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级而上的道德攀登

2009-12-17

江苏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品德道德游戏

须 洁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是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正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吗?

由此,我联想到和“道德”一词息息相关的品德课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品德课程的忧患意识和焦虑情绪在新一轮课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相比,可谓焕然一新。那么,如何使得品德课堂能真正成为学生道德攀登的主阵地,使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不断地拾级而上呢?

一、是现实生活的复制,还是超越现实的引领?

为了落实“回归儿童生活”这一品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大家在实践中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理解“回归生活”的含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走向庸俗化的泥潭,并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片段实录一】无声音乐会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吧。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无声音乐会视频片段)

生:不好听!我什么也没听见!

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片段实录二】无声电视《家有儿女》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家有儿女》吗?

生:(齐)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段电视吧!(播放无声《家有儿女》片段)

师:感觉怎么样?

生:《家有儿女》中的人物对话很幽默,可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生:在家里看的时候,我都笑得合不拢嘴了,可今天感到特别累。

师:听不见声音。就不知道他们在干些什么,就连看自己喜欢的电视都没什么乐趣!

阶梯一:有效的品德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可“拿来就用”

在第一个案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聋哑人整天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苦恼,特意选择了一段无声的音乐会。可惜,多数学生平时对音乐缺少积累,让他们体验无声音乐,简直是“隔靴搔痒”。原因就在于教师忽视了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想到什么就拿来什么,而不去想到底适不适合,有没有实效。

虽然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生活细节、生活体验都可“拿来就用”。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不能是简单地复制甚至是想当然,而要从生活的不同层面帮助儿童建构与课程、与课堂的联系。因为儿童看到的、感受到的和成人的生活世界是不一样的。

而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学生平时非常喜欢的电视《家有儿女》作为体验素材,拉近了活动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产生真切的体验与感悟,从而使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成为对学生生活的有效指导。

二、是旁观者清还是当局者清?

道德攀登的第二步阶梯是体验。体验是组织和引导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必经过程。道德认知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体验。

【片段实录一】隔靴搔痒——看人挑担不吃力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做游戏的。

(播放游戏内容)

师:你想对游戏中的同学说些什么?

生1:我想说你们太没有毅力了。怎么只站了这么一会儿?

生2:我想说你们应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生3:我会坚持到底的。

生4:我也是,这样的困难和解放军比起来差远了。我们应该坚持的……

【片段实录二】身临其境——下水才知河深浅

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做个游戏,哪些同学愿意来做这个游戏?(选取10名同学上台)

(生玩游戏)

师:好。游戏到此结束,这位同学是坚持时间最长的。能问一下你叫什么名字吗?你真了不起!

师:在游戏中。虽然大家都想坚持到底,成为这个游戏的胜利者,但很多同学都在中途放弃了,可见他们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采访同学)你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

生1:我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还好,可一会儿之后我的腿就感到很酸了。

生2:我的手举在那儿很累,总想放下来。

……

师:老师想问你们,当腿又酸又麻的时候。你们心里想过坚持吗?

生1:我想坚持下来,可是腿不听话,站不住了。

生2:我虽然很累。可我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坚持到底,战胜自己。所以我就坚持了下来。

师:虽然大家都想坚持到底,但因为困难的存在,多数同学放弃了游戏。只有这位同学,坚持到了最后,获得了游戏的冠军。好,再次祝贺你!

阶梯二:有效的品德教学要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相结合,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体验都可“入木三分”

孩子要学会过河,就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果你直接告诉他水的深浅,流的急缓,就算孩子从这里过了河,但遇到下一条河时,依然只能“望河兴叹”。

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请学生观看课件中的孩子做游戏,引导学生对游戏中的同学作出评价。很可惜,作为旁观者,学生的感受是肤浅而不切实际的。是啊,看人挑担不吃力,就嘴巴上说说,这样的小困难谁会克服不了呢?这就如同在岸上学游泳,没有真切的体验,道德变得多么虚假、多么轻飘,这样的教学又怎么可能是有效的呢?

