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亮丽的新课改风景线

2009-12-25钮伟国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11期
关键词:校本新课改课程

钮伟国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中学在创办之初,课程设置就具有校本特色。她的创办者既以教会学堂的课程为参照,也重视开设好母语中文课程,课程设置堪称中西合璧。上世纪末,新课改的实验为辅仁继承传统,开设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2000年辅仁开发校本课程的实验正式起步。在起步阶段,学校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三年中开设了88门次的微型校本课程;二是编写出版了三辑10本校本教材,其中《从辅仁走向世界的钱锺书》《珍爱太湖水》《明道进德》等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切合本校学生的需要,受到广泛好评;三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三年,从课题的确定、导师的选择、开题、结题报告到考核评价,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校本设课方案。三年的实践,不仅深化了辅仁的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辅仁办学的新特色,也有效地促进了辅仁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为此,2003年之后,辅仁中学继续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并由此而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形成了辅仁的新品牌。

一、全员参与开发校本课程,人人都做开发者

根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增加的选修课课时中,有相当的课时应用以开设校本课程,这对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提出了普遍的要求。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姆·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指出:“后现代主义强调每一个实践者都是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不仅是实施者。”(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23页)新课标的要求与新的课程理论都表明,教师应该也能够参与课程开发。因此,辅仁中学开发校本课程的工作,在起步阶段就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要求各科专任教师每学期申报一门微型课程。在深化开发阶段,学校继续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担任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并每学期都安排开设微型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这项全员参与的要求,促使全体教师进一步地去学习课程理论,并对课程开发进行研究。自2003年以来,学校共开设微型校本课程206门次,参与开课的教师达461人次。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2003年至今学生共组成807个研究小组,担任导师的教师达到807人次。

二、学习课程理论及其他教育科学理论,促进新教育观的确立

开发校本课程不只是开出一些课、编出几本书来,作为新课改的组成部分,它首先体现为一种新的课程观的确立。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时候,教师与课程开发几乎无关;而现在“教师有责任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知识和自己学生的特点,确定校本或班本课程和教学法,拥有课程与教学的最终决策权。”(任长松著,《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第60页)从被动的实施者到最终的决策者,新旧课程观的巨大差异发人深省。而新的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知识观等教育新观念,因此,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其重要前提就是看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否及时转变。再从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来看,要进一步理性地做好选题工作,做好已开设课程的筛选提炼和完善的工作,也需要以新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因此,辅仁中学始终坚持深化教师的教育科学理论学习,以促进教育新观念在教师思想上的真正落户。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向教师推荐阅读书目100种和必读书目5种。必读书目5种为:《后现代课程观》(小威廉姆·多尔著,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石中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走向新课程》(任长松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校本课程开发》(崔允漷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学校规定中层以上干部每人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写一篇学习心得;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在读书活动中,学校干部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每周的干部中心组学习,都安排一人交流读教育理论专著的心得。其中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好的心得文章被编入校刊专辑,在校内外交流。由于长期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在教师中逐步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在无锡市开展的新课改专题读书竞赛活动中,辅仁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三、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层次,推动个人的专业学习与研究,发挥教师个人特长

辅仁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阶段之后,注重提高开发的层次,以促进教师在个人专业学习和研究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学校积极倡导教师在个人感兴趣有特长的专业方向上多作研究,形成个人的特色专长,练就个人绝活。目前,学校在人人开设微型课程的基础上,已开发出近20门初步定型的校本课程,而每一门课程的定型,也意味着开发者在这方面有了比较专门的研究。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一般都是10~12课时的微型课程,而高中新课标所规定的选修课程,应有30到40课时。这个课时的差异,实际上也是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差异。因此,辅仁中学在深化开发阶段,选择开设比较成功的微型课程,要求教师做好加深与拓宽的改造,使之成为比较规范的校本精品课程。学校分步开展这项工作。第一步,要求教师对自己已经开设的课程进行改造,使之适合新课标选修课的要求,并重新申报设课方案。第二步,由学校课程开发小组进行论证筛选,分批选择比较成熟的方案,逐步安排在选修课上施教。第三步,对施教后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并进一步修改完善。这项工作对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的要求相当高,对教师发展的推动力也更大。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学校继续出版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性质的著作。2003年之后学校又新出《〈论语〉新读》《成功轨迹》《中国对联讲稿》等7本校本教材。学校帮助勤于研究又勤于笔耕的教师出书,帮助他们物化研究成果,也就为他们在专业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以老带新、相互学习,在协作开发中共同提高

以小组形式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能促进教师互帮互学的好方法。在辅仁开设的200多门次的课程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一个小组的几位教师共同开设的。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学校还有计划地安排他们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给予具体指导(指导的内容还包括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还总结课程开发比较成功的案例,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以指导教师带青年教师,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这也是校本师训的基本形式。美国教育专家乔伊斯和肖沃斯在其所著的《教师发展——学生成功的基石》中,将“专业共同体成员应该集合在一起,一起学习,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并且分享结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页),列为能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件之一。辅仁的实践也证明,教师组成小组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形成共同探讨、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在专业上共同提高。

在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辅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研究水质保护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参加了国际中学生环保奥赛,荣获铜奖;2005年辅仁在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辅仁编写出版的校本教材在无锡市的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书画印鉴赏》一书还被江南大学采用为教材。辅仁校本课程的开发,推进了新课程改革,推进了辅仁师资队伍的建设,擦亮了学校品牌。可以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化,辅仁的课程将更加多姿多彩,辅仁的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作者单位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潘静波)

猜你喜欢

校本新课改课程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