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斗“哭”
2009-12-21夏艳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09年11期
夏 艳
由于工作忙,女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然而没过多久,我们发现女儿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便大声哭起来,爷爷奶奶一看孙女哭便有求必应。虽和父母强调多次,但是他们还是听不得女儿的哭声,这样下去可真不得了。为此,我们再忙也把女儿接回来住。刚回来,女儿便向我们故伎重演:要拿剪刀当玩具,我拒绝了她这个要求,并讲明理由。她却往地下一坐,哭闹起来。这可怎么行?我和丈夫故意不理睬她,丈夫看报,我把她轻轻放到床上,“嘱咐”一句:“你慢慢哭啊。”女儿被激怒了,哭声更加响亮起来。3分钟过去了,大家还是各干各的。我甚至打开录音机,听起轻音乐。5分钟后,哭声变得凄切起来。丈夫悄声问我:“女儿都要翻白眼了,会不会出事?”我狠了狠心:“这是在较劲,一定要挺住!”大家的心都已悬在半空中。10分钟过去了,哭声转弱。女儿一边干嚎,一边观察四周:大家仍然该干嘛干嘛。15分钟后,哭声停了。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算了,不哭了,你们都不理我。”我们终于长吁一口气。从此以后,她有想哭闹的意思时,我们就提醒“还记得你要剪刀的事情不?一场危机就烟消云散了。家长能够长时间在孩子的哭声中做到“不动声色”,也是挺不简单的(一般当妈妈的就更难做到这一点)。但这一“忍耐”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的效果是显著的。父母要有父母的原则,一哭二闹三哀嚎,相信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如果想要摆脱这种“被孩子威胁”的局面,父母就必须立下规矩,不能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置哭声于不理,不是惩罚而是理智的爱。早期教育用一公斤的气力等于后期教育用一吨的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