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体行为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09-12-28张兆同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年3期

张兆同

[内容提要]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的行为,但区域创新体系一般都 存在诸如政府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创新资源有限、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中介机构运行不够科学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作用的 发挥,进而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因此,要依据理性人特征,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中的作用;消除创新障碍,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改革培育方式和模式,提高教育培训 机构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提高科研人员成果的创新 性;完善规章制度,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111-06

ば蜓

由于行业的多样性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的区域性特征,立足于区域进行创新能力 的研究获得了普遍共识。而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存在多种表述,Riddel等人认为区域创 新能力是指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产品的潜力[1];赵黎明等人认 为区域创 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2];黄鲁成则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 区域内技 术能力为基础,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 组”在每 年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概念获得了广泛认可,报告中认为,区域创新能力 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是基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 业技术创新、创新环境与管理和创新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具体而言,区域创新能力 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与管理能力和 创新的经济效益状况[4]。本文也采用这一解释。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的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各区域创新能力不算强且差 异较大,定量计算出的总体分值不高并有25个省份处于第四、五个层次。其中,处于第一层 次的上海、北京两地平均分值为52.82分,第二层次的广东、江苏两省平均分值为50.51分, 第三层次的浙江、山东两省平均分值为39.53分,其他省份都在30分以下[4]。因此 ,提升各 地区域创新能力是十分迫切的。当然,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了不少成果,岳鹄等人认为优化 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活动质量的根本前提,政府需要根据区域创新环境情况,采取不同的政 策和措施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5]。党文娟等人认为只有积极进行区域市场 化程度的 推进以及发挥各地政府的创新引导作用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6]。黄晓治 等人研究 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企业创新行为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网络 结构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创新行为的策略选择又会进一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 7]。柴志贤的研究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促 进作 用,但非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8]。李子彪 等人研究 发现重大科技专项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性、系统性、战略性、前瞻 性和共性问题,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9]。陈广汉等人研究后认为,研发支出 对区域创 新能力有明显正向影响,竞争程度或者产业基础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10 ]。王学军等人研究表明区域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11]。

上述研究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思路,但能力都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区域创 新能力的提升需要落实到区域创新体系中相关行为主体的身上,换言之,区域创新能力取决 于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其形成的网络的绩效。对某一区域而言,无论是区域 创新模式和路径的选择,还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各种创新活动;无论是新技术、新知识的产 生,还是其流转与转化,都将依赖于创新活动行为主体。如果对相关创新行为主体特征不了 解、创新动力不产生、障碍不消除,区域创新能力就难以提升。李爽等人虽然提出了“区域 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行为主体的协作共生是区域创新能 力一个增长点”的观点,并提出“要从网络行为主体出发,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完 善网络的运行机制,推进行为主体的功能创新,从而提高整个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功能”的 建议[12],但并未对各创新行为主体和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各行为主体创新 动力的影 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将分析相关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主体作用发挥 的角度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及其与区域ご葱履芰χ间的关系

关于区域创新相关主体也有不同角度的表述,李习保就认为区域创新主体主要包括高等学校 、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并且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程度相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不处于绝 对的主导地位,创新主体的多元化是我国目前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13]。 这一表述 主要是从区域直接创新主体或技术创新主体角度而言的。事实上,区域创新还涉及到其他主 体,张网成等在总结相关研究后就提出技术变迁不再主要由企业独立完成,科研机构和 政府也日益深入地卷入到技术变迁的进程中,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知识创新呈现出所谓 “三重螺旋”的格局,从而导致了创新的“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的转化[14] 。曾小彬 等人也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的过程,就是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信息中介服务机 构、地方政府等四大创新主体在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协同创新的过程。高等院校与 科研机构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地方政府为制度政策创新的主体,信息中介机构为服务创新的 主体,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是区域创新的心脏,为区域创新提供源 源不绝的动力[15]。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应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科研 机构、中介组织。这些区域创新活动相关主体的行为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取 决于各创新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

