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2009-12-25方艳
方 艳
问题意识是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随着研究型教师理念的提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直面教育教学中种种问题的一线教师,这一素养也越发显得重要。然而,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对教学中书本知识的批判那样:间接的书本知识应当作为人们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无法满足需要时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取代了直接经验的地位。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的资料,而他们却往往不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我的提升。许多一线的教师呼吁教育专家给予他们更多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面对各种教学指导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哪一种更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正是问题意识的缺乏。
一、问题意识和基于问题意识的教学
问题意识,即研究者的一切思考和行动要围绕着某一问题进行,避免行为的盲目性。基于问题意识的教学,是一种教师作为行为主体基于自身的经验和兴趣,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改进教学的一种途径。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考、研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基于问题意识改进教学的途径具有以下特点:①指向问题,方向明确。通过观察、思考、对照学习等途径,明确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②基于问题,方式多样。当问题明确以后,通过自身的经验总结、同事之间的合作交流、学校定期的培训学习、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全面和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收集资料;③解决问题,实现提升。在尽可能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讨的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不仅使行为主体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问题,同时也提升了自主研究的能力;④投入实践,螺旋改进。利用一线教师的便利,将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投入实践中检验,不断修正和完善,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自主成长。
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是纷繁复杂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也远不止一个。往往这些问题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教师若能够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小学教师问题意识的养成
(一)中小学教师的群体差异
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后进生问题、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班级管理问题、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一部分教师缺乏问题意识,对如上所提到的问题视而不见,完全听之任之;一部分教师面对过多的问题,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因此感到无望和恐慌,由此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疾病等现象;还有一部分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积极总结思考,找出症结所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熟。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类教师属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型,置身于问题之中,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愿望较弱,专业发展的动机不强,最需要问题意识的培养;第二类的教师,属于焦虑过度型,这类教师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问题意识,但是没有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本身的解决上,而主要是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困难。这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第一类教师更难对待。因为这类教师并不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而是丧失了解决问题的信心。面对这类教师,首先要探明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何在,这也是我们目前教师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学校管理、专家指导等方面,改善教师的外部工作环境、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动机,重建教师应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信心,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愿望;第三类教师,是我们努力培养的一类,中小学教育界的优秀教师,往往都具备这样的素质。
(二)问题意识的养成机制
前面所提到的第三类教师是比较理想的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但是这类教师在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只是一小部分。以下针对第一类和第二类教师提出一些养成问题意识的途径。
1.体察细微,化理念于行动
问题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对于宏观方面,比如作为理念的“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等,这样的理念并没有实际操作性,要在课堂上实施,只能进行更下位的细分。在这一点上,我国中小学界享有盛誉的魏书生老师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民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魏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提到:作业究竟是自己定还是教师统一指定?单元或平时测验是进行还是不进行?作文是互批还是由教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写,还是分开写?这些问题他都会跟学生商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将一个抽象的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重视与学生的对话,于细微处发现问题。这样一种职业敏感性,既有利与问题意识的产生和保持,也是具备问题意识的一个外在表现。
2.热爱学生,献热情于教学
理念是问题来源的一个方面,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讲,问题更多的来源于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每个教师都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梦想,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师,都想找到使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的秘诀。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写的《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中,提到一位非常优秀的美国小学教师讲的一句话:“这是我第38年教五年级,但是,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却是第一回上五年级。”这位教师凭借着着对教学工作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爱学生对教学成功的重要性,并找到了爱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始终保持对教学的激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讲到:“爱之,能毋劳乎;忠焉,能毋诲乎?”爱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差异和教学出现的问题,并致力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许多教学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3.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众多理念,比较核心的一点就是教师能够利用自身的实践优势,发现问题、自主研究、总结反思,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写教学日记。写教学日记是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教师叙事研究的一个有益的材料,从长远来看,教学日记记录了教师的成长轨迹。因此,它不仅仅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且,通过对照比较,能够发现更深层次上的问题,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
4.虚心学习,集思广益
优秀教师除了从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总结中发现问题以外,还从同事之间的交流学习、教育专家的前沿讲座、教育经典的研读中受到有益的启发。许多优秀教师在谈到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中,都会提到同事间的相互学习、专家的点拨指导、教育名著的启发对自我发展的有益促进。从多个渠道获取专业成长的“食粮”,避免信息闭塞造成的故步自封,也是问题意识养成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