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艺术对动画造型的影响
2009-12-23冯璐菲
冯璐菲
综观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从最早的动画长篇《铁扇公主》,到上世纪60年代轰动世界的《大闹天宫》,再到中国第一部木偶动画片《皇帝梦》,凡是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中国动画片,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在材料形式上,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民间风格的特征。《哪吒闹海》、《天书奇谈》等长篇动画电影,无论在造型设计还是动作设计上,无不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民间美术造型,从敦煌画到民间木版年画,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到音乐和表演。戏曲动画就是以动画的形式来演绎戏曲的故事情节,将戏曲艺术的精髓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吸取戏曲造型的艺术特点,包括可舞性,装饰性,程式性等。同时汲取民间美术的精华,从中国民间剪纸,泥木玩具的材料特性中获取灵感创作,比如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渔童》,《济公斗蟋蟀》,木偶片《半夜鸡叫》、《曹冲称象》、《崂山道士》等。由此可见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造型独特、材料丰富的民间美术对中国动画片造型与创作的巨大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戏曲人物的造型特征
(一)戏曲的化装——脸谱的特点。
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它既是性格化的,又是图案式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行。一般来说,被称为“俊扮”角色多为“生”或“旦”, 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 “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 “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二)戏曲服装的艺术特点。
戏曲的特点是并不照搬生活中的原貌,因此戏曲的服装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生活里的服装样式,它是以古代日常生活的服装为基础,经过艺术家的提炼,概括,美化,装饰,形成了一整套类型化,或者说程式化的专用服装。它的概括能力比较强,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因此戏曲服装并不受时代的限制,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可以穿这套服装。戏曲服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多服装的样式,由于夸张和美化,都在生活原貌的基础上改变了形状,例如玉带,古代的玉带是紧紧贴在官员礼服外面,而京剧中的玉带是松松大大的,起着舞蹈工具的作用。
戏曲服装的美学观点,设计原则要求能让舞台动作复杂化,加大舞蹈动作的幅度,延伸舞蹈动作内涵意义。
(三)戏曲表演的夸张化,程式化,舞蹈化。
夸张化从表面来看是变了形的生活形象,但是这些夸张化的虚拟手法,经过抒情性的艺术处理,展现出卓越的技巧,充分完美的表现出来;程式化是把生活中的一些动作,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进行提炼,概括,美化,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受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舞台上用唱念做打等一系列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像京剧里的走边,起霸,耍下场等。除了表演以外,京剧的服装,化装,行当以及音乐的版式等等,都是程式化了的东西;舞蹈化是个比较突出的重点,概括地说,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化,美化,比如舞台上的旦角跑圆场,她跑起来的时候,脚下一般不是迈大步,而是跑小碎步,跑起来像一阵风,简直看不出两只脚在挪动,这样才符合标准,才美。
二、戏曲艺术对动画角色的影响
(一)多变的戏曲动画造型:
在戏曲艺术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它主要通过脸谱、服饰以及动作的程式性来传达,比如不同的扮相表达不同的角色和人物性格。动画中的人物是根据剧情创作来设计,人物特点明确,十分适合采用戏曲中的元素,拿戏曲脸谱来说,最早出现的是丑角脸谱,其谱式特点是在面部中心画一白斑,或两个黑眼圈,带有滑稽、敏捷的性格特点。在创作动画造型上,可以进一步的夸张,结合角色个性以及外貌特征,充分体现人物机灵,多变的性格特点(图1,2,3,4)。
在民族传统艺术中,向来把“写神”表现为塑造形象的最高境界,古人把造型的创作方法概括为、“阴察,默识,传神,写心”等四个方面,就是如何观察”“神”和表现“神”的问题,只有在充分认识角色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具体到头部造型:一是头部体型,二是颜面形状,三是五官特征。中国的传统肖像画不用解剖学,全凭视觉的直接把握,动画中,也需要抓住最能体现对象特征的地方进行重点塑造,身段和动作也是“传神”表现中必不可少的。
