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坼”与“浮”

2009-12-15田玉琼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尾联日月星辰亲朋

田玉琼

《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注解?輥?輱?訛注为“吴楚两地以此划分疆域:东为吴,南为楚。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笔者以为,“坼”不应译为“划分”,而应直接译为“分裂”或“裂开”。如果译为“分裂”或“裂开”,那么,“吴楚东南坼”就可译为:吴楚两地裂开,一东一南。笔者认为,这样翻译与下面的诗句联系更紧,语意更连贯。

先谈其与“乾坤日夜浮”的关联。“坼”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地震式的,中间有一段距离,两边上下都是土石,土石不能“浮”;一种是冰式的,中间有一段距离,两边上是冰,下是水,冰在水上“浮”。“划分”只能属于第一种“坼”,“分裂”或“裂开”可属第二种“坼”。有如冰裂于水的“坼”,才有“大地漂浮在洞庭湖上”。

次谈与“亲朋无一字”的关联。“坼”译为“划分”,没有双关意义,译为“分裂”或“裂开”则具有双关意义,是当时唐朝政局四分五裂的反映。正因为四分五裂,才会“亲朋无一字”来往。由景到事,是因果联想。

再谈其与尾联的关联。其与尾联也是因果联想,戎马未息,四海分崩,“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是人为此泪满衣襟。

“乾坤日夜浮”,注释译为“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这个注释既照应了上句的“坼”,又照应了下联中的“老病有孤舟”。因为日月星辰和大地“漂浮”才使人联想到“孤舟”的“漂浮”,属相似联想。从两个“照应”来看,此处翻译最精彩,同类的注释中,没有超过它的。但是,就本句而言,笔者认为将“浮”译为“漂浮”和“浮动”可能更好。如果译为“漂浮”和“浮动”,那么,“乾坤日夜浮”就可译为:日月星辰昼夜浮动在洞庭湖里,大地昼夜漂浮在洞庭湖上。因为:如果是诗人在“浊浪排空”时的想象之景,那么,应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无所谓“上”;如果是诗人在“水波不兴”时的想象之景,那么,日月星辰只能倒映在湖水之中。只能“浮动”,而不能“漂”。

所以,“坼”与“浮”的翻译,如果能依上文所述改动一下,可能会更好。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尾联日月星辰亲朋
神奇的大自然
一份疫苗一份心 亲朋团聚更安心
晚次鄂州
晚次鄂州
这些自然现象超神奇
《登高》尾联新得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亲朋相聚情意浓 莫因贪杯惹祸端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日月星辰词语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