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美国极力推动北约东扩的动因
2009-12-25付越超
付越超
摘要: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维护全球霸主地位,建立符合美国理想和价值观的世界成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北约东扩是美国全球战略在欧洲的延伸,美国为达到领导世界、在中东欧推进民主以及遏制俄罗斯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北约东扩极力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美国;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38-02
冷战结束后,北约由于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失去了敌手,面临或解散或改革的命运而些原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为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出于维护白主和独立、争取西方国家援助等多种考虑,纷纷要求加人北约。在美国牵头和积极推动下,北约开始了向东扩展。尽管北约东扩俄罗斯极力抵制和反对,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的决心和行动一直非常坚定。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动因促使了美国极力推动北约东扩:
一、巩固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领导世界
(一)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是由覆盖全球的同盟和联盟所组成的体系来支撑的。把美国和欧洲事务联系起来的是大西洋联盟,大西洋联盟在机构上就体现为北约。北约把欧洲拥有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国家与美国联系起来,使得美国在欧洲事务中也成为一个最主要的参与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同时北约却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如果美国不能给北约赋予新的任务和使命,它就很难再继续作为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因此,美国决心要东扩北约,增加北约成员国,将北约的职能从原来的保障成员国的安全、防范苏联,扩大到维持整个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以此来给北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之继续成为维系大西洋联盟的纽带。
(二)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中东欧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地缘政治真空。这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中东欧国家历史上就是西方列强与俄罗斯争夺的中间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北约东扩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染指这个真空地带,将中东欧国家纳入西方安全体系,使得这些国家在军事和安全问题上积极配合美国的行动。与此同时,美国还可以将中东欧丰富的能源和其他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三)冷战结束以后,西欧国家所面临的最大的军事威胁——苏联不复存在,使得西欧在军事和安全上对于美国的依赖相对减少。西欧国家虽然认为美国领导的北约仍旧是维护欧洲和大西洋安全的主要保障,但却提出在北约框架内加强欧洲防务特性的建设,即加强欧洲盟国在安全防务上的独立行动能力,建立北约的“欧洲支柱”。特别是近年来欧盟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发展,加强了欧洲国家独立处理安全危机的政治意愿和行动能力,使得欧盟对于北约的安全依赖发生了质的变化。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种状况继续发展,并且维持美国在北约的主导地位,积极地介入欧洲事务,维持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和领导核心地位,一直是美政府的奋斗目标。北约东扩,它的成员国必然增多,管辖的范围也会随之增大,其职能也会由以前主要对付苏联的威胁转向对付北约周围地区动荡等新挑战。从而,美国继续充当欧洲安全的保护人,进而可以像冷战期间那样,使其盟国(尤其是法德)难以对自己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因此,北约东扩是美国推行大西洋战略,加强对欧洲的主导地位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索沃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一列重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在战略上和安全上仍旧离不开北约组织,而且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也是西欧国家的共同利益。
二、在中东欧国家推进民主
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冷战的胜利是自由民主制度的胜利,向外输出和促进自由民主成为了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必须发挥领导世界走向自由与民主的作用,把民主外交视为领导四届的一个重要手段。向外传播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即使美国对外战略的最终目的,也是美国试图领导世界的新策略。于是美国通过经济支持等手段对独联体国家的亲西方派进行支持。在这种背景下,进入新世纪后东中欧的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了颜色革命。2000年天鹅绒革命把米洛舍维奇赶下了台,2003年11月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令谢瓦尔·德纳泽总统黯然退场,2004年12月乌克兰新政府在橙色革命中诞生,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又发生了郁金香革命。近几年来,在自由化浪潮中,原来属于俄国势力范围的国家纷纷向美国靠拢。上述国家所发生的颜色革命成为了美国试图将它们吸纳进北约,积极推动北约东扩的前提。