动画造型的塑造,主要通过对头部、身段和动作设计来完成,在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中,向来把握人的内在精神,而戏曲中的程式性也重在表现人物的深层涵义,对形象设计高度概括。以简单通俗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状态,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人物造型设计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图5,6,7),它在继承传统绘画人物造型的同时,借鉴了戏曲脸谱艺术,创造出写意性和装饰性的艺术风貌,孙悟空的造型,在把握桃形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作了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在脸部造型上抓住了人物有特色的猴嘴展开塑造,作者用传统人物的画法将嘴部概括为四根线条,脸部的固有结构和起伏完全依靠几根简练的线条来表现,再配以程式性戏曲动作,孙悟空形象就活灵活性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赋有戏曲特色的运动方式:
戏曲人物造型的一个特点是程式性,在表演上的各种行当以及唱、念、做、打都具有戏曲所特有的程式性,它是与生活中的自然形态远一些的艺术,所以加工美化较多,形式感较强,在舞台上,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十分明显、严谨。一招一势,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但是在动画创作中,就不能生拉硬搬真人的动作,戏曲动作应与动画的运动方式相结合,将戏曲程式化动作运用到动画的运动规律之中,并且符合于动画的艺术语言及表现方式。例如在《敬德出山》中,由于造型的限制,角色不能像原戏中的动作那样流畅简洁,这时就需要用夸张的手段表现出来,将三维模型变形,在适当的动作上拉伸,产生赋有弹性的效果,或利用泥塑材质的特点,泥胚相互融合而产生粘连的效果。如果采用不同的民间艺术造型,如皮影,木偶,剪纸,将他们独特的运动方式与戏曲动作结合,会创造出更多新奇有趣的动作。
(三)戏曲色彩在动画中的应用:
在戏曲中脸谱、服饰等颜色鲜艳、单纯、华丽,纹样复杂,赋有代表性,一方面这是受舞台表演的局限,另一方面鲜亮的颜色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角色位置,京剧中脸谱的颜色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元素了,红色表示忠勇,如《单刀会》中的关羽,白脸表示奸诈,如《群英会》中的曹操,黑色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如《秦香莲》中的包拯,蓝色表示刚强,骁勇,有心计,如《连环套》中的窦尔敦等等。例如《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造型分别吸取了以戏曲和民间色彩结合的方式,根据情节色彩变化丰富多彩,给人一种强烈饱满的视觉效果。
三、结合毕业设计解读戏曲动画的造型特征
《敬德出山》这部六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改编自原戏《敬德装疯》,本片主要讲述唐朝时期,西辽犯界,程咬金应朝廷委派到织田庄请曾经被贬元帅尉迟敬德回朝挂帅,没想到尉迟敬德有病缠身,但考虑到国家安危,坚持挺身而出,带病出征,为国家解围。
这部短片采用了二维和三维结合的方式,人物造型模仿了中国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征,由于民间玩具的制作大都是“因地制宜”,所以具有地方性,造型和色彩一般来讲比较简练概括。山东高密和陕西凤翔泥玩具造型粗壮笨拙,在色彩上以玫瑰红,绿,黄,墨线勾画,勾画在以白色为底的泥坯上,色彩挥洒自如,带有写意的韵味。(图8,9,10)
短片中的造型风格多以采用这种形式来塑造,加以动画造型的夸张,结合戏曲中的程式性动作,用泥人的样式来演绎戏曲之风,使造型浊而不钝。三维模型中,五个人物的比例各不相同,其中,核心人物老将敬德的细节刻画更多一些,体型相对来说比较匀称,魁梧,颜色相对而言最贴近泥人的特点,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在脸部的细节刻画上,以黑线略加大笔触的腮部色块,着重表现敬德坚韧不屈的性格。将戏曲脸谱概括的特点融入到泥人的面部塑造当中,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图11,12,13)
与他对场戏最多的程咬金则充当丑角的行当,在原戏中,程咬金有丑行和净行两个版本,但由于考虑丑角在三维中更能表现出动画的趣味性,所以程咬金就设定成矮粗胖的特点,使之于主角敬德有着整体的对比,相对于敬德沉着刚毅的性格,程则更多体现憨态可掬的趣味性,在整个戏中,他可以使观众产生愉快的气氛,调节由于短片题材的限制而带来的枯燥感。(图14,15,16)
尉迟女、中军以及小兵三个角色也分别采用大块颜色,黑线条钩边的造型方式,由于出场次数较少,为了不产生跳跃的视觉冲突,人物造型相对较朴素。尉迟女在短片中的旦角地位,决定了她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小,造型上向恬静方面塑造,服装上以翠绿着色,也突出了敬德和程咬金的主角地位。(图17,18)
在二维人物设定中,造型的轮廓与颜色与三维模型没有太大差别,而是突出表现线条的动感和色块的不规则性,晕染效果的黑色线条略微带有水墨效果。(图19,20)
在整部短片的动作设定上,二维和三维部分各有不同,在三维片段中,各个角色在戏曲程式性动作的基础上,夸张了动作幅度,这也是模型的限制,同时,利用三维的表现特点,在动作展开和拉回的瞬间进行拉伸或压缩的变形,从而产生弹性的效果,使泥人活起来,而不是单一的模仿戏曲程式性动作。闪回部分的二维中,动作也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其中打斗部分比较明显。
结 语
我国民间美术给动画创作不仅带来形式上的多样化,还在创作上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戏曲动画创作者应深入民间发掘题材,可以把想象到的都表现出来,这种意念化的造型观对戏曲动画有很大的帮助。作为新生代的创作者,应该重视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有表现力的造型语言,如何将民间艺术形象具体化,需要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
参考书目
《戏曲美学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9。
吴同宾《京剧知识手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1。
佟婷《动画艺术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
贾否,陆盛章《动画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