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影响因素探析

2009-12-28张德华颜家坤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影响因素

张德华 冯 梁 颜家坤

[内容提要]海洋意识作为人们对海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价值的认识,对国家 和民族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历史证明,有没有海洋意识,海洋意识是否强烈,不仅关系到能 否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而且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安危兴衰。深入探析中国传统中海洋意识 淡薄的原因,是进一步探求增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对策建议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海洋意识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79.08

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经历坎坷,在其发展历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但其中一些是恒定的因素,对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培养 产生着持久影响,它们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特征、政府特性等。

地 理 环 境

地理环境和生存空间是意识形成的舞台和背景。人类居住陆地,因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对陆海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守土重迁,重视陆权;有的向往海洋,重视海权。一个国 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海洋意识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制约作用。

1.国家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是影响海洋意识的恒定因素自古以来,人类活动的历史舞台,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变更和发展是非常缓 慢的,一国的地理环境,除了扩张或被侵占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地理环境通过社会生产以及军事政治来对海洋意识实施影响。地理环境是生产力发展必 不可少的自然条件,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愈是在遥远的古代,人类愈是依赖于 周围的环境,仰仗大自然的赐予来维持生存。在早期,限于生产力水平,农林牧渔自然富源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社会生活资料从陆上获得比从海上获得 更加容易、更加安全。陆地生活条件,国民可以依赖肥沃的土地丰衣足食,国家政府也具备 保持长治久安的自然条件,一般不会舍此求险向海上发展。陆地地理条件恶劣的国家,在陆 地获取生存资源困难的情况下,才会极力向海洋谋求生存所必须的资源。例如古希腊、荷兰 等陆地资源缺少的沿海国家,居民居住在陆上交通不便的沿海地区,既没有可供游牧的草场 ,也没有可供耕作的土地,浩瀚的海洋便成为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来源。而印度、中国等古 文明地区,背负大陆,面向海洋,由于水足地沃,气候适宜,人们很容易通过农耕丰衣足食 ,通过发展陆地农业创造辉煌文明。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下,人们对陆地的认识是根 深蒂固的,而对海洋的认识,显得比较模糊、简单且感性。从国防上看,大陆国家即便濒海 ,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常常来自陆上,国防的重点大多在陆上 方向,海上方向没有必要予以足够关注,若非遭遇自海上方向的进攻与防御压力,其海防意 识就难有大的改变。

2.国家海洋地缘环境具有可变性,对国家海洋意识产生间接影响

“海洋地缘环境”一词的含义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学者程广中认为,地缘环境包括变化 很小的自然地理因素和因世界及周边国家兴衰而产生的变化两部分。[2]楼耀亮将 “地缘政治 环境”概括为“国家的地理位置、疆域、地形、资源、国力、利益关系等因素以及在此基础 上形成的国际政治力量的地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3]。引用这些观点,可将“海 洋地缘环境 ”界定为:在海洋方向,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发展的地理位置、疆域、接壤情况、国力资源 等地缘要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的地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海洋地缘环境 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各地缘关系行为体的地理空间要素(包括行为体内部地理要素及行为体 之间的地理要素);二是各地缘关系行为体的力量对比、地理配置和相互关系。前者是相对 稳定的,后者则是不断变化的。海洋地缘环境的变化,主要源于孤零的“村落”到“地球村 ”的变化导致的战略视野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是实现上述变化的始点和媒介。

