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识美国小学SPARK课程

2009-12-16汪晓赞

体育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三等奖体育文章

记得第一次接触SPARK,还是在2008年的2月14日。当时刚到美国访学才两周,便有一次机会前往小学看课。那是一堂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上的实习课,实习教师对课的设计,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令我惊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我的博客日记中记载了这堂“情人节的公开课”。正是在这堂课上,我听到了美国小学SPARK课程。直觉告诉我,这个SPARK课程一定给予了这位实习教师很大的帮助,它也一定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及其教学会有启发和借鉴作用。于是课后迫不及待地求见我的美国导师Lynn DaleHousner教授,试图从他那里能够了解和认识SPARK。

于是,在美国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与SPARK的接触。从导师的小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上,我了解到SPARK课程对于推进美国小学体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开始正式认识SPARK。之后又与我们学院的研究团队一起学习SPARK教材内容及相关研究资料,认真地去分析SPARK,并尝试与SPARK课程的设计者和发起人接触与讨论,直至这个夏天亲自参与到SPARK的教师培训之中……终于,对于SPARK课程,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由于手上资料有限,我们只是阅读完了小学3-6年级的SPARK课程教师用书。看完之后,深受启发,于是产生将其中一些好的案例和观点介绍给我国小学一线教师的想法。在获得《体育教学》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以及SPARK作者的认同与许可之后,便开始与研究团队成员一起,撰写系列文章,并特邀Lynn Dale Housner教授为系列文章撰写开篇导语,拟与我国一线体育教师共同分享我们的收获与启迪。

一直信奉一句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然,由于国情、民情的不同,国外的课程与案例也未必全都能为我们所用,或者未必都适合我国的体育教学。因此,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些可能对我国一线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帮助老师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不是希望老师们全盘照搬。只要能够从中有所启迪,足矣!

这批文章分别从SPARK的起源与发展、解NspARK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何进行SPARK的课堂教学、如何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如何通过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如何促进家长和学生主动介入体育教学、如何保护残疾学生的体育学习权利,以及我们可以从SPARK课程中获得哪些启示等方面予以阐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一系列文章大多以案例介绍与分析的形式出现,而且文章完成和发表有先后,所以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它们可能并不成体系。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得到这一材料后,急于呈现给读者之心较为迫切,等不及理论上的综述研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凸显文章的实践性,以便于给一线教师们更为直观的接触,避免“纸上谈兵”似的理论空述,因而不太注重其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另外,我们还衷心地希望老师们阅读我们的系列文章后踊跃提出问题,与我们交流与讨论,期望通过“它山之石”的借鉴与参考,使我们更加明确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坚定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汪晓赞博士简介]:1972年9月生,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2009年前往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访学。现任全国高等学较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组秘书,国家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近几年来,作为第一完成人和核心成员,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体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三等奖等重要奖项;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完成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研究项目“inIiovative practices in physical educationand sports in Asia”分课题;主编、副主编和参编20余本著作和国家级教材;主研开发了“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系统”软件,并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表论文30余篇,近20篇论文被国内和国外会议录用或获奖。

猜你喜欢

三等奖体育文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我们的“体育梦”
2015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WZW—bewell摄影月赛
三等奖获奖名单(初中组)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