中亚、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是有条件的。凡是想要加入北约的国家,在处理与盟国的各种分歧(包括种族冲突、领土争端、司法争端等)时,都必须采用和平的方式。它们的防务和预算要透明,情报资料要进行交换;每个国家都必须致力于安全与和平。这样,中东欧成员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很小。另外,北约采取的是集体防御原则,只要中东欧国家加入了北约,北约之外的大国慑于北约巨大的军事压力,插手中东欧国家事务的可能性就很小。防止中东欧动荡的目的基本可以达到。同时,北约规定,凡是要加入北约的国家,首先都必须接受民主、自由和法制的原则,与其他成员国同享利益共担风险。此外,北约还规定,准备入约的成员国的防务必须由文官控制,要消除华约烙印、共产主义意识和苏联军事学说,按西方标准改造本国军备,促进国家向民主和市场经济过渡,使其最终走上西方的轨道,加入西方的阵营。
三、遏制俄罗斯
虽然北约及美国也曾多次强调,东扩并不是针对俄罗斯,但其明显的战略目的以及俄罗斯在此问题上的强烈反应都很好地驳斥了这种说法。东欧地区是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北约东扩的首要目的就是把俄罗斯排挤出东欧,再进一步东扩到俄罗斯的领土边界,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以达到遏制俄罗斯的目的。从美国方面来看,把北约势力范围向东扩展到俄罗斯边界,一来可以夺占原苏联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将使俄罗斯永远失去中东欧这一战略屏障;二可以把西方防务的前沿阵地推进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迫使俄罗斯改变其对待西方的强硬态度;三可以确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从而确保美国对整个欧洲防务的主宰,剥夺俄罗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发言权。苏联解体后,对欧洲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华约组织已不存在,如何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是欧洲各国和美国所关切的,北约东扩是其重要手段之一。
俄罗斯独特的地理位造就了俄罗斯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大国情结”在俄罗斯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种崇高的而且须臾不可缺少的观念、思想甚至情怀。东、西罗马帝国相继灭亡之后,莫斯科自诩为“第三罗马”。从那时起,俄罗斯人的心目中,俄罗斯国家形象已经定型:俄罗斯是大国、强国,俄罗斯要比其他国家更强大,俄罗斯人的精神比其他国家高尚,俄罗斯人将拯救世界。冷战时期,苏联在许多国家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组建华约与西方对抗,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然,不论是“帝国转移”理论,还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受其影响最深、最广的当属前苏联势力范围所在地和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这些国家不论从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都深受俄罗斯的影响,即使苏联解体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国家都与俄罗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的思想、价值观在东欧、中亚、高加索等地区的影响力仍然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恐惧和不安。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传统,曾叫嚣从美国手中抢回阿拉斯加、对日本发动核攻击、用放射性废料淹没德国、攻占波罗的海诸国等言论的日里诺夫斯基在俄国内总能保持10%左右的支持率。而执掌俄罗斯8年的普京也是一个标准的民族主义者,只不过不带有极端的标签。近些年来克里姆林宫不断推动军事改革,努力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再加上国内光头党等极端民族主义现象的泛滥,这就使得美国担心俄罗斯民族主义失控的可能。
虽然就目前而言俄罗斯的实力不能与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同日而语,但是无论如何,俄罗斯都是一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大国。在美国看来,俄虽不再是西方的敌人,但其庞大的战略核武器库也是令欧美望而生畏,心不能安,因为俄仍然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摧毁美国和欧洲几十次的国家,何况这样的核武器库被掌握在一个与自己并不同心同德的国家手中,这让仍囿于冷战思维的美国不能不心存警惕。俄罗斯在地缘上拥有世界最为辽阔的国土面积,尤为重要的是,它横跨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先进的军工生产系统,高素质的科技队伍,都在告诉人们,俄的再度崛起并不是遥遥无期。所有这些,都使得美国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惟恐其东山再起恢复在中东欧的优势地位。
综上所诉,北约东扩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产物,是美国借以主导欧洲事务、继续维持并扩大对欧洲控制的工具。美国想通过北约东扩,继续保持并加强与盟国的联系,维持中东欧稳定,向中东欧传播 “民主”,遏制俄罗斯。美国曾经是并且会继续是北约东扩最积极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北约的命运[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4.
[2]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3]冯玉军;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现状及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8).
[4]刘胜湘:冷战后美国北约东扩战略的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 2000,(4).
[5] 郑羽: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1985-1991年苏联、美国与东欧[ 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6).
[6]周平:北约东扩与美国[J].理论月刊, 2005,(9)
[7]布仁:俄美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矛盾表面化[J].现代国际关系,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