在人类历史的最初时期,海洋地缘环境对各国发展走向的影响极为有限,当文 明为人类提供了适于远航的船只后,部分沿海国家的侵略与反侵略,促使一些国家的海洋地 缘环境发生改变,由此也带动海洋意识的相应变化。最初的海洋意识是在海上争霸的斗争中 予以体现的。虽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对“海权”的认识仍停留在 海上争霸的范畴内,还不可能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海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产生,把西方海上强国的战略视野引向了海外“ 新大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在疯狂的海上扩张中,先后建立起横跨数洲的殖民 帝国,取得优势的海洋地缘环境,并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要道,是国家攫取财富的通道和 场所。为了适应一些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突破英国、西班牙等海上强国对海洋的垄断,争取国 家海洋地缘环境优势的需要,雨果•格劳秀斯抛出《海洋自由论》,提出海洋不能成为任何 国家的财产。后来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大肆向海外扩张,确立海洋地缘环境优势 ,并逐步形成了以《海权论》为理论基础,以统治海洋为战略目标的称霸海洋的海洋意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海洋地缘 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催生人们对海洋战略地位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公约》的 制定导致国家海洋战略视野扩大,各沿海国家政府认识到海洋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 要空间,根据自身所处的海洋地缘环境变化积极调整海洋政策,使控制海洋、维护海洋权益 和开发利用海洋逐步成为基本国策,而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提供 了条件。广大沿海发展中国家,奋起反抗少数海洋强国推行的海洋霸权主义,捍卫本国的海 洋权益,又成为《公约》生效的催化剂。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的国际分工、国际协作和国际 相互依存度增加,使国际海洋战略观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海洋本身已成为国际战略 竞争的新高地。

3.中国的地理环境总体上不利于海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面临的海洋地缘环境变迁 则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发展

(1)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海洋意识产生的影响。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淮、江三大水系的中下游流域,即古代的中原地区。这里地理形势独特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总体上构成了一个被高山大海所隔绝的封闭地理环境。[4] 它属于平 原丘陵地域,地处暖温带,气候湿润温暖,土地肥沃,黄河和长江两条大河贯通东西,对农 业和畜牧业发展极为有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得天独厚。在秦汉以后,古代中国的概念得 到了扩大,中国也不单纯是指这块中央平原,但是这种封闭状的环形地理形势却并没得到根 本性的改变:东南濒临大海,西北横亘沙漠,西南耸立高山。

由于地理条件的阻隔,向内地发展比向外发展容易得多,依靠陆地就可以“安土乐业”,因 而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内向性。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农业比牧业和海洋渔业拥有更高劳动生 产率,更容易从自然界得到稳定的食物等物质保障。相对发达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可以满足 中国人的生存需求。使中国人形成了以土地为本的意识。加上长期以来,国家安全的威胁也主要来自北方,中国的古代历史几乎是游牧人和农耕人 争夺中间腹地的征战史。这些来自北部边疆的入侵,都是陆地战争,而这些陆地疆场的战争 成败决定着朝代的兴替、社会的变革、国运的兴衰。[5]这种安土乐业的心理和大 陆思想,使 整个民族形成一种内向型的思维特点,习惯于用已有方式、已知手段,承袭恋旧的认知心理 ,使传统的内陆观念,渗透到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到理论的各个方面,缺乏走向海洋的意识 ,成为严重制约古代中国从海洋走向世界的思想障碍。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有益于形成以 大陆为中心的文化。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也由于受大陆意识的深刻影响,对大陆具有很强的依 赖性,发展具有有限性、防御性。

