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
2009-12-22
情感与理智,是生活中一对最常见的矛盾,也是为人津津乐道却又纠结不清的永恒话题。
在情感面前,有理跟无理可以混淆界限,是非曲直也失去了标准,特别是家庭内部,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当然,家庭内部情感至上、置道理于不顾的做法,有时候也会外化,延展成社会现象,如裙带关系、包庇纵容等。
反过来,除家庭内部可调和的问题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的评判标准还是各种公认的规范和道理(如法律、道德等),而非个人情感。即便再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境地,还是要靠理来解决问题。
在投资理财领域,情与理同样是最难处理的关系。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和收入最大化,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毕竟人都是有情感的,有时候就难免情感用事,不顾经济法则,或是过分看重收益,无视风险,最终落进温柔的陷阱。
子女教育投资,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因为父母注入太多的爱,并赋予孩子太重的使命,如“生命的延续”、“自己未完成的心愿由下一代来实现”等,所以花在子女身上的钱不计其数,甚而让整个家庭背上沉重的包袱。因为父爱、母爱是最无私的,不计成本,不求回报,所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不考虑回报,似乎只要投入大,自然会产出高。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小朋友们在不同的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把星期天变成星期七的场景,各家都竞相把孩子送到国外“镀金”。(详见封面文章《望子成龙理财先行》)
煽情,不光是电视剧提高收视率的常用招数,而且在证券市场上也较为常用。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借某个话题(像甲型H1N1流感对医药企业的影响等)大讲故事,为某家上市公司虚构出一个业绩提升的光辉前景,从而调动起众多投资者的热情,盲目跟风代替理性判断。于是,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的冲动埋单。哪些行业容易出现“故事大王”?哪些行业又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呢?(详见《警惕“爱讲故事”的行业》)
再如近来吸引无数目光的IPO重启,各种说法充斥报端,有带着感情色彩的前景预期,也有冷静的理性分析。IPO重启真的如同狼来了,圈钱者纷至沓来,依然只顾自家钱包,哪管投资者死活,这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还是说,新股发行机制完善后的IPO重启,普通投资者参与起来更公平,也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便宜股票?(详见《IPO重启》)
理财讲求的是理性、理智,执行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是,由于是人在理财,其间又难免掺杂上情感因素,或跑得更快,或偏离轨道。如何把握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平衡,可以说也是理财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