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收支的中观监测指标体系探析

2009-12-17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国际收支外债收支

居 立

当前的国际收支预警监测系统是为了防范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支付危机而设立的,监测预警指标大部分是国内宏观经济指标,属于国际收支运行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因素,缺乏以国际收支申报数据为主线,涵盖企业、个人等涉汇主体申报信息的中观监测指标。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中观监测指标为主的风险监测体系,对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风险监测和预警。

一、中观监测指标体系的作用

中观监测指标是在一个监管区域内,基于某类涉汇主体的国际收支数据,形成较规范的对该类涉汇主体的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的监测分析。

国际收支中观监测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一是沟通一个区域内的宏观形势分析与微观监管行为;二是研究判断区域内某类涉汇主体的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评估外汇管理政策的实施状况,查找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或漏洞;三是基于区域内某类涉汇主体的总体状况跟踪研究其行为特征和规律性变化,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出切实的政策建议;四是界定区域内监管指标的阈值、重点区间和微观监管的具体对象,统一微观监管行为的标准与内容,提高外汇管理政策的决策、执行和效果反馈的一致性。

二、建立国际收支中观监测分析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以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为主线,构建区域监测分析总体指标

建立国际收支中观监测分析指标体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并从中提炼相应数据构建区域国际业务风险监测和预警分析的总体指标,包括:经常项目差额,若一地区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占GDP比重过大,说明该地区出口不畅,进口过速增长,对国外资本流入依赖性较强,极易导致区域内货币危机或债务危机。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之比和负债率指标,反映一地区的负债状况。其中,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之比指标反映外债结构,其数值越大,表明还债压力越大。负债率的高低说明了一地区经济在总体上对外债的负担能力,由于外债的还本付息总是要靠提高区域内资金积累和控制消费的增长速度来扩大出口以保证支付,因此负债率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目前,国际公认的负债率的警戒线为50%。偿债率和最后清偿率,用来考察资本项目对外支付的潜在要求。外汇余额存贷比例,反映外汇资金运用占其外汇资金来源的比重,它和外汇短期及中长期资金贷款比例一起反映了国际业务中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前者比重越大,且后者比重越小,说明外汇资金流动性越大。由于国际形势、贷款人或机构所在国家政治局势发生变动或贷款者经营不善,不能如期履约偿付贷款,便形成了外汇不良贷款风险,其风险来源大于国内不良贷款的风险来源。对上述指标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国际收支历年发展状况分别赋予相应的指标值来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二)以跨境资金流动和监管需要为重点,建立跨境收支监测预警分析的个体指标

结合各时期跨境资金流动特点,确立各阶段的监管重点,在现有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上建立和完善跨境收支监测预警分析的个体指标:单位收支指标、个人收支指标、大额交易指标、行业指标、国别指标、币种指标、收付汇总量指标、结构占比指标、纵横向比较指标等。对各种指标,可根据当地经济金融状况和外汇收支总量情况,分别赋予相应指标值进行监测。

(三)整合现有内部监测系统资源,构建“大监测”体系的综合指标

外汇局应当在不违反国际收支数据保密原则的前提下,推进对国际收支统计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各部门通过网络终端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信息和账户收支信息的查询,建立国际收支与进出口核销、现汇账户、外资外债、反洗钱数据信息的比照、核对、校验制度。如利用现有的收付汇核销信息管理系统与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建立贸易收付汇非现场监管综合指标,掌握企业资金流与货流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跟踪检查等。

(责任编辑 耿 欣)

猜你喜欢

国际收支外债收支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2015全国土地出让收支现“双降”
走进邮箱来 理财更容易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