(2)中国海洋地缘环境特征及其变迁对民族海洋意识的影响。中国海洋地缘环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中国的陆海复合型特征。中国在地理上位居东 亚大陆中心,背及亚洲大陆腹地,面向太平洋。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与14个国家 接壤,2万多千米陆地疆界线,内海和边缘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有11个海上邻 国,拥有通达世界各地的陆海交通。[6]中国具有极强的地缘辐射力和地缘战略优 势,既具有 向陆上发展的天然基础,也具备向海洋进军的优越条件。陆海复合的地理特征,使中国即使 在某一方向遇到巨大压力,但仍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余地。同时,陆海复合的海洋地 缘特征也会给国家战略决策带来难题。在西方殖民者未侵入之前,中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陆上,对海上安全的敏感度远远低于对陆地安全的敏感度,从而使中国在国家安全上一向“ 重陆轻海”。由于陆海同是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又使决策者在面对海上威胁时,要掂量如 何在两个方面合理配置国家战略资源,导致战略选择上的两难。第二,中国半封闭的海洋地 缘特征。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单面向海,且90%以上的岛屿近岸,缺乏战略支撑。中 国与太平洋之间为宽广的南海、东海、黄海等边缘海域,以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及菲律宾群 岛组成的第一岛链和以小笠原群岛、硫磺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组成的第二岛链,阻断了中国 海向大洋的延伸。从北到南,中国与海上邻国间许多相向海域宽度不足400海里。这种半封 闭的海洋地缘格局,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联系,发挥区域性经济、政治合作优 势;另一方面,又容易受到别国来自海上的围堵。中国海周边国家众多,海洋地缘政治矛盾 复杂,一些国家海上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中国联系世界其他地区的大洋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大陆沿海交通容易被切割封锁,而自身海防兵力难以集中。中国还面临许多岛屿主权和 海洋划界争议,不利影响也显而易见。

中国海洋地缘环境从古到今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产生和 发展。首先是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地缘政治安全格局的瓦解。古代中国地缘环境,基本是以 东亚大陆为主体,以黄河、长江流域为核心的两层同心圆结构。内层是陆地接壤的陆上邻国 ,中国同这些国家在政治和安全上的相互作用较为明显而直接。外层是隔海相望的海上邻国 ,如日本、琉球和马来群岛上的一些王国等。中国虽然是陆海复合国家,但政治中心在元朝 以前,长期滞留于内陆地区、黄河中上游,元代之后,才移到东部(南京.北京)。在明代 之前,中国国力远远强盛于周围海上邻国,海上邻国无法给中国造成大的威胁,中国也就以 自己为世界中心,大陆权主义,忽视了海洋和海外,海洋只是作为陆地安全的天然屏障,对 世界的认识也是肤浅的。新航路开辟以后,中国大陆外沿的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欧洲列强 的海上殖民地。这一时期,中国主导的内陆地区,受到大陆外沿群岛地区殖民扩张海洋势力 冲击。中国为了消除西方殖民统治者的影响,明代和清代前期都采取了以“禁海”为核心的 海 防政策。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殖民主义由海到陆的入侵,使中国陆地屏藩相继被剥离,传统 的以大陆为中心的地缘政治安全体系土崩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后直至解放前,以美、英、日海洋霸权国家为主体的多边条约体系的建立,作为 日益衰落的陆上大国,中国遭受着海权和陆权大国的双重夹击。在西方大国的压力面前,中 国不仅无权参与决定自己命运的多边条约体系,反而成为大国争夺的场所和列强交易的牺牲 品。明清的“禁海”政策,实质上是对海洋的一种畏惧心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陆为主 , 立足于防的海洋意识。近代以来,封建王朝的腐朽,中国国力日衰,尤其近海恶邻日本与美 、英等世界列强从海上的侵掠,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更加剧了中国的惧海心理。中 国战略重点也始终处在化解陆地生存危机上,无暇顾及海洋。其次,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 后,是中国陆权应对美国海权的边缘地带之争的完全对抗到中国与外部海洋国家在对抗中合 作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现实威胁,“图存 ”即巩固和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成为国家政治安全战略的重心。美国的国际战略 延伸到整个西太平洋地区,把由海到陆掌控东亚大陆内外“边缘地带”作为目标。[7]利用其强大 的海军力量,不断对濒临西太平洋的一些半岛、岛屿实施军事占领和侵略。中国依托广袤的 陆地,经过不懈努力甚至不惜巨大牺牲,顶住了美国利用海上优势实现从东亚大陆“边缘地 带”由外向内扩张的企图。[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 相继建交,中 苏关系开始改善,中国的重心转移到自身发展上来,中国开始致力于“求富图强”。虽然仍 然受到来自海洋强国的压力,但由于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与外部海洋国家在对抗中寻 求合作。新中国一直受到来自海洋强国的压力,但由于中国海洋地缘环境的改善,中国发展 由“图存”向“ 求富图强”转变,中国的海洋意识产生和发展空间不同。之前,中国与西 方海洋强国完全对抗时期,中国海洋长期面临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受 到严重打击,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海洋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空间受到极大的压制。后来, 中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外需求与合作日益加深,中国向海意识也逐渐增强。

