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凸显新中国六十年的传奇
2009-12-23中新
中 新
经济增长贡献率世界首位、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国、钢产量创世界之最……盘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个个辉煌的数字,纷繁入眼。
60年沧桑巨变、60年波澜壮阔。许许多多的变迁,向世人昭示: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着新的生活。
国家统计局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来临之际,用六大指标凸显了中国经济不寻常的变化。
综合国力实现了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统计显示,1952年,中国GDP只有679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只占1.8%;而到2008年,一举突破30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当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1952年全年总量。
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人均GDP比1952年增长32.4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000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商品和服务实现了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2871万吨,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以每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计算,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至1万亿斤8个台阶,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基本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能源方面,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油、发电量均居世界二十多位;如今,钢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2008年,第一产业由1952年的51%下降为11.3%,第二产业由20.8%上升为48.6%,第三产业则由28.2%大幅上升至40.1%。
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镇化水平为45.68%,比解放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了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暂不说把“贫油”“缺电”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仅高速公路总长度超6万公里、移动电话用户逾6亿户,就足以说明此中变化之大。
翻开中国公路交通地图,横贯全国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在中国大地上。到2008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73万公里,全国99.24%的乡镇和92.86%的建制村通了公路;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民航拥有1254架飞机,经营着1532条定期航班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亿吨大港达到16个。
对外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60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贸易大国地位日趋稳固。简而言之,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1979至200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一组数据反映出这个曾经长期闭关锁国国家发生的巨变:1959年我国进出口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50年的0.9%上升至2008年的8.86%,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
到去年底,我国亿吨大港达到16个,7个大陆港口进入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位,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我国已发展成世界港口大国、航运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我国港口去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0.22亿吨,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是1949年的700倍。
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百元,提高到2008年的15000余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去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人均由1952年的1.6元增加到16000多元。
中国经济60之变的数据、事例,不胜枚举。当然,用温家宝总理“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的算法,中国还远没有自大自满的资格。要真正做到天人和谐、全面小康,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