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充满阳光等
2009-12-23梁栋
梁 栋
我认识一位盲人,自小双目失明,看不到一丝光亮。应该说,他每天都生活在黑暗中,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却每天都乐呵呵的,出口带笑。语多含趣,似乎从来没有犯愁的时候。他每天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同时把愉快的歌声洒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也总是开得很响。我不解地问他,为何如此快乐?他笑着回答:“在我的心中,总有温暖的阳光。”
人生之路并不都是布满阳光的大道,而常常是顺逆相随,鲜花与荆棘相伴。人生旅途中,生活上的失意,事业上的坎坷。人际间的怨嫌。感情上的创伤,谁都会遇到一些。这些挫折常给人很大的打击,带来无穷的烦恼。在现实面前。苦闷也好,烦恼也罢,甚至精神崩溃,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正确的态度是“认命”。承认现实,接受现实。随遇而安,保持乐观情绪,看到事物光明和美好的一面,用顽强的意志驱散烦恼,化解矛盾,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那位盲人,总是那样充满自信和乐观,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总有温暖的阳光”。总有一个美好愉快的心情。
有位哲人说过:“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是延年益寿的妙方之一。”报章上介绍过不少百岁老人,他们中大部分人生活在山野荒僻之地,没有万贯家私,没有朱门绣户,没有香车宝马,没有莼羹鲈脍,只有茅屋土舍,粗茶淡饭,一生栉风沐雨、胼手胝足、汗洒黄土,但时时都快快乐乐,爽爽朗朗,脸上洋溢喜气,心中关爱他人,同子女邻人和睦相处,就在“富贵病”把城里人吓得提心吊胆之时,他们却能安享百岁之福。这些百岁老人的心中无疑充满了阳光。
人的机体离不开朝升暮敛,给大地带来温暖、光明的阳光。人的心灵同样离不开阳光,这个阳光就是精神营养。精神营养就是平和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受挫时不失落,失意时不消沉,畅达时不张狂,冷眼看繁华,平淡对得失,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然而,有些人欲望极盛,整日被官欲、利欲、色欲、贪欲、嗜欲等欲望所迷,并深陷其中。有些人,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发不完的牢骚。说不尽的怪话,经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有些人为工作不如意烦恼,为待遇不公烦恼,为家庭琐事、夫妻生活不和谐而烦恼。其实此时,就需要给这些人的心灵修剪杂枝,让明媚的阳光洒向心里。修剪心灵的杂枝。重要的是一个“放”字。放身自在,在生活中,万般事物但求尽心,尽了心也就能逍遥自在了;放身求乐,不是去纵声色,而是把心态调整到安适的境界,而这个功夫就是“知足”:放开心胸,常抱乐观心态。荣辱成败淡然不惊,恬淡寡欲清静无为,不为世俗之事烦心;放下身架。人生总是高潮低潮交错,哪怕曾经叱咤风云,可能今日也会闲云野鹤:在事业受阻,情感受挫,生活不顺心、不如意面前,应坦然面对现实,不急不躁,不忧不怒,不气不馁,无怨无悔。只有这种成熟冷静的睿智,才能像阳光一样照亮你的人生。
“知足”才能“富足”
王延群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往下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冲刷出一个鸡蛋大小的浅坑。奇异的是,山泉不知从哪儿冲来黄澄澄的金砂,填满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山泉水,发现了泉水中闪闪的金砂。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从此,老汉不再翻山越岭砍柴,不再受苦受累。过个十天半月的,他就来取一次金砂,不用说,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人们都感到蹊跷,不知老汉交上了啥财运。老汉对这天大的秘密守口如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老汉的儿子跟踪窥视,终于发现了秘密。他在认真看了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还有浅浅的小坑后,埋怨爹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于是,儿子向爹建议,拓宽石缝,扩大山泉,不是能冲来更多的金砂吗?老汉想了想,对啊!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说干就干,父子俩很快就把窄窄的石缝凿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好几倍,又凿大凿深了坑。父子俩想到今后能获得很多的金砂,高兴得抱成一团。但是,父子俩天天跑来看,却天天失望:金砂消失得无影无踪。父子俩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里去了呢?水流大了,金砂还会沉淀下来吗,贪婪的父子俩连原来的金砂也失去了。
当一个人过于贪心时,幸运之神就不再光顾他了。因此,人要学会知足,放下贪婪。
古语云:“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我们讲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更不是让人盲目乐观。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它,贪欲只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麻烦。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希望获得不义之财是遭受祸害的开始。”人若不学会知足与珍惜,终究会为自己所害,“想要得到更多”的念头,只会不断地折磨我们:对生活现状的种种不满,轻易地将快乐的心掩盖了,每天只剩下沮丧和埋怨。
古人云:“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满足的人,永远会觉得满足的快乐。只有学会知足与珍惜,才能发现心中的快乐,远离沮丧和埋怨。你或许是平凡的,但你不一定不幸福。你的财富往往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只要你拥有一颗知足的心。美国作家埃默森说过:“贫穷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正因为你自觉穷,所以不能富足。”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说服自己,学会知足和珍惜所有。纵使穷尽一生的气力,也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富足”的人。
善于知足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种珍贵的心灵财富,是一种化烦恼为喜悦、化阴霾为阳光的精神法宝。保持知足的心境,就没有烦恼,没有不满,没有牢骚,没有抱怨,没有奢望。时时生活在满足中,焉有不益寿延年之理!知足使人幸福、健康、长寿。让我们与知足同行,快乐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