历 史 文 化

将历史文化提到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应有认识。一个国家或 民族海洋意识的强弱,能否以海洋为重,谋求发展,受历史文化影响深刻。

1.历史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意识的特性

西方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海洋文化得到一贯的重视并有着悠久的历史。海洋文化对人们的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意识上。总体上看,西方海洋意识具有以下三个 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欧洲中心论。认为海洋文化是西方的“专利”,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 尽管濒临海洋,但并没有海洋文化。二是强调海权力量的作用。宣称“谁控 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古希腊的狄米斯托克利、美国的马汉),并以这一理论为基 础展开海上争霸、海外扩张和“蓝色圈地运动”,表现出浓烈的殖民心态。[9]三是强调商业利 益至上原则。航海贸易包括海洋探险和航海“新发现”的作用,都是为了扩大世界市场商机 与获得利益,因而促发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和适者生存观念的国际化,并导致西方国家在通过 海洋掠夺开发世界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包括海洋环境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源于西方传统的 海洋文化,使西方海洋意识在观念形态上表现为强势海洋文化心态和海洋文化霸权主义特性 。[10]

中华文明不仅具有内陆文明、农业文明的鲜明特征,而且具有悠久灿烂的海洋文明,并形成 了具有东方文明主流特色的海洋文化。中国独具东方特色的海洋文化,不但影响了东北亚、 东南亚等环中国海文明圈,而且影响了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的文明进程,却又因过多受 制于中国农耕文化、中国封建制文化以及中原主体观念,并在近世以来的国际局势变化、世 界文明冲突和力量对比中走上了封闭性的背海道路,表现为具有海洋经济的从属性、海洋活 动的政治性和海洋发展的内向性特点。

2.海洋在儒家文化中没有合适的地位,这深刻地束缚了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秦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基本上 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在此之后,有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交融,但 都没有从本质上动摇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基础。数千年独尊儒术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支配 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形态。

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中,居 于主导地位的是大陆农业文化,海洋只作为大陆农耕的附属和补充,海洋活动也主要是为了 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强调以农为本、以本(农)抑末(商)思想,排斥商业;发展海洋也 是遵循农业发展的有机论自然观,对海洋的利用主要是“以海为田”,而非“以海为商”。 倡导重义轻利的雅文化,反对唯利是图,反对海洋贸易兴起。中原大陆文化培育出来的“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朝大国思想,导致与海外邦交中坚持怀柔政策,大搞政治性远航。 主张王道、德化,反对帝王之勤远略,观兵域外;社会上以伦理为本,主张“父母在,不远 游,游必有方”;居民喜于安土重迁而不喜冒险犯难,安于保守而怯于开拓等。在儒家思想 的熏 陶下,形成了一种内向性格,严重束缚着向海洋进取心理的生成。在这种文化背景和思想主 导下形成的海洋意识,只能是有限的海洋农业意识,对海洋的认识不可能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

3.民族文化具有可塑性,有利于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培育

民族文化有较强的可塑性。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有利于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培育。当前,中 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 目标,为中国文化指明了建设方向,也为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培育指明了方向,即要建立民族 的、时代的、开放的海洋意识。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继承本民族海洋文化的精华;要立足时代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发展观念,在珍爱传统历史文 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克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思想;要面向世界文明,积极学习和 吸纳世界上先进海洋意识的精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生命力。此外,正确的文化 建设内容和方式有利于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培育。从文化理念上强调海洋文化的全部内涵、 整体功能和民族特色,可以防止一味地自我海洋中心意识,导致新的文化侵略和霸权主义; 防止一味地强调海洋军事大国,导致穷兵黩武;防止一味地强调海洋经济,导致海洋生态环 境和海洋资源被破坏;防止一味地强调海洋科技战略,导致科技伦理的丧失;防止一味地强 调海洋经济指标与效益,导致政府评价体系的偏离和国民的拜金主义;防止一味地强调海洋 文化的地理地域文化属性,导致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对立和分离。

