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忧伤与优美

2009-12-17崔向敏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湘西悲剧

崔向敏

关键词:湘西 悲剧 优美

摘 要:本文主要选取沈从文反映湘西生活的作品,通过分析其悲剧性情节与作家生活经历的内在关联,指出由于作家自我克制的情绪和含蓄隽永的笔调使其作品在笼罩着一层悲剧色彩的同时呈现出一种“优美”、“悠远”的境界。

提起沈从文,人们总是特别关注其描绘湘西神话传奇、介绍湘西原始习俗的作品,因为它们展示了湘西人“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勇敢纯朴的民性在这片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人性世界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也正是这类充满异域色彩和牧歌情调的作品中,不时流露出作家若隐若现的忧郁和怅然,牵惹起读者对世事无常、人生变幻莫测的深深感慨。因为,在此类作品里,人物的命运常常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转折,故事发展往往充满了各种偶然性,最终酿就出一幕又一幕的悲剧。

在这类悲剧中,与爱情有关的似乎特别多。

《媚金·豹子·与那羊》是个传说。白脸苗中顶美的女子媚金,同凤凰族英俊而有一切美德的豹子,因唱歌成了一对。两人相约在宝石洞里相会。按风俗,豹子要预备一只初生的白羊去换取媚金贞女的血。但仿佛天妒良缘,当豹子费尽周折找到合意的羊、匆匆赶到相会地点时,空等一夜的媚金已含恨自杀,伤心之余豹子也用同一把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表面看,是个多角恋爱故事,但结局则出人意料。当商会会长的女儿,一个可爱的女孩突然吞金自杀后,三个爱她的男人,善良的什长、阴郁的瘸腿号兵与豆腐铺忠厚的老板都受了沉重打击。当初,地位的悬殊使三人皆不敢对意中人存有幻想,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却使三人各有各的反应,其中一人更为满足一己之欲掘坟盗尸。在《三三》里,少女短暂的初恋也同样充满了各种变数。三三自幼丧父,命运让她邂逅并爱上了从城里来养病的白脸少爷,白脸青年也很喜欢她。可过了一段日子,母女二人进寨,准备邀请贵客隆重款待时,却得知养病的少爷刚刚死去。三三“心里好像掉了什么东西”,“极力去记忆这失去的东西的名称,却数不出”。即使在《贵生》里,原本与金凤两情相悦的主人公,也因迷信女孩是个“克相”,十八岁之前不克自己必克别人,以至于错失了求亲的大好时机。最后,金凤成了围子里五爷改变赌运的所谓“原汤货”。而绝望的贵生,则在桥头杂货铺(金凤的娘家)和自己家各放了一把火。

在此类作品中,《边城》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先后喜欢上了撑渡船老人的外孙女翠翠,翠翠只对傩送有意,但托人上门提亲的却是天保。当天保得知真相后,抑郁地离开茶峒,不幸掉进茨滩的漩涡里淹死。可天保的死非但没有成全翠翠与傩送的姻缘,反而使船总父子均对翠翠爷爷有了误解,以为悲剧的发生全因老人的好事。此时,早已相中傩送的团总家也派人打探消息。由于被父亲逼迫着接受另一门亲事以获取一座新碾坊作为陪嫁,同时也误以为翠翠的羞涩和回避是对他的冷淡,傩送赌气去了桃源。雷雨之夜,撑渡船老人怀着对外孙女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去世。剩下翠翠与爷爷的好朋友杨马兵天天在渡口守候,而傩送却迟迟未归。“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世事无常、人生变幻莫测,是作家对生活的整体感受,因此,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类似的悲剧性结局并不完全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爱情故事。

