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管理尚有争议
2009-12-15黄享荣徐建华
黄享荣 徐建华
叶面肥市场很混乱,这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
假劣产品充斥市场,无证、套证肥料随处可见。“这个产业至今发展了近20年,但仍不成熟,除了因丰厚的利润空间不断吸引不法厂家作假之外,管理上存在的盲点和争议也让作假者有了可乘之机。”一位农资经销商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曹一平教授也表示,目前叶面肥的管理仍不规范。她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各省组织调研,收集意见,农业部9月初将举行叶面肥行业会议,相关政策法规有望得以修改完善。
那么,目前叶面肥管理的争议究竟在哪些方面?
争议一:产品如何分类
“叶面肥明明属于肥料,但有时却按照农药的标准检查。”“每个部门都来管,但有时候谁也不管!”
当被问到目前叶面肥相关的管理法规存在的盲点时,类似的话语就会从许多叶面肥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口中说出来。
据了解,目前从产品分类上看,叶面肥无疑是属于肥料一类,但由于其销售渠道与农药产品类似,许多管理部门,特别是市县一级,都按照农药产品的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出现执法的标准不一致,以及多头管理、监管不力等问题。
一位厂家负责人介绍,市面上叶面肥产品五花八门,但其实取得正式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只占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套证或无证的“山寨产品”,或者是临时登记证已经过期的产品。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
“为什么会监管不力?关键是不知道由谁来管!”这位负责人说,叶面肥在一些地方似乎成了执法空白,导致“山寨厂家”有恃无恐。而经销商们也愿意销售这些产品,因为其利润更为可观。
对此,江门杰士农科总经理吴家强认为,由于现代肥料的概念越来越宽、个性化也越来越强,因此不适宜采用登记制。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外的做法,对肥料的管理制度采取备案制,这样操作更为简单,更容易判断哪些属于正规产品,哪些是非法产品,也可以解决叶面肥市场多头管理、执法难的问题。
争议二:使用范围登记
叶面肥的使用范围的登记,也为不少厂家所诟病。
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定,每种叶面肥产品每次只能登记使用于一种作物上,如果在其他没有登记的作物上销售使用便属于违规,将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去年我们公司代理了一个美国进口的硼肥产品,取得了农业部的肥料登记证,但是仍然遭到了罚款,就是因为在肇庆等柑桔产区进行超范围宣传。”一位叶面肥厂家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很不合理。”
他认为,既然叶面肥是属于肥料种类,为何不能像复合肥等常规肥料那样,取得了登记证之后就能够在大部分的作物上使用?“据我了解,只有农药产品才是每个作物都需要登记的,这又回到了叶面肥究竟属于什么种类的问题。”
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技术经理黄聪也介绍,目前叶面肥被罚得最多的不是假冒伪劣产品,而是取得登记证的产品。他表示,这是很不正常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去严查那些扰乱市场的问题产品,而不是挑正规产品的“刺”。
据介绍,将一个产品在新的作物上进行登记,需要花费几万元的成本,另外进行试验也要花去几年的时间。对企业来说,如果登记几种作物的话成本就更大。黄聪说,“我觉得这个政策一定要进行修改,不然厂家根本就吃不消。”
但也有人表示不同的意见。英德市农资经销商叶国通认为叶面肥毕竟不同于一般的肥料,由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有可能对某些作物产生伤害,所以对每种作物都进行登记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争议三:标准与检测
由于叶面肥有着其独特的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一些地区的农户所青睐,销售量每年递增。
不过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产品,叶面肥的技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加上各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每年因为施用叶面肥造成损失的案例也不少。
“相比于常规肥料,叶面肥的索赔更加困难。”经销商叶老板指出。
他表示,由于常规肥料通常只含有氮、磷、钾三种成分,因此检测也相对简单,哪些成分没有达标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叶面肥所含成分通常五花八门,单单是微量元素就有铜、铁、硼、锌、锰、钼等,还不算氨基酸、腐殖酸等营养成分,如果要全部检测的话,不仅花费巨大,而且时间漫长,因此索赔往往不易。
据了解,随着叶面肥市场的扩大,相关的索赔案例也与日俱增。比如去年四会市威整镇就有一位果农施用了江苏某厂家生产的“磷酸二氢钾”后果实花皮甚至掉果,却因为检测困难无法取证而不了了之。
另外,目前叶面肥的行业标准也被很多人质疑从而失去权威。据了解,农业部对叶面肥行业颁布了一个等级标准,相比于其他产品标准的详细严密的阐述,叶面肥标准却仅有短短几条,一些成分的含量规定很模糊,显得很不专业。
黄聪说,“其实制定叶面肥标准也是个很难的课题,其中体现了各方利益的博弈。如果标准定严格了,企业成本会提升,损害他们的利益;定宽松了,又不利于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