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的光华

2009-12-27

同学少年·作文 2009年9期
关键词:人学晋商光华

一流是创新。

二流是模仿。

三流是盲从。

看到拉面馆排长队的不便,日本商人安藤百福大胆创新,发明了方便面;偶然发现煤油能清除污渍,法国家务杂工乔利大胆创新,研制出了干洗剂。他们创新的智慧,让我不禁折服。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宋人学唐诗不像唐诗,明人学唐诗像唐诗。”他以为宋人学唐诗境界高,高就高在那一点“不像”上。

不禁为先生的高见舒眉浅笑。诗庄而词媚,正是因为宋人打破了前人的束缚,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才产生了与唐诗并称“双绝”的宋词。而明人完全模仿古人,“学唐诗像唐诗”,则显得毫无新意。

将“天上宫阙”的唐诗“引渡”到“人间桃花”的宋词,创新的光华熠熠生辉。

创新是一种选择,一种勇气,一种智慧。

有这样一群贫苦的人,他们不甘于困顿,却毫无造反欲望;他们感到拥挤,却不倾轧乡亲同胞;他们不相信不劳而获,却不满足于心血仅浇灌身边的一方热土。于是,他们渐渐将目光投向远方。试图以男子汉的强筋健骨踏出人生求变的第一步,他们的步伐,沉重而响亮。

在变中求变,铸就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机智而不小心眼儿,厚实而不排他,不为蝇头小利而背信弃义。”这便是晋商当时独特的“大商人心态”,他们在中华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晋商神话”。

创新不是盲目地抛弃传统,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不是蛮横,不是绝对,不是极端,而是有辨别的继承、有远见的求变、有理智的提升,是用头脑、用眼光、用胸怀写就的大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

十年浩劫之后,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东方悄然崛起。

是创新为中国带来生机与活力,是创新为中国人民带来希望与温暖。

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当我们沉湎于那些“雷”文化时,思索过它的本质吗?创新需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勇气,在经济形势如此严峻的2009年,中华民族该怎样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创新的光华熠熠生辉,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国家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唯有创新,才能像桃花源中的渔人那样,穿过幽洞后,前方豁然开朗。

历史的烟雨湮没在浩渺中,人们在历史中苍老、隐没,但创新的光华永恒闪耀。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语言质朴、思路流畅、文采飞扬的议论文。文章以“创新的光华”立论,紧扣材料,用钱钟书对于诗词的评说阐述创新的要旨,新颖贴切。“晋商神话”和“改革开放”两个事例有力论证了创新展现的光华,凝重有力。文章开头简洁明快、别具特色;结尾干净利落、意味深长;中间部分谈古论今,深刻而不鼓噪,严谨而不呆板,实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文月评价)

猜你喜欢

人学晋商光华
中国想象力:以自我成就众我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劝学
北人学没
点亮生命的光华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珠翠光华
北人学没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
晋商:互联网助推晋商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