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中的主题图
2009-12-11李艳锐
李艳锐
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而又富有童趣的主题图是教材的一大特色。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来看,主题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比较强的故事性,容易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二是使学习材料的呈现灵活生动,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三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主题场景,具有比较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意义。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主题图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亮色,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处理教材中的“主题图”,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系统阅读 准确定位
解读教材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通过解读教材,可以明确编者的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价值。当前,系统解读教材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课程改革虽已进行了一轮实验,但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及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对一线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一个有待解开的“谜”。此种情况下,仅立足于对某一册教材或某一主题情境进行所谓的研读就难免会遭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另一方面,课程标准教材注重各领域内容的分解和组合,教材编排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以二、三、四、六年级教材中均出现的“可能性”为例,教材编排不仅在取材上以“蒙眼摸球”的相似情境贯穿前后,体现出很强的连贯性和整体感,而且教学要求也逐渐提升、各有侧重。这其中,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等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能够使用这些术语表达特定情境中的数学思考。三年级则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体会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以及“等可能性”。四年级主要是运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解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六年级则是用分数定量地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这四个年级的内容既有连续性,又有发展性,层层推进,拾级而上。
二、充分尊重 有效利用
时下,教师们大多认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对待教材的基本态度。但实际操作时,一些教师对之采取了断章取义、厚此薄彼的做法,他们往往有“跳出来”的豪情,而缺乏“钻进去”的耐心。有时,教师钻研教材才刚刚开始,教材主题情境便被以“缺乏新意”而拒之门外。那么,专家学者深思熟虑、精心选择的典型教学材料难道真的一无是处?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张齐华执教“认识分数”一课时对教材主题情境的处理:
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主题图)。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出示分的过程)。
师:2瓶水呢?(生答略)
师:每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
生:平均分。
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吗?
生:能。
师:每人分多少?
生: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
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蛋糕的一半是多少?(生答略)
师: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张老师直接采用教材的主题情境展开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第一,一线教师对待教材需要充分尊重,深入钻研,准确把握,合理使用。第二,主题情境美丽的画面只是其表,其中蕴涵的数学问题并由此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才是根本所在。由此,面对主题情境,教师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热衷于外部材料、场景的无意义更换。
三、巧引善导 省时增效
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主题图贴近生活、富有童趣,导致图中无关信息偏多,能让学生感兴趣的点太多,因此,费时低效,把主题图上成了“看图说话”成为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而这显然又与教师提问、引导是否得当相关。我们来看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主题图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和引导。
师:同学们,这幅画美吗?
生:美。
师:在图中有兔子,有小鸡,我们看兔子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
生:2只2只在一起的。
师:那你们能不能2只2只地数小兔的只数?我们一起数,一共有几个2只?
生:3个2只。
师:怎么计算?
生:2+2+2=6。
师:加数都是几?几个2相加?(生答)
师:那你们能不能这样几只几只地数一数小鸡的只数,能不能列出算式?(生答)
……
上述引导,紧紧地围绕了本课教学的目标,抓住了情境图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只有做到:当学生观察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时,及时帮助梳理;当学生认识浮于表面偏离目标时,及时加以提示;当思维趋于雷同出现故障时,及时给予点拨……主题图教学才能突出其“数学味”。“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数学、让儿童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从而加强儿童对数学世界的理解”这一创设主题情境的根本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新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一笔丰富的教学资源。用好这笔资源需要我们透过美丽的表面把握内涵和本质,需要我们精心思考、用心实践、潜心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省清河县马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