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扛不起减排大旗

2009-12-14

环球时报 2009-12-14
关键词:基准排放量工业化

韦 弦

全球都在瞩目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虽然看上去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气势逼人,今天要这个国家明确减排承诺,明天要那个国家提高减排目标,但实际上,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没有任何道义高度来指责和施压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仅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且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难以取得进展的主要障碍。

目前来看,发达国家至少应在6个方面做出表率,这就是减排的责任、标准、依据、资金、基准年和承诺。

首先,减排的历史责任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几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日积月累的结果。而过去几百年的全球工业化进程几乎都是在发达国家发生的,因此,发达国家不能因为今天已经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就反过来把矛头指向刚刚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其次,减排的标准问题。欧盟等发达国家强调量化硬性减排任务,要求各国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但减排除了考虑总量控制外,还应考虑人均排放量因素。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在今天仍然占全球的75%。因此,片面强调所谓的量化减排指标任务实际是对发展中国家一种严重的不公平。此外,发达国家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达到或接近历史高峰,今后必然会出现递减的趋势,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刚步入工业化或正在进行工业化,温室气体排放的高峰还没有到来,因此单纯量化减排标准的实际结果就是压缩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因而,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减排的新标准,应该说是一项更合理的标准。

第三,减排的确定依据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倡导的减排量化指标只是考虑原产地,就是谁排放,谁减排。看似合理,其实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因为目前的全球贸易状况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多数都是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而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多数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和服务产品。前者在挖掘、加工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而后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很少。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排放的相当一部分温室气体是因为出口发达国家的产品而带来的。而且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把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为地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生产出的产品却是供发达国家消费的。因此,发展中国家主张应以商品消费,而不是生产作为确定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依据。

第四,减排的资金问题。根据1992年联合国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但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在履行这些义务方面几乎没什么进展。发达国家虽然掌握环保、清洁、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但多数都把之作为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赚取高额利润的“敲门砖”,鼓动发展中国家与其签订大额订单,而不愿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第五,减排的基准年问题。欧盟提出争取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30%。而奥巴马政府最近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排17%。这看上去似乎与欧盟的目标相差不大,但其实美国的减排基准年是2005年而不是1990年。美国17%的减排目标如果换算成1990年为基准年,仅相当于减排4%。美欧分歧不仅仅是基准年的问题,主要的还是能否兑现承诺和满足国际社会要求的问题。

第六,减排的兑现承诺问题。当前各国都把注意力聚焦到未来减排的承诺目标上,但实际上过去的承诺履行情况并不理想。如果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发达国家的中期减排目标应该达到25%至40%的要求,不仅美加日等所谓的伞形集团根本无法达到,即使欧盟国家也没有完全达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因而提出,如果发达国家不兑现以前的承诺,谁又能保证现在的承诺10年后又能实现呢?因此,哥本哈根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签署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作者是北京国际问题学者。)

猜你喜欢

基准排放量工业化
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浅谈机械制造加工中的基准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滑落还是攀爬
家具用材干燥基准的灵活运用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