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走出去”
2009-12-21洪红
洪 红
在奥巴马于9月11日作出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的几个小时后,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即表态:中国政府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和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13日,中国商务部决定,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14日,中国正式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
WTO现行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以关贸总协定40多年争端解决实践为基础、经过发展和创新而确立的,是成员之间处理贸易纠纷的途径之一。WTO成立以来,争端解决机制是WTO中最活跃、最繁忙的机构。截至2007年12月10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共受理了369个贸易纠纷,远远超过关贸总协定47年的总和,专家组做出了142个裁决报告,上诉机构做出了84个报告。WTO争端解决程序包括磋商、设立专家组、专家组报告的做出、提出上诉、上诉机构的审查及结论、专家组报告及上诉机构报告的通过、对DSB裁决的执行、对执行的审查、申请和授权报复等等。
按照争端解决机制步骤,第一阶段就是磋商,即使在成立专家小组之后,也可在任何时候开始斡旋、调解与调停。虽然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颇耗时日,对于中国轮胎业是“远水不解近渴”,但是,将特保纠纷诉诸争端解决机制不失为一种积极态度,这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国其他行业承受的特保压力,也为中美创造出进一步冷静思考、采取理性措施解决问题的机会。
9月28日,也就是G20峰会结束后仅隔两天,60亿元人民币国债正式在香港发行。这是人民币国债第一次在香港发行。60亿元国债分为2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三种。其中2年期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5年期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3年期国债将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之间进行配售,零售部分不少于20亿。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困难,但也为中国人民币“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60亿元人民币国债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发行,意味着中国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前,中国已经开始了与其他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推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并以人民币认购国际货币基金的债券。这些,都是人民币“走出去”的坚实脚步。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以及阿根廷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六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通过货币互换支持需要救助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于中国稳定周边环境,也有助于帮助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提振信心,共同应对危机。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公布,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五个试点城市的400多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随后的八、九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有关事项的通知,海关总署也进一步完善了报关的相关操作细则。截至9月11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已达到7000万人民币。虽然中国目前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数量还很小,比例也微乎其微,但未来的空间将非常巨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央行与其签署了IMF历史上第一份债券购买协议,可能以人民币购买总额不超过320亿特别提款权(约合500亿美元)的IMF债券。IMF披露的协议文本表明,除非中国央行与IMF另有约定,中方将以人民币购买IMF以SDR计值发行的债券。这与之前外界有关中国将以美元购买、使得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猜测,完全不同。此次央行用人民币购买IMF债券,其意义则更进一步,其目的已不在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而是在人民币国际化上,促进人民币“走出去”,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