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危机敲响全球债务警钟

2009-12-10

环球时报 2009-12-10
关键词:希腊政府惠誉特约记者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本报特约记者 刘雅芳

8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表示,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转为负面。美国高盛公司的分析人士指出,惠誉此次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意义重大,因为它首次把一个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发行的债券评级降至不能作为抵押品向欧洲央行借贷的水平,这意味着该国从证券市场以及从欧洲央行筹集资金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大量持有希腊政府债券的金融机构也将遭受沉重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希腊各主要银行。

希腊政府日前宣布,其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升至12.7%,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升至113%,两项指标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这引发了外界对希腊公共财政状况的担忧,投资者纷纷抛售希腊股票和债券,导致雅典股市当天暴跌6%,拖累欧美股市当日齐齐下跌。

同冰岛、迪拜没有实体经济撑腰一样,多年来,旅游和海运业是希腊经济的支柱产业,前者靠外来游客,后者靠进出口。金融风暴袭来,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游客大减,进出口大跌,希腊经济自然难逃厄运。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内部问题也为其糟糕的财政状况火上浇油。一方面,希腊国内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据希腊企业联合会估算,全国每年偷逃税款高达300亿欧元。另一方面,希腊的养老金体系支出庞大,财政负担沉重。

《纽约时报》评论说,希腊政府的信用等级以及迪拜公司的危机再次提醒人们,全球信用危机远没有结束。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面临高负债、高赤字困扰的当口,希腊再度引发了市场对“主权信用危机”的担忧。穆迪公司8日就警告说,由于在金融危机中积累了巨额公共债务,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同样可能遭遇数年“财政危机”。据穆迪统计,2007年到2010年全球公共债务将增加约15.3万亿美元,其中八成来自西方七国集团。相比之下,发展中经济体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中东欧的拉脱维亚、匈牙利、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外债均超过其国民生产总值,早被视为“下一个冰岛”;而中东和亚洲各国的债务问题也在不断恶化中。▲

猜你喜欢

希腊政府惠誉特约记者
希腊危机:高盛“巨献”
俄演习用核弹击退入侵者
韩国要造“迷你宙斯盾舰”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詹德斌
为了浮雕造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