经 济 特 征

社会活动是意识产生的前提,经济又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生产方 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海洋意识有着极大的影响。

1.国家经济是否以海洋为依托,对海洋意识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类活动必须依托陆地,陆地是人类的第一生存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人类的更 多需求通过陆地已无法满足时,就把眼光投向海洋,通过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多的利益 。由此可见,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最基本的是经济利益,其他利 害关系说到底都是为了经济利益服务的。国家民族海洋意识的培育,虽然受到地理因素和传 统观念的影响,但最终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与海洋的关系。

历史上的海洋强国,都是在从海洋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对海洋的热爱, 深化了对海洋的认识,形成了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海洋意识。

2.中国传统经济特征,对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有根本性影响

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一直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 非常明显的经济特征。一是经济生产自给自足。它所使用的生产工具落后,生产规模狭小, 生产力低下,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自己消费,可供交换的商品有限,主要是在很狭小的地域里 进行简单的循环。二是和平自守。这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一个稳定的、安宁 的社会环境与秩序,以个体小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劳作使得人们更多地崇尚和平,厌弃战争 。兴兵作战的根本目的,是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必备的安定环境,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 稳定。三是安土重迁。农民固守土地,起居有定,耕作有时,自给自足,把土地作为生命的 一部分,须臾不可离开。四是重农抑商。中国从神农、黄帝起,尤其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 想之后,农本商末的思想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商业和手工业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处于 从属地位。五是重直接轻长远。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民众养成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务实态度,形成了“重实际轻玄想”的实用意识。

以农为本必然导致重陆轻海的思想意识。这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经济,决定着整个社会面 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长期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养成守旧、盲从、散漫、安土重迁、缺乏效 率观念和民族意识等的不良习惯;[11]形成重农轻商,重土轻洋的价值观念;人们 的思维方式 因循守旧、怕冒风险、不思变革。由这种和平自守的农耕经济派生的民族心理也是防守性、 内向性的。与以商品交换和海外殖民为致富手段的海上民族对外拓展的意向判然有别,还不 能正确理解海洋和国家民族的利害关系。由于内陆意识和守土思想占了统治地位,故虽有显 赫一时的海洋业绩,却仍未能超越陆地上那种有限的思想和行动圈子。历史上涉及海洋经济 政策的改革,如管仲的“官山海”、桑弘羊的“盐铁论”、以及唐宋时期的“市舶司”和历 朝历代颇为辉煌的远洋贸易等,都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整个社会活 动中,经略海洋始终处于配角地位。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过是渔盐之利、舟楫之便罢了。 [12]

3.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海洋意识重塑产生着强大的牵引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使 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度显著增加,海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洋不仅是全球的交通枢纽 ,更是生产原料的重要来源地。海上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海洋经济 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国际货运的90%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1969年世界主要海 洋产业总产值为130亿美元,1999年为6000亿~8000亿美元,2006年为1.6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4%。[13]

中国正从传统的农业国家发展为现代的工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与海外往来日益密切。20 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为21000亿美元,中国境外企业已达1万余家,海外投资超过 600亿美 元。中国经济外向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融为一体。中国发展所需的先进技术、各种原料 、商品出口,都显著依赖于国际市场。海洋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中国进出口贸 易85%以上都依赖于海洋运输。[14]同时,中国海洋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为 国民经济新 的增长点,海洋空间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4 9 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国GDP的10.11%。[15]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要求 中国必须融 入世界经济,加强与海外世界的联系。海洋作为这种联系的纽带,以及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 日益重要的作用,都将极大地促使发展中的中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重塑中华民族海 洋意识。

