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生产率评价
2009-12-09余良
余 良
英国著名航运和港口杂志Cargo Systems每年8月以增刊形式公布上年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称为 Top 100表。上榜港口往往在宣传中强调其在Top 100表上的排名,但事实上,此排名对评估港口集装箱码头的经营业绩并无太大意义。
首先,作业类型不同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码头实际作业量的对应关系有差别。以上海港和新加坡港为例,虽然二者同为国际集装箱枢纽大港,但上海港国际中转箱比例较低,且集疏运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因此,在吞吐量相同的情况下,上海港的码头实际作业量比新加坡港大得多。其次,列入Top 100表的大港通常有多个集装箱码头或港区,有的港区还有多家相互独立的经营人经营不同的码头或泊位,这些经营人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以及与港口当局的合作形式等各不相同。集装箱吞吐量只是反映港口集装箱装卸作业情况的统计数据之一,码头不能单纯据此评估自身业绩和管理水平。另外,不同类型港口进出口集装箱中空箱和重箱比例的不同以及箱型比例的不同也对吞吐量数据的评估价值提出挑战。最关键的是,Top 100表反映的港口年吞吐量及其增减情况等数据与码头企业的赢利情况并无直接关联,无法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业内人士很早就开始探索集装箱码头业绩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指标体系,但由于各大集装箱港的管理模式、投资主体以及企业文化存在差异,尤其是东亚港口与北美和西欧港口差异较大,因此,迄今为止业内尚未建立普适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指标体系,用以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港口的集装箱码头生产率。
除了作业类型和地区差别等因素外,评价参数的选取也影响集装箱码头生产率排名。通常,企业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考虑,不愿提供有比较价值的数据,而易获取的数据往往可比性较差。Cargo Systems在调查欧洲部分集装箱码头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以美元成本的年吞吐量作为比较欧洲集装箱码头生产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P=(365 × (RN)× U)/C
式中:P为集装箱码头生产率;C为泊位的单位成本(资本成本加直接成本);R 为船岸起重机的使用率;N为单位泊位船岸起重机数量;U 为泊位利用率。
依据这个公式对2006年欧洲(包括土耳其)25个集装箱码头进行生产率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汉堡港3个码头的生产率很接近,差值在5以内;利物浦港、费利克斯托港和泰晤士港3个码头的生产率更接近,尤其是后两者并列第14位,因为两者均由和记黄埔集团经营;APMT经营的2个码头名列前茅,与这2个码头主要为马士基服务不无关系。
总之,地区差别、企业文化和作业类型等因素对集装箱码头生产率的影响值得注意。另外,从调查数据可知,成本 C 的构成中,码头建造成本占19%~48%,平均30%;设备成本占21%~33%,平均28%;维护成本占21%~35%,平均28%;劳动力成本占4%~28%,平均14%。各港的这4 项数值去掉3个最高值和3个最低值后,得到的平均值与原来的数据一致,说明欧洲集装箱码头的经营成本相对稳定。
(编辑:张敏收稿日期:2009-04-26)