1.地方政府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对于创新活动与过程的作用,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维护市场秩序,弥补 市场失效等缺陷,创造创新条件与环境,并进行相应的监督、指导与服务,并对区域创新体 系中的科研、开发、投融资、人才培训及其创新服务等支撑体系的建设也都具有直接和间接 的影响。地方政府可以依托区域资源,选择和倡导合适的区域创新策略;可以通过制定相应 的优惠或扶持政策推动企业主体创新活动的开展;通过相应的规章或考核评价等措施,导向 和推动教育培训机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对科研人员的 评价和工资改革,充分发挥区域科研人员的作用,使科研机构成为重要的科研基地和技术源 ;还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相配套 的制度网络和社会环境,以保证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区域企业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企业是区域创新最直接的主体,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具有内生的创新本质。市场经济 的本质就是竞争,而创新是企业形成竞争力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此,企业需要时刻关 注市场变化,依据市场需求,研究、发掘创新思想,积极进行创新活动。事实上,企业的创 新活动还与其他的主体有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弥补自身攻克技术难题的科技力 量的不足;企业和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技能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可以获得创新 活动所需的各种人才;而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得到下降;政府 的监管及其对经济运行质量的要求,也将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明显的驱动作用,如对环境 保护的要求将驱动相关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的要求将驱动企业进行能 源节约的技术创新,等等。

3.区域教育培训机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育培训机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而创新型人才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才保障。区 域教育培训机构分为区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及其相应的社会培训机构,而区域性人才可分 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 承担,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由职业教育及其相应的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区域教育培 训机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受其他主体的影响,政府对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相关政策影响人 才教育的层次、科类及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人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影响人才培养条件进而影 响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活动。企业 对创新活动的重视,会产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而会推动教育培训机构对创新型人才的培 养,同时,企业本身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相应的创新活动使创新型人才通过“干中 学”的方式得到培养。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影响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 因为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

4.区域科研机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区域科研院所、部分高校科研部门组成。 高校的科研主要是以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科技部门的项目为主,而来源于市场和企业的项目 为辅;科研院所的科研更多的是来源于各自相应的所属部门,研究主要在某个相对比较专业 的领域,其创新产出主要是科学论文、技术专利等。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科研机构与其他主体 关系密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与政策、对科研绩效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等影响着科研人 员的科研活动,对各类科研主体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 企业之间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交易又将依托于中介机构进行,完善的中介机构和相应的法律规 范将有助于推动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动。

5.区域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中介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等方面的功能 ,它既可以降低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各主体交流联系的效率,也可以有效配置 和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创新成果的使用都 需要相应的中介机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中介收集创新成果的信息,获取并使用最新创新成 果,也可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以便于进行技术或产品创新。企业还可以通过金融中介、人 才中介等机构获取资本、劳动力等推动创新的资源。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获取市 场创新人才需求信息,并使培养的创新人才获得高效率的配置。而教育中介组织可以对教育 机构的课程、师资、培养方式和模式等进行专业的评估、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 养。科研机构则可以通过科研中介和人才中介机构获取科研信息和创新型人才,满足创新型 活动的需要。而产学研中介组织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等, 可以协调产学研之间的关系,提高产学研组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ぶ魈遄饔梅⒒拥恼习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但现实中存在一些因素, 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1.地方政府受相关因素影响而创新动力不足

