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

2009-12-17陈建忠

江苏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汪伦熏陶李白

陈建忠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文化内涵,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这一点,认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熏陶,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才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实质。下面以《赠汪伦》一诗为例谈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

《赠汪伦》的写作背景,大家都很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谈诗歌内容,有三处地方值得深入思考:一是“忽”字,就是忽然听到,含有意外的意思,这与常理不符,两人既然友谊深厚,离别之际,汪伦前来送别,属人之常情,可李白为何感到意外呢?那么,有三种可能:李白不辞而别,汪伦不但不怪却踏歌相送;两人已道过别,汪伦送了一次,再来相送;李白对汪伦的踏歌相送颇感意外。清人的考据资料,一般赞成第一种说法:李白不辞而别,汪伦知道后不仅不怪罪,还踏歌相送,歌声昂扬,真是“天涯有幸逢知己”。二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句不多哆嗦,一般理解都是到位的,可用“情到深处言有尽而意无穷”来概括。三是起笔李白、落笔汪伦,主题是情,可谓主客呼应,情至真而直,使我想起当代诗人纪弦的名作《你的名字》,唯有“轻声地呼唤你的名字”,此情之深,以诗为存,你我名字相连。理解文学作品实际上是理解一段人生情怀、一种生活哲学、一种文化思想。理解教材实际上是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开始,可以说有怎样的理解就可能有怎样的课程。

如果我们把《赠汪伦》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材料,我们如何通过课程教学的可能设计建构一定的文化呢?课程文化的传递是一种自我传递,其旨趣并不在于被动地接受。而在于学生的自我建构。

(一)让儿童与李白建立精神联系。首先是在“长亭外,古道边”的音乐声中儿童自由诵读李叔同的送别词,然后诵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别”,由学生谈感受,引入《赠汪伦》,设问:“又将离别,李白快乐吗,幸福吗?”快乐和感伤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痛苦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这样的设问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追寻。而后学生读诗。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反复诵读后,教师分别用感动、激越和歌颂的语调吟咏,而不着一言,让学生再练。组织交流各自的朗读,教师不评价但要从学生不同的朗读中引疑(板书):忽?踏歌?不及?(一般而言,要看具体的课堂。“踏歌”的字面意思书上是有解释的,这里不是问“踏歌”是什么意思,而是引起思考“踏歌”的意义。)

(二)让儿童与李白建立历史联系。“忽?踏歌?不及?”的设疑并非仅在于字面的意思,更关注的是语言背后的精神实质。“忽”这一问是关键,自然会引发学生猜想上面说的三种可能,接着教师从引领学生回顾学过的李白的诗人手引人李白的代表作。让学生研究李白是怎样的人,从而以人论诗。然后再配乐诵读,谈感受,思考李白的快乐与幸福。

(三)让儿童与民族建立文化联系。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电影电视作品中经典的离别场面(配小提琴乐),启发背诵学过的赠别诗,引入写“离别”的诗歌(古现代)散文片段,泛读后,给《赠汪伦》写题记或给插图题词,并写上自己的名字。接着引入纪弦的诗作《你的名字》,设疑讨论:李白为何以自己的姓名开头又以汪伦的名字结束?最后朗诵《赠汪伦》,以“啊,别时情”为引语,学生写感想或创作小诗,交流,结语。

这节课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性学习——深入发掘——向课外拓展。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跳起来摘到果子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教材”出发,进入更深更广境界的过程。钻进去需要力量,飞起来需要激情——教师唯有厚积薄发,预先具备了较深的内功、预先蓄积了真诚的感动,才有可能调动这种力量,唤起这股激情。

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交汇,对于这些蕴涵深刻的美文,我们首先要的是知人论世,是动情。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动情的感悟永远比动脑得来的答案更难忘、更真切、更具孕育性和扩张力——那感悟也许是朦胧的,比不上“分析”来得透彻,但其可贵也正在于朦胧——因为“理解”总是局限在有限的知识范围之内,而感悟或莫名激动却将人引向无边的未来和无限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西平小学)

猜你喜欢

汪伦熏陶李白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读故事编故事之《赠汪伦》
诗仙李白的归宿
花糕,我爱摆弄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倒下的那一刻
泪别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