而后一个片段中。教师设计了一个亲自体验的环节,让学生在做一做的过程中,感受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辛苦。是啊,下河才知水之深浅,若非自己亲身体会,他们就会像上面一样说出轻飘飘的话来。

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品德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储备,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迈上另一个台阶。

三、是避实就虚还是顺水推舟?

道德攀登的第三步阶梯就是追求灵动的有效生成。教材的呈现与教案的设计都是静态的结构,而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著名教授叶澜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片段实录一】《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之“尴尬篇”

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了《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文,此时此刻,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趁热打铁”,请学生抒发一下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

师:如果你是李奶奶。你怎么想?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我痛恨日本鬼子!

生2:我们去找日本鬼子报仇!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生3:如果我是李奶奶。也想在日本人身上划出37处刀痕,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痫!(大家群情激昂)

师:(此时也不知应该说些什么好了,打断了学生的话)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对日本鬼子也很憎恨。好,讨论就到这里。

【案例二】《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之“精妙篇”

当讲述到南京大屠杀中李奶奶的事例时。老师出示了日本右翼作家诬蔑李秀英奶奶编假故事,80多岁的李奶奶亲自到日本的法院起诉要求索赔的事。

师:面对事实,你怎么想?怎么做?

生l:我觉得日本鬼子很可恶!

生2:我们要打到日本去,杀光日本人,让他们尝尝当年我们中国人受到的痛苦。

生3:是的,我们要去找日本人报仇。(和上一案例如出一辙)

师(停了一下):此时此刻,老师知道大家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愤恨。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又和当年侵略我们的日本人有什么两样7

(多么巧妙的引导!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默,然后发出小小的议论声,接着学生们陆续举起了手)

生4:我们不能这样做。这样会伤害到很多生命。

生5:是的。如果那样做的话。会让日本百姓遭受我们以前同样的痛苦。

……

师(激情小结):是的,今天我们学习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让文明不再被野蛮所践踏,让和平永远伴随着我们这个世界。

阶梯三:有效的品德教育要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生成,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生成都是“美丽的邂逅”

品德课堂带来千变万化即时生成的教学情景。总会隐藏着丰富的“意外生成”。通常这种生成会造成两极化的效果——尴尬或精彩。

在第一个课堂里,教师也努力营造了一个实话实说的民主课堂,可是,当学生由于过度愤怒而出现了情感上的偏差时,教师却选择回避,没有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得这一环节流于形式,最后不了了之。而在后一节课中。教师紧紧抓住这一情感的“分水岭”。及时进行了巧妙恰当的处理,使学生深刻地明白了战争是可怕的。最终受害的是无辜百姓,帮助他们在不断的价值冲突中学会了自主选择。

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提到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不只是课堂上灵光一闪的表现,不只是一种随机应变。真正的教育智慧,产生于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中,而只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才能使教师从重复性的教学中超越出来,才会获得教育智慧的源泉与支点。

所以,我们说课堂生成一方面确实是存在着“节外生枝、旁逸斜出”的问题,但反过来想它可能就是“枝外生花、疏影横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灵心则自然而然妙手生花,妙趣横生。一堂课的活力在于生成,正因为有了生成,才有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反之。它就易流于平庸。关注动态生成,品德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关注动态生成,就要求品德教师要敢于面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让课堂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让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英国著名思想家拉斯金在《芝麻与百合》一书中写道:“芝麻象征智慧,百合象征美德。”那么。要想我们的孩子不仅能拥有芝麻般的智慧,更能拥有百合般的美德,品德课堂就应该是播种芝麻和百合的园地。在这块园地里,我们要多一点生活的气息,多一点体验的空间,再多一点智慧的火花,这样。才能锲而不舍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去实现道德的有效提升。

(注:本文获2008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道德游戏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跟踪导练(五)(2)
好学者贤
道德
数独游戏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