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2009-12-25韩淑勉

新一代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有效性

韩淑勉

摘要:在新课程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有效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为此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00-01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开始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有效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面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少教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此,真正平等的对话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研究教师在互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引领策略已势在必行。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小学课程有效教学的两种方式。

一、小学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

为了在教学活动推进的过程中促进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要形成师生之间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关于互动生成,笔者提出几条建议。

(一)充分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前提

教学预案要求个性极强,包含对教学资源的分析、对学情的了解、对学习条件的掌握、对学习方法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以及对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的把握。预设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精心策划的教学预案就是研究的成果。因此,教师应该在预设上下功夫,不能因为强调生成而忽视预设。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工夫,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成的问题。预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策略,即根据学情分析,估计学生会有哪些疑难,会提出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实施有价值的应对策略,这是预设中生成的生长点。我们的很多工作要做在前面,我们反对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一份优秀的教案,不单单是一份讲演稿,更重要的是一个包括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教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内的课时教学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设置一定的空间,让教学预案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能把每一步都进行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有灵活机智的创造,才会使课程的生成成为可能。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形成师生积极高效的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营造生成的氛围和提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为互动生成营造氛围

新型的师生关系指的是这样一种关系: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交流的最终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师生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信任,构成民主、平等、自由的相互关系;个体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获得了人格与精神上的成长与发展,使得师生关系本身具有了教育意义。一些名师在进行公开示范课时,都很注重利用课前短短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简短、诙谐的课前交流,这其实是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为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氛围。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虽然不可能每次都有课前谈话,但情感的准备也是不容忽视的。课堂教学正确的做法是,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有效地使用好上课前的三分钟,使学生对今天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学习活动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有时很轻松,有时很专注,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和谐的氛围,才可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成。

(二)教师有效的应对是课堂生成的关键

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已经对学生可能有的答案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活生生的一群学生,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因此,面对学生生成的丰富的学生资源,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应对是实现生成课堂的关键。为此教师要让课堂涌现不同的声音,要有渴望意料之外情况发生的开放心态。有了这种开放的心态,教师才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师要及时搜集不同学生的各种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信息作为“互动性资源”,同时,为形成有效互动,要尽可能多地同时呈现学生的基础性资源,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同时呈现的资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的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可以对同时呈现的资源进行比较鉴别、辨析错误,并提炼出正确的和最佳的方案。

总之,在小学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逐步领悟、自行体会、自我选择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空,学会耐心等待,适时恰当地进行调控,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1] 黄爱华.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2] 刘品一.义务教育课标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5.

[3]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4] 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 伍新春,康长运.合作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孙晓天.小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有效性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