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腐败需源头治理

2009-12-16马毅鹏

中国报道 2009年11期
关键词:腐败问题行政化源头

马毅鹏

高校前“腐”后继,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行政化趋向的增强,以及与此相伴的高校权力的过分集中。

日前,关于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涉嫌受贿被捕的新闻广受关注,震惊各方。

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是知名百年学府,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之所以震惊各方,是因为案件的两位当事人是武大的主要领导,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博导,是为人师表的灵魂工程师。

腐败事件发生在这样的地方,受贿问题出现在这样的人员身上,自然受到关注,让人震惊。

在关注与震惊的同时,冷静分析,理性思考,武大“受贿门”事件东窗事发似乎“符合常理”。事发领域是基建工程,利润的驱使与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贿赂的糖衣炮弹硝烟滚滚。当事人又恰是主管基建、财务及后勤的主要领导,权力集中,制约乏力。

—方面是诱人的金钱和甜蜜的糖衣,一方面是集中的权力和薄弱的意志,权钱交易一拍即合,腐败受贿一触即发。

武大“受贿门”事件只是高校腐败问题的再次暴露而已。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10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多万元,湖北省近年已有五六所大学的主管官员因腐败落马,陕西省近年已查处80多宗大学经济案,倒下7名厅级校官。

高校前“腐”后继,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行政化趋向的增强,以及与此相伴的高校权力的过分集中。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和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推进,大学纷纷扩张,扩建校舍、发展新校区,巨额的利润使得开发商与高校领导都免不了眼红心跳。同时,高校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大学官员集官、学、商于一身,大权在握,在高校基建领域面临的利益机会极多,监管极少。

因此,不受制约的权力是高校腐败问题的根源,在权力的利诱与腐蚀面前,任何人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

对于高校腐败问题,在坚决惩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探寻源头治理之路。源头治理,就要为高校权力套上制度的缰绳。特别是在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高校工程建设领域,更应该创新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一方面,要从内部入手,规范高校权力的运行,强化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变个别领导在基建问题上一言九鼎的现象。要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管理,重大问题要经高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确保基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基建工程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高校教职员工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另一方面,要从外部着眼,整合工程建设市场资源,规范工程建设交易市场。要严格执行招投标的相关规定,确保工程建设交易行为的规范有序,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

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将基建领域招标的项目、条件、评标过程及结果等通过网络发布,利用电子招标平台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将招投标中的各项行为置于高校教职员工、投標商和招标人的共同监督之下,避免暗箱操作及腐败行为。

同时,逐步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用记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严格市场准入。

源头治理高校腐败问题,需要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高校改革的全过程,统筹安排部署。在高校改革中,尤其要避免过度行政化。行政化的高校,会形成官僚的科层结构,助长长官意志控制下的权力集中,使得高校的各项决策,包括工程招标和发包等权力,都集中在少数领导手中,腐败的机会就会增多。高校改革应该以科研和教学为本位,以此为出发点改革高校管理的体制机制,逐步“去官化”、“去行政化”,在高校形成崇尚科研与求实、而非唯权力维唯诺是从的政治生态,为源头治理高校腐败问题奠定基础。

当然,源头治理离不开对腐败的严厉惩处。必须将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统一于惩处的威慑力之中。传统法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刑罚的威慑力在于其惩罚的不可避免性。对武大“受贿门”事件的查处就是最鲜活、最生动的警示教育素材,是对相关体制机制进行漏洞检测与修复完善的有利契机,同时,也是监督对于权力制衡的最佳诠释。

只有始终保持对腐败的高压态势,高悬惩治的威慑之剑,源头治理的各项措施才会更加权威和有力。

武大“受贿门”事件再次警示,对于高校腐败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和根除。

猜你喜欢

腐败问题行政化源头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常回源头看看
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分析以及治理策略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刍议医学科技新闻腐败问题
源头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杭州市村干部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