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流媒体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
2009-12-21刘眷歌金林
刘眷歌 金 林
【摘要】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风俗或习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总会存在着若干的刻板印象或者框架设置。本文选取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样本,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试图掌握主流媒体对少数民族报道的特征,从中发现媒体在报道中的缺失元素。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人民日报 媒体报道 刻板印象
提起少数民族,也许我们极少会和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类词语联系在一起。但资料显示,2006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58元,居全国第1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2元,居全国第16位,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7位,人均GDP居全国第10位。[1]然而,现代社会中大部分受众提起内蒙古仍与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广播、电视、报纸等诸多传统媒体的报道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这种误区的存在与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质不过硬、地方媒体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等因素相关的话,那么作为全国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有着怎样的报道特征,对受众的认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
一、民族新闻与框架理论
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曾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的兴起与现状》中提出,当时民族新闻学研究领域里讨论的几个问题,其中针对民族新闻的定义,列举了学界的9种界定方法。笔者认为,民族新闻不应以地域为界,而应重在内容的解读。因此,民族新闻即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具有一定民族意义的事实的报道。[2]笔者所抽取的诸如利于民族地区发展政策或者各种相关会议新闻属此外延,也纳入了民族新闻的范畴。
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框架理论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引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应用领域,引申为大众传媒对新闻事实进行主观选择和解释的一种结构。由于媒体框架在凸现某些事实的同时也会排斥一些事实,但又以“客观现实”的假相影响受众的认知,[3]因而框架理论对于揭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以及拟态环境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之所以选取《人民日报》,是因其作为全国主流大报,报道具有全国性、权威性及客观性,而且能规避其它地级报纸中出现的一些常规问题,如对娱乐新闻的过分报道及硬新闻的软化等,因此《人民日报》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特征,本文采取历时性的抽样思路,抽取1978、1988、1998、2008四年的报纸进行纵向分析,通过对比获取分析数据。在年份选择之后,笔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每隔十天抽样一次,共抽取了148天的报纸,分别就有关民族新闻的主题、体裁、版面及报道地区等进行了相关统计。
经过对报道的整理分析,在报道版面方面,笔者得出了如下列表(表1):
表1:报道版面(单位:篇)
(注:1978年基本版面为6版,1988年为8版,1998年为12版,2008年为16版)
由上表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新闻报道量成递增趋势,头版报道所占比例四年分别为:12.50%、10.26%、13.79%和16%。总体上来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政策的落实,媒体对少数民族的关注成增长状态。这也与20世纪90年代初,新华社在民族报道方面“以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为报道的主线”, “以拉紧 ‘三个纽带(政治思想、经济联系、社会生活基础)为报道的着眼点”,“以沿边开放为报道的要点”的报道思路相关。[4]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人民日报》1998年少数民族报道激增主要是由于《民族大家庭》(1993年10月8日到1998年12月10日)专版的设置。
在报道体裁方面,如表2所示:
表2:报道体裁(单位:篇)
显而易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少数民族报道形式趋于单一,缺少深度报道、连续性报道和纪实报道,图片新闻也不够出色。此后的1988年虽然出现了深度报道和纪实报道,但是图片报道相对较少。1998年和2008年两个样本图片新闻较多,这与中国进入读图时代有一定关系。但从总体来说,消息和通讯仍占了报道体裁的绝大比重。
由表3可以看出,有关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新闻最多,其次是北京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报道较多的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而对东部地区少数民族报道较少。
表3:报道区域(单位:篇)
在报道主题方面,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下表(表4):
表4:报道主题(单位:篇)
由上表可以看出,报道主题呈现多样化态势。政府政策、经济建设、风俗文化报道居多,分别占到了总报道量的19.02%、14.11%、12.88%。人物报道以正面人物报道居多,很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2008年由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有关少数民族的体育报道丰富起来。但总体来说,体育、医疗、历史、地理仍然处于报道弱势,呈现不平衡状态。
三、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通过整理样本,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尽管《人民日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失衡现象。
首先,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政策和经济建设报道居于前两位,多于风俗文化报道数量。但是在受众印象中媒体对风俗文化的报道要远远高于前两项。这源于媒体在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进行报道时总能抓住最具民族特色的东西,为受众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在政府政策和经济建设报道时却难有卖点。久而久之,读者在脑海中形成媒体对此类信息报道量少的假象。
其次,图片新闻中对于图片没有严格把关,图片分布不平衡。尽管大部分图片都能表现出少数民族的特有装束,但是有些图片过于追求民族特色,容易造成摆拍嫌疑。在图片数量方面,两会期间的民族图片新闻相对较多,占据了图片总量的27.59%,而反映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图片新闻较少。
第三,城乡报道比例存在失衡。在笔者的调查中,关于乡村报道的有28篇之多,而关于城市报道的仅有5篇(1978年、1988年无城市报道),这样的报道方式很容易让读者忽略了有大批的少数民族已经走出乡村,奔向城市。
四、媒体的自我重构
由此可见,媒介在报道中无形地为自己戴上了框架的帽子,一方面使得受众认知出现偏差,而另一方面也使自己背上了“拟态环境”制造者的巨大压力。因而,如何使媒体主观上摆脱框架的束缚,成为媒介能否客观平衡报道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吃透国家民族和宗教政策,了解和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成为“民族专家”。同时,还应该多吸纳少数民族群众进入新闻报道队伍。
其次,要平衡城乡报道,增加深度报道的比例。城乡报道的失衡状态,与少数民族的聚居状况有很大关系。人们印象中的少数民族即是媒介塑造的刻板印象导致,这种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媒介人员摆正心态,对于少数民族的报道不能只是向农村要材料,要时刻关注大城市少数民族的生活及发展状况。
第三,要关注少数民族群体,增加少数民族聚居区新闻报道量。媒体应该发挥其社会功能,多多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引导舆论,形成合力,帮助政府部门分担压力。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直接导致受众缺乏对这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认知和理解,集体的孤独感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稳定。因而,尽量使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地区处于平衡状态,也是保持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和自我认知的方式。
通过对《人民日报》的抽样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主流权威报纸也存在着所谓的框架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舆论与受众的选择性认知。因此,如何重构新闻框架,进行合理引导,贯彻“三贴近”原则,也成为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晶,内蒙古全区GDP达4790亿人均GDP列全国前十,http://www.china.com.cn
[2]徐利、苏红、刘惠文,民族新闻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3]金林、毛浩,农民工社会角色的媒体框架的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
[4]做好新形势下民族报道的认识与实践,http://cjr.zjol.com.cn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