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的藤甲军果真刀枪不入?
2009-12-23
据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的李斌博士介绍,在军事博物馆的古代兵器展厅里,各种样式、各种材质的盔甲也不在少数,而全身披挂的藤制铠甲却从未见过。史书中七擒孟获这段历史在学术界还存有争议,并且军博收藏的最早的藤制盾牌也只能追溯到明代,和三国相差1000多年。
于是,记者决定走访一些历史和考古学家,希望能找到关于三国时期藤甲的记载和证据……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看到视频资料后告诉记者,假如诸葛亮当年真的和孟获的藤甲兵打过一仗,那他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诸葛亮早四五百年的秦始皇就差点儿被藤甲兵拖死。
史料记载:秦军南征的五年里,曾经连续三年日夜不停地打游击战,军中规定三年不得卸甲。而士兵穿着的铁甲很难适应广西贵州一带的酷热商温,不少人因中暑而倒下。但岭南的少数民族,却穿着轻便透气的藤甲与秦军周旋在深山老林中。
记者随后去了贵州省安顺市的歪寨村,村里的老人回忆说,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的人上山打猎为了防止虎狼偷袭,还都穿戴藤制护具,看来这些看似纤细脆弱的野生青藤,确实具有神奇的防御能力。那么,是什么手段让它们成为令蜀军胆寒的铜墙铁壁呢?
在村民家中我们见到了编织藤甲所用的表面粗糙、韧性也不太好的藤。
村民编织藤甲的方法和编筐是一样的原理。而编织藤甲最关键的则是大小尺寸的把握,因为尺寸小了,防护性将大打折扣;但只要稍微大一点,士兵腿脚将不能弯曲,寸步难行。
手艺纯熟的村民两个星期就能编织一套由头盔、护肩、护胸、护臂、围裙所组成的藤甲。但村民讲,他们的祖先是决不可能穿着这样一套新编的藤甲上战场的。
藤甲编好后,要放置一段时间,并把桐油刷在藤甲上,这样做能防腐并增加藤甲的韧性。由于浸泡过桐油的藤条韧性很大,能将多支弩箭卡在藤条问。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桐油能使藤甲的韧性增加,挡住了弩箭,但一遇到火,便会猛烈燃烧起来。诸葛亮正是在仔细研究了这种盔甲之后,才想出了破敌之策。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致命缺陷,才导致了藤甲在古代战场上的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