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新探索
2009-12-11刘艳芳
刘艳芳
“以学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特别凸现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教学上要求还学生以应有的主动权利,尽可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文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要求我们评价的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评价的手段更趋于多样而灵活;评价的目标从甄别到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对作文批改进行了探索。
一、尝试自我评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评改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所以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写到自己认为最佳的程度,让别人尽量少挑缺点。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利用不同形式,多搞一些自我评改活动。可以边写边改。要求学生列了作文提纲后,一边写,一边思,一边推敲词句,锻炼边写边改的本领。可以自读自听自改。一篇文章写完后,一定要读给自己听,边读边修改。有错字、漏字、笔误及重复的句子,不通顺的句子,只要多读几遍,就能纠正过来。可谓读文百遍,其错自见。还可以读给别人听,请求帮助改。自读自听后,再把作文读给父母、同学、亲友听,请他们给提修改意见,然后自己再进行修改。
为了避免在自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重修作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表达,主要不在语法,表达的实质在具体内容,在思想认识。语言文字的修改,也主要不在语法,修改文章实际是修改自己的思想,修改自己说得不准确、不符合实际,没有用文字把客观事物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内容。这就需要在学生完成草稿后,看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写的是真话、实话、自己的话。这样做是为防止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导致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阻碍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精修训练重点部分。每个年级、每次作文教材都安排了训练重点,在学生完成第一步修改的基础上,教师要紧紧抓住训练重点,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突出训练重点的部分,这样才会使学生一点一滴地提高写作能力。细修语言文字。在作文修改中,要让学生修改自己所写的语言文字,看看是不是符合人们说话的习惯,是不是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了。自己用的词写的句子是否准确、恰当,有没有比这更好的词或句子。这样的引导修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最准确的词句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每一篇作文,学生都付出了劳动,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总是很珍视。因此,把评价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小作者先给自己的作文写个评语,打个分数,让学生在评改自己的作文中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
二、提倡合作评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参与对自己、对同伴习作的评价。苏轼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别人从不同的角度看文章,更能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这样一种训练方法,把学生按水平组成四人一组的编辑小组,分为一审、二审、副主编、主编,在审稿时,除要把握思想内容是否正确外,一审主要负责字、词、标点的审定;二审主要负责句、段、篇章的结构的审定;副主编主要负责选材、立意及其他的审定;主编在参考以上三审的基础上,负责全面审定,并向教师推荐较为优秀或有特色的作品。为了使学生的作文水平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也可以经常调换四人的分工,有时还可以让四个人都对审定的作文进行全面审定。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既要写出优点,也要写出特点,并提出修改意见。对需要修改的地方可用铅笔在作文本上进行修改,如果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可以面对作者本人商量。这样,一篇篇稿子经过四次审定以后,就可以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使作者本人受益匪浅。尤为重要的是,小编辑在精益求精的审定过程中,能有效地锻炼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三、实行鼓励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肯定的评价会使学生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一项艰辛而有意义的劳动,他们最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之后的作文,已经具有一定的质量,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不管是口头评述还是书面评语,都要根据学生的习作,参照自我评价和互改评语,进行赏识激励性的评定,变“纠错”为“觅优”。尤其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即使是局部的甚至是写得好的词和句,都要有目的地进行捕捉,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变化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盼望下次作文能写得更好,这样,教师的鼓励就转化为学生写作的信心,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阳原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