出。此盘呈方形,倭角,随形圈足。盘心开光内饰天、地、水三种锦地,上雕楼阁耸立,古树参天,楼阁内两老倚窗对饮,两童子正备茶,一童携琴进阁,门外两人策马奔向楼阁:后有一童子担食盒饮具相随,远处山峦起伏,一对仙鹤于祥云下飞舞。盘内、外壁雕刻牡丹、茶花、菊花和石榴。底髹黑漆,中央填金刻“大明宣德年制”横款,为伪款。此珍罕方盘上的款式颇受各学者的争议。盘底刻有宣德款,模糊间好像还有永乐款,但有部分学者认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