政 府 特 性

海洋意识的形成并能最终上升到理性地指导国家的海洋活动,受到国家地理环境、经济特征 、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统治阶级在海洋事务上表现出来的政策、立场观点和 意志行为,又会对国家民族的海洋意识产生直接和主导的影响。

1.政府特性对国民海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政府特性主要表现为执政者对于海洋战略地位的认识水准,以及能否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并一以贯之地执行。政府特性决定民族海洋意识形成及发展趋势。政府决策者深刻地认识到 海洋的战略地位,是该国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国家海洋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历史上的海上 强国之所以强大,都是政府(主要是最高统治者)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 制定了合乎时代潮流且符合本国国情的海洋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的结果。[16]政府 所制定的海 洋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会引导人民认识海洋及其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关系,并指导海洋事业 发展,也为海洋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如1868年明治维新时,日本天皇确立了“ 海军建设为第一急务”的方针,[17]全国上下“开拓万里波涛”、“耀皇威于海外 ”形成一股 潮流,使这一岛国具有浓厚的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相反,郑和七下西洋,体现着当时中国 具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航海能力,是强化国民海洋意识的大好时机。然而,封建统治 者全然没有重视郑和的真知灼见,对海洋方面的决策指导失误,不仅使远航缺乏经济动力支 撑,而且连郑和的航海资料也被当作大逆不道“应当毁之,以拔其根”,实难起到增强国民 海洋意识的作用。

政府的政策导向将引领民族海洋意识的发展。马汉曾经指出,在和平时期政府应大力发展人 民的海上活动,以自己特殊的政策不断保证这方面潜力的充分发挥。在国家因海洋走向强盛 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本民族的海洋意识也成为必然。反之,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 以“海禁”政策为指导,实行一系列极为严厉的法令,如规定片板不许下海,汉人不许出洋 ,已经造好的船都要封存,永禁华侨回国,出国的留学生都要全部召回等。这就等于封闭了 人们走向海洋、进一步认识海洋的途径,进一步加固了守土观念,淡化了海洋意识和海权 意识。

政府对海洋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将成为海洋意识不断增强的加速器、动力源。麦哲伦绕过美洲 南端通向亚洲的航行计划,遭到葡萄牙国王的拒绝却得到西班牙支持,才有了后来的麦哲伦 船队开辟环球航路的实践。1853年美国舰队的入侵,使日本统治者猛然醒悟,改变数百年闭 关自守的封建幕府体制,开始重视海洋,积极经略海洋,广泛吸取海外的文化与科技,加大 对海军建设投入,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即建成一支远洋海军,分别击败了中国和俄国, 成为东亚的强国。清朝末年,中国政府对海军力量建设是相当重视的,北洋海军号称远东第 一。可自海军初步成军后,最高决策层没有正确的估量形势,对日本的现实威胁失去警觉, 不作战争准备,把有限的海军军费挪用修建颐和园和三海工程,最终导致北洋海军遭日本的 袭击而全军覆没。政府对海洋事业投入大量的、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予以具体实施, 将不断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18]