如《山鬼》,叙述的是一个寡妇的凄苦命运。十年前,丈夫因时疫死在田里,多年后,原本伶俐活泼的大儿又突然成了癫子。眼看心爱的儿子失踪回来后的憔悴颓丧,老人感到未来的可怕绝望。《牛》讲的是人与牛间无可奈何的分离。大牛伯平日待牛如儿女,但有次因小事伤了牛腿,多方寻医几经周折,总算将牛治好,但不久,与大牛伯相依为命的牛就和桑溪荡里别的牛一同被衙门征走了。《菜园》里反映的现实更残酷,故事也更悲凉。温文尔雅的玉家母子在当地原本经营菜园,日子过得怡然自得。可二十二岁那年,儿子离开母亲进入北大读书。三年后,携妻回家。儿媳貌美如花,只是爱菊,因此,婆婆特在园中辟了菊圃。正当老人家满心欢喜,做着“祖母的幻梦”时,儿、媳两人突然被处死。秋来菊开,主人对花无语。又因菊的缘故,玉家菜园亦被地方豪强强借宴客。三年后,在儿子生日那天,老人将余下家产分给工人后自缢。玉家菜园从此改为玉家花园。《山道中》的情节较简单,三个退伍兵从云南辞差回家,路上遇见几个纸客和两名军官。出于谨慎,歇脚后三人继续赶路,直到天黑抵达一个寨堡才住下。第二天,准备上路时,却惊闻前一天一同休息的几个路人不久即遭了抢,还死了两个军官。

在上述提到的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总不免出现各种转折,如分离、严重疾病、死亡等,其中涉及死亡的篇目最多。悲剧的发生也充满了各种偶然性。有的主要与个人有关,如《媚金·豹子·与那羊》里豹子对羊的大小、毛色过于挑剔,《山鬼》中毛弟大哥的突然发疯;有的主要是由外界造成,如《牛》里牛大伯失去心爱的牛、《菜园》中少琛夫妇的死;有的则是个人与外界因素兼而有之,如《三三》里三三转眼成空的恋爱、《边城》里翠翠对傩送遥遥无期的等待、《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里小女孩的自杀以及在《贵生》里贵生失之交臂的婚配、《山道中》路人的遇劫。这些意想不到的突然变化常常出现于沈从文作品之中,使其描写湘西田园风光、充满牧歌情调的作品时时笼罩着一层忧郁感伤的色彩。

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与沈从文身上少数民族血统所带来的民族忧患感以及他的生活经历有关。

凌宇在首届沈从文研究学术座谈会的发言曾说:沈从文“经常谈他身上的楚人血液给了他一种悲剧性,他还说:‘我的作品中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追求这种伤感的来源,大概是和我出身的那个民族的特点有关,和本人在外部生理所受的种种挫折有关。……”沈从文出生在苗、汉、土家族杂居的凤凰县,身上有苗、汉、土家族的血液。南方少数民族受歧视受驱逐的命运及作家少年时期家道的衰落、青年时期初入都市时的穷困潦倒都不可避免地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据沈从文自述及有关资料记载,作家在少年、青年时期还多次经历了与亲人、好友的生离死别。这些事件给他的刺激,也直接影响了作家的人生感受,使他的作品中不时流露出人生无常、世事变幻莫测的忧伤与感慨。

在作家看来,人生的种种变故也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在《抽象的抒情》里,沈从文曾说:“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于死亡或真正死亡。”因而,分离、疾病、死亡表面看来是偶然,实际上都有一种内在的必然性,变异是某种内在永恒规律的体现,是一种宿命,只是它在具体生活的表现形式各异。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沈从文在表现恬静田园生活、描绘苗乡奇异风情、展示淳朴民性的作品中时时弥漫着一股伤感和忧郁的情绪了。

在《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里,作家曾坦承,“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关系。”流转不定的水和发生在其周围变幻不定的人事在本质上何其相似。“一派清波”既影响了作家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赋予了作家创作的灵感,提供了作家创作的素材,更是帮助作家感悟生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位良师。

值得注意的是,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即便讲述一个悲剧故事,但他自我克制的情绪和含蓄隽永的笔调常使其作品中呈现出一种“优美”“悠远”的境界。

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曾提到,沈从文“善于分析和节制自己的哀乐爱憎”{2},他的《边城》“在生命形态的悲剧中挖掘的不是残酷而是优美”{3}。杨玉珍对《边城》也持类似看法:“沈从文小说的美感不是来自离奇的故事和紧张的情节,而是来自一种流动的旋律、优美的意境和弥漫的情愫。”{4}笔者以为,上述“优美”一词也同样可以概括我们上文提到的其他作品的特点。

猜你喜欢

湘西悲剧
当代湘西少数民族作家的湘水书写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一桥飞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画家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