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48年的“哑巴”开口说话
2009-12-27余敏
余 敏
早晨5点,杭州的天空刚透出一点光亮,来暖庆就起床了。在滨江区长河街道天官社区这间40平方米不到的平房内,她和78岁老母亲已经住了51个年头。
洗了把脸,她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卫生,“妈,下课不用接。”来暖庆低着头含混地吐出几个字。虽然说得不清楚,但母亲汤凤花已经相当开心。这个女儿患先天性智障,从小失语自闭,一不高兴,就抓着妈妈的头发打。“现在孩子在社区工疗站‘上学,每天听听音乐、作作手工,还能开口说话了。”女儿的变化让汤凤花脸上的皱纹好像都在唱歌:“现在她想吃什么菜,都能和我说了,还能帮我打理点家务,再也没有打过我。”
吃完早饭,头发雪白的母亲领着来暖庆去“上学”啦。工疗站有规定,每天7点半到校,下午4点放学。课程很满,有文化课、课间操、音乐课、手工课……在工疗站接受治疗的智障患者中午还能享受免费午餐。
来暖庆赶到学校后,首先要上文化课,有《三字经》、《千家古训》、简单数学……老师章成富是一名67岁的退休医生,为了带好这群学生,每年都要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进修。
在所有课程中,来暖庆最喜欢的是音乐课。章成富打开DVD机,里面传出了一段唢呐的声音,“吹的迎娶新娘的调子。”来暖庆虽然听不懂,但精神头马上来了。嘴巴笑咧开来,一个劲地和向同桌眨眼睛,还颇有节奏地点点头。
来暖庆的音乐细胞在来工疗站之前基本被埋没了,她表达自己的喜怒情感。只通过“嗷嗷”的叫声。因为“不懂事”,一到外面就给家里惹是生非,汤凤花索性就把女儿关在了房间里。长时间缺乏和外界交流,来暖庆渐渐地丧失了语言能力。
2003年,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长河街道天官社区红十字服务站正式成立,来暖庆成为首批享受康复治疗的智障人员之一。一开始,她还不适应,有时偷懒不来参加治疗,红十字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干脆主动上门去请。
一天,一年……2006年的一天,工疗站里又飘出歌声,工作人员教大家唱《红绿灯》。为了鼓励大家唱起来,每唱一首就奖励一支牙膏。工疗站站长周叶春知道来暖庆喜欢听歌,但想让一个话都不会说的人唱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试了试,“暖庆,别人唱一首,你只要唱一句,就送你一支牙膏。”
她瘪了瘪嘴,努力试了两次,忽然蹦出了两个字:“路、灯”。
这下可把所有工作人员都高兴坏了,不会说话的哑巴居然开口了!周叶春继续用激励地方法诱导她,慢慢地“妈妈”、“谢谢”、“吃饭”等,一个个新词从她嘴里跳出。
“邻居啊邻居,抬头相见关爱相伴;邻居啊邻居,风里雨里一个心愿……”工疗站每天都会飘出希望的歌声,周叶春每天都在期待下一个来暖庆似的奇迹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