2.中国封建政府对海洋问题的“政治性”安排,压抑了国民对海洋的热情

华夏文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一直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国作为一个濒海大国,利 用海洋的历史也十分悠久。郑和下西洋,比西方“地理大发现”几乎早出一个世纪。然而, 中国封建政府把海洋主要置于封建政治范畴,对海洋的认识带有很大的保守性、局限性,缺 乏全面的、长远的经略海洋的战略意识。对外,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渗透关系、朝贡关系 是一种政治性安排。都是以政治外交为主要目的,为的是显示帝国的强大与稳定,追求政治 虚誉,都忽视了海洋经济。对内,中国政府对海洋事务的动机和出发点,都要坚决服务服从 王朝至上,服务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只把开放和闭关作为封建制度自我调节、保护发展 的一种手段。尤其明朝中叶以后,正当欧洲殖民主义列强纷纷东涌之时,中国的统治者着眼 于狭隘的政治利益,担心商业活动,尤其是海上贸易,不像农业生产者被固定于一地,“实 难控制”;担心从商者相对集中地生产活动,容易“啸聚生叛”,危及封建统治政权,遂实 行长期禁绝海市的封闭政策,封锁国人的眼睛与心灵,阻碍人们的活动境界,窒息国家生机 。中国封建时期,政府忽视海洋经济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其把土地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作为国 家统治的基础,视为国家财富的基本来源,不重视海洋资源的获取和拥有。这种对待海洋的 唯政治而无视经济性质的认识与实践,严重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海洋事业的发 展成为无源之水、笼中之鸟,极大地压抑了国民对海洋的热情。

ぷ⑹:

[1]马克思把自然财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作为生活资料的自然财富(如土壤的肥力、鱼 产丰富的水等);第二类是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财富(如水力、矿藏等)。参见: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560

[2]程广中.地缘战略论.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199

[3]楼耀亮.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43

[4]何新在《中国文化新史论》中谈到中原之地时说:“这块平原事实上处在一种近乎封 闭的 地理空间中。在这块大平原的北部和西部,有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吕梁山脉、伏牛山和秦 岭,以及属于大巴山的武当山。在南部则有大别山、武陵山、九嶷山、天目山、南岭、武夷 山脉,直到南海,这些群山巨岭,从北、西、南三面如同屏障和墙垣一样包围着中原。还特 别指出,中原地区面临的只是渤海。见:倪健民,宋宜昌主编.海洋中国(下册).中国国 际广播出版社,1997:1200

[5]何新.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时事出版社,2002:154.157

[6]鞠海龙.中国海上地缘安全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8.文章指出:与中国 陆地接壤的邻国15个。原来的锡金,我国在2003年已经间接承认印度的吞并,在中印双边文 件中称“印度锡金邦”。

[7]倪世雄,潜旭明.中美新地缘互动关系初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

[8]冯梁,段廷志.中国海洋地缘安全特征与新世纪海上安全战略.中国军事科学,2007 (1)

[9]段钢.帝国思维与和谐世界构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6)

[10]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4.5合卷.海洋出版社,2005:58

[11]张岱山,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98

[12]章示平.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105

[13]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海洋出版社,2007:2

[14]王立东.国家海上利益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116.120

[15]国家海洋局.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08

[16]如葡萄牙的亨利王子、英国的伊莉沙白女王、俄罗斯的彼得一世、法国的路易十四、 美 国的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都是因为高度重视海洋以及积极指导本国开发利 用 海洋,建设强大海上力量而使国家走向强盛的。夺取出海口、争夺海上霸权,就是历代俄国 沙皇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条主线。当彼得一世执掌权时,为此制定了一项全面而详尽的战略计 划:西出大西洋,北抵北冰洋,东进太平洋,南下印度洋。俄罗斯的扩张正是以此为轨迹, 才取得了今天世界第一版图大国的地位。日本则自丰臣秀吉时代起,就制定了先侵占朝鲜半 岛和中国台湾,进而占领中国东北地区,而后以此为基地和跳板,吞并全中国、东南亚乃至 整个亚洲,最终称霸世界的海洋发展战略。而美国向太平洋进军,占领夏威夷群岛、菲律宾 、关岛、日本冲绳岛、萨摩亚等海外基地,控制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等海上 战略咽喉要道,逐步走向世界超级大国的宝座,则是以马汉的海权思想为指导的。

[17]丁朝弼.世界近代海军史.海洋出版社,1994:227

[18]冯梁,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 09(1)

(责任编辑:张业亮)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影响因素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新著
季札挂剑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热热闹闹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