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受 当地历史、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地区的文化存在与创新不一致的内涵特征,以及 地区历史和经济形成的不利于创新的基础条件,使得相应地方政府的行政信念、行政道德、 行政习惯、行政思维、行政原则及其行政精神缺乏创新内涵,地方政府创新意识不强,影响 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部分地方政府的职能不清和地方利益驱动下的低效率行为选择,即 不少地区存在政府代替市场和低水平吸引投资及低水平重复研发现象,政府行政干预过度, 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三是创新成果存在外溢现象,即创新成果的 形成与转化的地区不一致、创新投入与收益的地区不一致的现象,当地的科研成果并不在当 地转化成生产力及形成相应的产业和获得经济效益,影响着作为理性人的政府的创新动力, 而存在的市场和行政区域分割特征以及不同区域政府存在的政绩竞争,进一步减弱了政府推 动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2.区域企业受创新资源限制而创新困难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的直接主体,虽具有内生的创新本质,但由于我国区域企业主要是中小企 业,其创新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一是作为创新主导力量的企业家比较缺乏。二是一些企业家 族式管理的存在。这一类企业更多地充满了功利性,缺乏创新战略和创新意识,其决策机制 和用人机制都不利于创新。三是创新费用不足,资金筹集难度大。四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缺 乏。因此,不少企业是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还陷入“引进 —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而即使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仍然有两个原 因影响企业的创新动力,一是创新的风险性。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替代和同类技术产生的 时间越来越短,使中小企业创新风险和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决策。二是创新成果的 外部性,除了部分技术含量高和进入门槛高的行业的企业,其他较易模仿,并以较低价格的 同类产品冲击相关产品市场,企业新产品产生的“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企业创新的投入 与收益出现不对称,导致企业创新积极性下降。

3.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难以满足区域创新需求

教育培训机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培养方式和模式, 还需要企业的直接参与。而目前,一方面,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还没 有明确、体系也没有建立,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缺乏培养创新型 人才的意识、师资、资金和手段,而政府和相关评价考核机构也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创新型 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 由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正的外部性,且由于人才流动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人才流动的 制度约束逐渐消除,企业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随着其能力的增强将有可能流动,使得相关企业 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企业在引进和自己培养两者之间,会更多地选择引进人才,而不是 培养人才,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创新型人才数量增长不足,而使用人才的成本不断增加。这些 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4.区域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不够,科研机构作用发挥有限

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技术来源,其设施先进、力量雄厚,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但目前科研机构创新动力不足。主要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主要以国家和相应政府部门 的资助为主,研究项目主要由相关部门通过一定方式确定,其是否具有创新性受项目来源的 影响。同时,相关科研人员的研究并不是以创新为目标,更多地是为获取科研经费,完成科 研任务,为晋升职称创造条件,创新性和市场化程度都不是科研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 ,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也都没有以成果的创新性作为考核的关键指标,因此,总体而言 ,相关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事实上,这些科研机构尚未认识到自身在区域创新体系中 的地位、角色和重要性。当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还有部分是来自于市场的产学研结合 项目,其成果的创新性及效益显著,但成果的总体数量不多,且在合作中还存在各方的利益 分配、知识产权的归属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研究。

5.中介机构的运营和服务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对区域创新能力支撑作用不大

市场中介机构在各创新主体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作用,但现实中,各地区围绕区域创新 能力建设中介机构的意识并不强,存在的部分中介机构鱼目混珠,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 使市场秩序混乱。目前,教育中介组织和产学研中介组织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存在政府监管 体制不健全、对政府的依赖性强而独立性不够、对自身在市场中的职责不清、行为和运作模 式不规范等问题。已有的科研中介、信息中介、产权交易与成果转化等中介组织存在人员素 质普遍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影响了区域创新体系中主体之间的联系, 使创新体系效率下降,制约了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ぬ嵘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又具有理性人特征, 因此,需要针对创新行为主体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提高行为主体的创新动力,提升 区域创新能力。

1.依据地方政府理性人特征,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具有理性人特征,其行为决策将受其相关目标的影响,因此,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 途径,推动地方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创新考核指标,驱动建立创新 型政府,使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紧紧围绕创新进行行政行为。使之能通 过相应的制度安排,鼓励企业和相关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督促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创 新型人才培养,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与规范,使区域创新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效率更高。同时,要不断改善创新成果转化环境,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及其相关产业的形 成与发展。而各区域政府的共同创新行为也将会消除创新投入与收益不一致带来的负面影响 ,推动各区域创新体系能力的共同提升,从而打破区域政绩竞争形成的创新动力不足的困境 。但政府行为还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政府的职能定位于市场失灵领域,做到政府 职能的到位而不越位。

