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2009”实兵实弹军演大战
2009-12-15刘逢安胡伟
刘逢安 胡 伟
由南京军区组织的代号为“必胜-2009”的实兵实弹自主对抗军事演习于10月31日~11月13日在位于皖东的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演习分为战备等级转换、机动集结、战斗准备、战斗实施四个阶段。
据演习总导演、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强介绍,“必胜-2009”紧贴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以实兵对抗演习和实弹战斗演练为主要形式。演习采取“全时域信息攻防,全过程火力打击,全纵深机动歼敌,优先破敌机甲突击,兵工火障-体抗击”的战法,对参演部队只赋予作战任务、不设置行动预案;只提供战役情况、不实施战术导调;只履行上级职能、不进行指挥干预。
自主对抗——全面检验核心军事能力的高级形式
此次演习的双方为“红军”加强装甲旅与“蓝军”步兵旅,“红”“蓝”双方纵横驰骋在广阔的深山腹地,涉及陆空两个军种、10多个兵种、数十种装备。
自主和真抗是这次军演的主要特点。“红”“蓝”双方的战前侦察、兵力部署、攻击和防御等一切作战行动完全自主进行,在实际形成的战场态势下斗智斗勇,导演部不进行干涉。
“必胜-2009”演习中的“蓝军旅”是一支专业化“蓝军”部队,两年前由南京军区指定所属某旅长期担任“蓝军”,至今,该旅已经经历8场实兵对抗演习的砥砺,成为南京军区赫赫有名的“魔鬼旅”。“蓝军旅”的组建,彻底改变导演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弊端。现在,导演部真正做到了只当“裁判员”,而让“红”“蓝”双方自主在“战场”上“厮杀”。
实兵对抗惊心动魄
演习的最后阶段是战斗实施阶段——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实兵实弹大战。来自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外军学员以及德国、印度等国家训练中心指挥官和部分军事观察员共55国130多名军官,抵达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观摩了本次实兵实弹自主对抗演习,并与参演部队官兵进行研讨交流。
11月11日晚2I时,“战场”上马达轰鸣,一辆辆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在阴雨中呼啸而过。
12日上午8时,战斗打响。“红军”采用钳形攻击、立体合围、速战速决等战术手段,先发制人,兵分两路攻击“蓝军”阵地;“蓝军”则采取全过程火力打击、兵工火障一体抗击等战法,依托阵地内工事障碍,顽强抗击“红军”立体多路攻击。战斗一开始,双方就打得异常激烈。
“红军”在完成驱除“蓝军”警戒后,立即以工兵为主、步兵为辅,实施破障。他们在武装直升机、歼击轰炸机以及轰炸机的支援下,空地一体突击“蓝军”的一线支撑点和坚固工事,并开始大规模的地面强击突破。“蓝军”则运用纵深火力突击、电子遮断等手段,阻止“红军”的冲击。
“战场”的各种信息被实时传输到基地演播大厅,通过大屏幕显示在观摩人员面前。为了能让外军人员更好地了解战斗经过和对抗态势,导演部每隔1个小时,就运用二维态势图报告综合态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军”突入“蓝军”防御阵地。“蓝军”的一线防御阵地丢失后,为稳定防御态势,利用部分机动打击力量,在武装直升机等空中火力支援下,对某高地进行强攻,夺回了高地。退下来的“红军”则再次调整部署,采取正面牵制、两翼夹击,使某高地失而复得。
“蓝军”在一线阵地大幅丢失、纵深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利用“红军”攻击间隙反渗透,展开惊心动魄的斩首行动。“红军”使用指挥所兵力,阻止守方斩首分队接近,掩护指挥所从翼侧摆脱,继续实施指挥。
13时许,纵深攻击群实弹战术演练又呈现在外军观摩人员面前。率先上阵的是两个加强坦克连某新型坦克,这些刚从国庆阅兵中凯旋的“铁甲”,从两翼高速推进,一发发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紧接着,步战车、综合扫雷车和武装直升机轮番上阵,开辟坦克通道,压制阵地火力点,夺占纵深要点。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山峦间,坦克、步战车、武装直升机等5类装备9种火器,对阵地内80多个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集中展示了军兵种空地、空炮、步坦等密切协同的良好战术水平。
外军观摩我“军演”是军事透明的表现
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组织外国留学生和军事观察员观摩我军组织的有关军事演习,并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是加强中外防务领域的务实性合作,是学习借鉴外军军事训练经验、推动我军军事训练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
“必胜-2009”演习总导演、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强认为,外军学员在系统接受了中国军事理论培训后,再进行实战观摩,可进一步增强其对中国军事思想和战术的认识,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来自中非的一位上尉军官认为,将实践观摩同军事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让他更深地领略到中国军事的智慧:“对于以前的在华外军学员来说,只停留在军事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而现在我们有机会亲身参加到这种演习当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我们在联合作战的层面上,知道了如何组织一场战斗,了解到中国的战术和打法。”
“让我们观摩中国军队的军事演习,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开放与自信。”在观摩“必胜-2009”演习后,德国驻华武官托马斯·赛格尔中校认为,“邀请外军观摩演习,这是中国军队展现透明度的一个很好案例”,“合作就是军事透明的表现”。
演习结束后,装甲兵出身的德国军事观察员斯蒂芬·托马斯上校,在介绍本国军队开展实战化、信息化训练情况的同时,也谈了对演习的观感,并以“挑剔”的眼光,指出了演习中存在的诸如“坦克的双向稳定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行进间射击次数较少,坦克攻击过程中在‘敌火力下停留时间过长、发射炮弹过多”等问题。
“一起合作我们就会很强大,分开就什么都不是了。”一名外国军事留学生引用了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国与国、军队与军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编辑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