2.消除相关障碍,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针对企业创新成果的外部性特征和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政府应该通过相关政策制定和制度 安排,推动企业创新步伐。一是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监督和保护,确保技术开发者的正当 权益,使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减少,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二是通过相关补 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创新活动,弥补技术创新活动外部性形成的收益不足。[16] 三是拓宽相 关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实行企业技术开发费用计入成本政策,拓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 资渠道,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四是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中小企业家对创新理论和新技术的 学习,加强对创新方法、手段、途径的了解,提升企业家素质,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实现企 业创新战略管理。五是鼓励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去,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人才 培养实践基地,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质量及其针对性。六是培育地区创新文化,努力形 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

3.以创新型人才为培育目标,改革教育培训机构的人才培育模式和方式

创新型人才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而区域创新型人才又依赖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促 进教育培训机构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并转变教育培训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 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上更加符合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并 注重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从创新型人才所应具有的认知、人格、行为等系统 角度,加强创新教育的体系建设,加快培养大批适应区域创新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同时,教 育培训机构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区域内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并为企业创新活动 提供人力支持。政府也应对企业培养的创新型人才的流动给予一定程度的规范引导,打破创 新型人才培养的“囚徒困境”,减少和避免企业在创新型人才使用上的“搭便车”行为。

4.实施政策驱动,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一技术源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宣传 ,提高科研人员对自身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的认识。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改革对科研 人员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运用相应指标体系评价和考核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并作为考核科研 人员的依据,从而增强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同时,要不断改善科研项目的选择途径和方法, 提高项目的创新性,使科研机构真正成为区域性、行业性的技术创新中心。还要积极探索产 学研结合的有效组织形式,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对中小企业的 技术难题进行共同开发,并通过契约明确各自在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双方的创新投入 与成果收益的分配安排等,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市场化程度,通过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 合作效益、效率和动力。

5.完善和规范规章制度,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

中介组织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因此,要依 据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要求,根据区域实际,完善和规范区域创新体系的中介组织体系,弥 补政府职能的不足。特别是创新成果评价、产权与技术交易、创新人才流动、科技与产学研 等中介组织的完善与规范,以便于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提供平台,降低创新主体之 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政府要完善体制和法规,加强对 中介组织的指导与监督,通过市场准入和评估考核等政策措施,提高中介组织为创新体系服 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建立真正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经营管理独立化、 服务功能多样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行业管理规范化的中介组织体系,发挥中介组织在创新 体系中的作用。

ぷ⑹:

[1]Riddel M, Schwer R K.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 oy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 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 2003, 33(1)

[2]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研管理,2000(2)

[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9

[5]岳鹄,张宗益.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97—2006.当代经济 科学,2008(11)

[6]党文娟,张宗益,康继军.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国软科学 ,2008(3)

[7]黄晓治,曹鑫.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8]柴志贤.工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技术经济,2008(5)

[9]李子彪,王婷,胡宝民.基于重大科技专项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工业技术经 济,2008(1)

[10]陈广汉,蓝宝江.研发支出、竞争程度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经济学家,2007 (3)

[11]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国工业经济,2008(9)

[12]李爽,刘江涛.协作共生: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增长点.中国流通经济,2006(6 )

[13]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管理世界,20 07(12)

[14]张网成,刘畅.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层次与主体问题.经济师,2008(1)

[15]曾小彬,包叶群.试论区域创新主体及其能力体系.国际经贸探索,2008(6)

[16]王红领.影响企业R&D投入的因素分析——来自中国民营制造业的经验数 据.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6)

(责任编辑:张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